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学段:直二 学科:历里备课教师:章节名称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时1.5学时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 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特征。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从中 国人类起源到中华文明诞生、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本课教材共三个子目: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从仰韶文化到良渚 文化,分别介绍了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从神话到历
2、史,从传说到史实,主要介绍了三皇五帝和 夏朝建立;“商和西周”主要介绍了商朝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内外服制和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同时简要介绍了商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学习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学习难点商与西周制度的变迁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未分文理科且没有接触过统编版新教材的学生,他们对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业、远古传说、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 骨文有一定了解并且初步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知 识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理性思维能力不足且知识间的联系性也比较欠缺。学习目标1 .通过阅读地图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
3、明起 源的多元一体(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 .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分析神话传说、遗址遗物的史料价值,了解母系氏族 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演变,认识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 目标: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 .通过甲骨文、传世文献、图表等材料分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早 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生课前需要做的 准备工作1 .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材内容2 .试在作业本上完成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部分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 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设计
4、意图 落实目标导入新课让学生知 道何谓文 明教师出示“文明”二字的甲骨文 并讲授: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 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 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上课伊始,借用甲 骨文“文明”二字讲明 本课学习的关键词语, 告知学生本课的学习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 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具体到 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 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从 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夏 商西周奴隶社会中华文明的产 生。自主学习、思考线索,即落实唯物史观 中从原始社会过渡到 奴隶社会这一低级向 高级社会形态的演进,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时也让学生带着清 晰的思路完成本课的 学习
5、。活动一学习任务 与学习目 标相对应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第2页到 第4页,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角度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概括 原始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和代表性遗址,探究中国早期人 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1.1提问:原始社会可分为哪几 个阶段?不同阶段 早期人类分别使用 何种工具?L2提问:结合初高中所学,说 说早期文明的代表 性文化遗址有哪 些?分别出土了哪 些有代表性的考古 实物?1.3提问:观察新旧石器时代文 化遗存分布图,说一 说中华文明起源的 特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回答教师提问进行课堂展示以学习活动一的 地图和考古资料激发 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梳 理原始社会的分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 纲要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教学 设计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