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乡土社会的特征,让我们清晰地 认识到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变迁原理,是一本引导我们观察社会、研究人事、学 习表达的重要学术著作。这本书有一个论题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村落。乡土中国是以村落的形式存在的, 因此作者在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就指出其三个特色,即土地属性、人空关系固定、熟 悉社会,这三个特征决定了乡上社会的其他属性。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实际上不是谈文字的问题,而是分析“熟悉社 会”的基本内涵:前者谈人与空间的关系,村落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无空
2、间阻隔,无 需文字;后者谈人与时间关系,人具有记忆能力,凭此可以口口相传,直接准确,也无 需文字。接下来,作者从三个角度来阐释乡土社会的基本内容。角度一: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包括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四个章节。据我知见,这四个章节的层次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差序格局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的,在这个“圈子”里, 个人是圆心,以此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展开,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 圈推出去的波纹。这个圈子是单向性发展关系的结果,这样的社会极为复杂,因为每个 人都有若干圈子,如何来协调统筹这些圈子,那就是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 拥有一个笼
3、统性的道德观念来统领,这就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内容。这一章节, 是与差序格局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但从论述角度来看,与上下章节稍显不够协调。家族是从村落的团体组织角度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 的特征作出剖析。角度二:维护社会关系的原理。主要包括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 统治四个章节。通过前面的分析,在我看来,如果把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放到 这一部分似乎更合适。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维护乡土社会这一视角展开研究的。礼治秩序一章先总体上论述维护乡土社会安定的基本工具就是“礼”,具有仪 式感的“礼”让乡土社会从人的内在精神上接受约束,接受这个约束的前提是可以有效 地应付生活的需要。无
4、讼则从礼与法的对比中透视乡土社会传统礼法的特殊性。无C.魏国在完全占领中州以后,虽然拥有曹氏父子的余威和众多勇猛的将士,仍然畏惧 蜀国如畏虎,不敢派遣军队进攻蜀国。D.诸葛亮出兵魏国时,魏延多次献策并请求带领将士分兵出击,但诸葛亮并未采纳, 史臣多认为是诸葛亮不愿用诈谋奇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2)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子瞻墨竹黄庭坚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
5、精神。因知幻化出无像,问取人间老斫轮。【注】无像:没有画像的白纸或白绢。老斫轮:斫轮老手。庄子天道记载, 轮扁是一位斫车轮的巧匠,常年操作,经验丰富。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和黄诗都以“竹,为写作对象,题材虽相同,但前者是题画诗,后者是咏物诗。B.白诗前三句“鸣凤管”“钓鱼竿”千花百草”都是对竹的陪衬,与末句构成对比。C.黄诗前二句写东坡墨竹神态,“写竹真”强调先从形似入手,然后再描写它的枝叶。D.白诗“留向纷纷雪里看”与黄诗“枝掀叶举是精神”中“竹”的精神内涵并不相同。15 .这两首诗中,竹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六、情景默写16 .补写下列句子中
6、的空缺部分。(1)西方在道德层面有一个黄金准则:Treat others in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o(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论语卫灵公中的“, ”两句表达了相似的理念。(2)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一句表现了将 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 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3)数字往往带给人们一种单调枯燥的感觉,但诗人的巧妙运用,却能够使文辞生辉, 比如“, 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舞剧赵氏孤儿改编自同名元杂剧,讲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
7、陷害而惨遭诛族之祸,唯一的骨血被托付给门客程婴。危急关头,程婴为了保全赵氏孤 儿和全城婴儿的性命,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从此,程婴独自走上了一条漫长的忠义 路。厚重的题材、复杂的人物、深刻的内涵、曲折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时空,舞剧赵 氏孤儿从人性视角舞尽一个小人物的忠肝义胆。剧中程婴的饰演者胡阳,有古典舞翘 楚的美誉,凭借娴熟高超的舞蹈技巧,将其所饰演的角色刻画得 。从孔子到李白, 从杜甫到范仲淹,再到赵氏孤儿中的程婴,胡阳身上的古风气质立,颇受舞迷喜 爱。该剧的成功还得益于主创团队&的设计,他们在舞台上表现出凝练写意的极简风 格,只用简单却浓郁的灯光和色彩,将沉痛压抑的氛围渲染得十分到位。许多
8、巧思令人 称道,比如,在屠岸贾从程婴手里夺走婴儿、残忍地把孩子摔死在冰冷的地面上时,红 色的襁褓落地绽开为一团鲜艳的红绸,恰似婴儿迸溅的鲜血,极具视觉冲击力。此后, 这团红绸被程婴和妻子分别抱于怀中,随着妻子的渐行渐远,它像是留下了一抹无法弥 补的血痕,也像是两人命运的红线就此断裂。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请用整句的形式将文中第一段的故事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19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比喻句的构成和表达效果。八、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4月10日,在湖南永州江永县源口瑶族 乡横开河村,村民们背着竹篓上山采摘大叶茶,想
9、要留住“春天”的味道。大叶茶是瑶山油茶的主要原食材,从清明节到谷雨前是最佳采茶期。生,产出的 茶叶就没有香味,打出的油茶也不好喝。源口瑶族乡大田、横开河和白俸三个村地处萌诸岭山脉之中,村庄属水淹区,素有 “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由于山里的寒气重,居住在大山中的瑶民有喝油茶的习惯, 喝上几碗热气腾腾的油茶,(2),更能一扫满身的疲惫。此外,油茶也是瑶民热情待客 的上品,是当地瑶族群众待客的特色小吃。,将大叶茶、香姜、大蒜捣碎和猪油放入锅中,反复数十次,加水熬煮,使猪 油与茶水充分融合。(A)只需要大约10分钟左右的熬制,一碗碗飘香的油茶即可出锅。(B)昔日不起眼的瑶山大叶茶,如今成了城里人争相购
10、买用来打油茶的必备。一片 小茶叶富了一方百姓。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划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A)处划横线句子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D.(B)处划横线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九、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 “北” “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 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 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
11、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 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1分 人 ,从丛北一甲骨文示例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1. B2. C 3, B4. C 5. A 6.辩证的看待问题。中国公司遭遇美国芯片“断供”,消极影响引发积 极作用,建议加快相关政策完善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把挑战变成机遇。客观的看待问题。肯定中国在芯片设计方面的进步,指出中国芯片在设计领域和制造领域 的短板不足等。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集中力量去突破供应链中薄弱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关键
12、核心技术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有信心在后期突 破核心技术的瓶颈。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核心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支持,发展产业要发扬国家体制、市场经 济的优势,打造芯片技术产业集群高地。(或答:高科技的技术攻关,要不断坚持开放合作, 不能封闭自我。)7. A 8.答案示例:关中方言土语。如鹿三的“黑咧”,白嘉轩“得儿起”,回话时的“试 火”,用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关中方言,表现地域民俗风情,展示人物活动的地域环境。 画面感很强的动词。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的“坠入”,“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的 “腾起”,“融入”,“奔到”等,用精巧的动词写环境与情景,生动形象,画面立体感强。叠 音词、
13、叠词。“悠悠”“痒痒”“攥一攥”“踩踏踩踏”“吆喝吆喝”,准确地刻画人物动态或心理, 表达特殊情感,人物特征更鲜明,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拟人、夸张、排比等修 辞。“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写天空的美丽,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白日短 促到巧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天短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用夸张手法突出天气短: “白嘉轩想.想想.”用排比手法表现白嘉轩此时激越豪迈的气概。9.语言上,白鹿原选文运用了“得儿起”“试火”“窝”“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都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语言上,白鹿原选文多用排比句,如“想攥一攥犁杖 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
14、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读起来具有豪 迈激昂的气势,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将秦腔粗犷豪放、厚重大气的风格融入到小 说的字里行间。人物形象塑造上,主人公白嘉轩坚强正直,生命力顽强,不畏命运的劫难, 与秦腔快板里展现出来的雄壮豪放精神契合;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孝文不顾传统,和田小 娥相爱;白稼轩不顾亲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现凸显人物个性,这和秦腔艺术表现出来的各 显真性,有着本质的一致。思想上,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爱憎分 明,儿子犯错亦给予严惩,与秦腔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一致。(中任答一点即可,中 任答一点即可。)10. EJN 11. C 12. D 13.(1)他用
15、兵行军都以仁义之道和节制为根本,这是自 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情况。(2)(他)正要率领数十万大军,占据通衢要道去讨伐敌人(有罪之敌),竖起大旗,擂响战鼓, 直指魏国国都。14. A 15.白诗借竹写志,表面写竹,实际写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孤傲、坚贞不屈 精神品质的向往和追求。黄诗中的画中之竹形神兼备,展示了苏轼高超的绘画技艺,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精深造诣的 赞美之情。16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提携玉龙为君死 气吞万里如虎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17 .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深入人心 独具匠心(别出心裁) 18.赵氏遭陷
16、 害,惨遭诛族祸;程婴受托孤,勇走忠义路。或:赵氏惨遭诛族之祸,程婴勇负托孤之责。 19.答案示例:构成:把“红绸”比喻为“血痕”“红线工 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悲惨 遭遇和沉痛的心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20.如果时令过了(如果错过时节)不仅可以祛除寒气制作油茶非常简单21. C22.例文:人生要经历三种境界才完美喜欢文字学的朋友有个有趣的发现,“从”“北”“化”这三个字均由“人”字而来。在甲骨文 中,两个“人”字相随,便是“从”字;两个“人”字相背,便是“北”字;其中一个“人”字转过来, 便是“化”字。由这三个字的形体特点,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大致也得经历这样 的三种境界,才
17、算是完美,才算是不枉此生。第一种境界是“从”字的写法两个“人”字相随。在这种境界里,我们应该处于不谙世 事人情的年纪。“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新奇的。我们乐意 学习,乐意接受,凡事我们均能以肯定的态度悦纳。我们相信父母,相信老师,尊重长辈, 怀了一颗求知的赤子之心,凡事听从,一切顺从。第二种境界是“北”字的写法两个“人,字相背。臻及这一境界时,我们大致已经长大, 有了独立思想。“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我们不再用肯定、悦纳的眼光和胸怀去面 对大千世界。“我思故我在”的“思”常常变成怀疑和否定。我们开始与父母争吵,与长辈辩论, 不相信经典,时常怀疑常识的正确性,
18、凡事悖逆,时时求异。随着年龄的长大和阅历的丰富,我们逐渐来到了第三种境界,那就是“化”字的写法 那个“人,字转了过来。我们终于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经典依旧是经典,常识 终究是常识。我们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第一种境界里的懵懂少年,到第二种境 界里的睥厉风发的青年,终于成长到干练成熟的沉稳中年虽然有些油腻,却能处事慎重, 一举一动循规蹈矩。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能如此完整地经历这三种境界。有的人终其一生,始终在第一 种境界里与世浮沉,随人欢喜。没有自己的色彩,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忙 忙碌碌,像个划船的奴隶,终日挥桨不停。也有人终生走不出第二种境界,时时刻刻愤世
19、嫉 俗,与时不合。他看不惯世人,世人也看不惯他,结果郁郁寡欢,坎坷一辈子。他们只会写 出人生的“从”字和“北”字。惟有臻及第三种境界的人,才会写出人生的“化”字,才会领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 才会拥有完美的人生。“从”“北”“化”三个普通的汉字,蕴含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绝不普通。为政治从“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的实施条件出发,提出乡土社会不具备“横暴权 力”所需要的经济要求,也不具备“同意权力”所需要社会分工前提,于是,乡土社会 沦为“无为而治”的状态。最后的长老统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的主要因素是教化, 这一部分则清晰地剖析了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存在的原因。角度三:乡土社会变迁的本质分析。乡
20、土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从血 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三个层面剖析了乡土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血缘与地缘,指出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乡土社会在慢慢地向适应商业化社会需 要的地缘关系转变;名与实的分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稳定的长老统治因不能满足 人的生活需要而被加以“注释”,而这个“注释”让长老统治徒有其名而不具其实。最 后从人的欲望与生存在从相洽“印合”状态将慢慢走向自觉的“需要”的规划的社会 形态中去,乡土社会依靠欲望去生活的状态也要慢慢离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基本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 征、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
21、辑顺序展开的,逻 辑结构非常严密。整本书阅读,首先应该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摘编自孙晋诺乡土中国的逻辑框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以村落为论述核心,研究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学术 著作。B.虽然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一致,但是选取的角度 不同。C.从研究视角看,作者认为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放在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章节里不 协调。D.乡土社会重视教化,人从精神上接受礼法的约束,于是乡土社会沦为“无为而治”状o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川省 南充市 高三三模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