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西铁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届陕西省西铁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陕西省西铁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铁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站向有意向的岗位投递简历,招聘 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库招聘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借此实现“双向奔赴”。据网站 相关运营方消息,目前该网站已有超过5000名中老年求职者、超过100家招聘企业注册。可以明确,当前,促进“银发族”再就业问题正式提上公共政策议程。如此“议程设置”, 背后是“慢变量”与“快变量”的交织影响。所谓“慢变量”,主要指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与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据
2、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提高至78. 2岁,相比1978年提升了 10 岁有余。社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也意味着老年人口具备更高的社会参与意愿与能力。而 至于“快变量”,则与我国加速的人口老龄化有关。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 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 到4. 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 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虽然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接连跨越临界点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老 龄人口的增多,将
3、进一步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劳动年龄人口的大批退出,加剧了劳 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进而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影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将这一不可 逆转的人口趋势变化视作“快变量”。照此逻辑,“银发族”再就业,虽然不能改变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老龄化曲线,但却实 现了 “社会时钟”概念上的“延缓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迟滞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 如社会养老增负及用工难题等。不仅如此,“银发族”,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口的部分群体,积 累有一定的人力、文化资本等,他们重返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 涵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年人的就业权利和需求一度不被重视,大量仍具有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被
4、排除出劳动 市场,当他们重返职场时,也多遭遇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斥。此次中国老年人才网的上线, 或将提醒人们,该从权利的视角重新看待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走出相关的观念误区,进而 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大趋势的当下,重视并开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普遍共 识,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开发利用该群体人力资源成为通选之一。不论其再就业的目的 看,小说重点塑造了科利亚夫妻卖书、不重视读书的人物形象;从环境上来看,科利亚一 家三口都不爱读书,不关心书本的放置;从主题上来看,结合标题“没文化”,可知文章是 在讽刺或批判“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然后可以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
5、认识,首先可以说说自己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其次可 以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联系目前社会人心浮躁,不爱读书,只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带不来 直接效益的书籍的现状进行分析,说一说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再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 议。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 日:“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 ”纯仁日:“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 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 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知襄邑县:县有
6、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 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日:“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 牧地隶县,自纯仁始。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 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日:“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土,使知出于门下? ”纯仁 日:“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哲宗既召章惇为相,纯仁坚请去,遂知颍 昌府。入辞哲宗日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时 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或谓近名,纯仁日:“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
7、欲 哉?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若避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每戒子弟毋得小有不 平,闻诸子怨章惇,纯仁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纯仁出,衣尽湿。顾诸子日:“此岂章惇为之哉? ”既至永,韩维责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纯 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日:“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 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J其子乃止。纯仁乞归许养疾,徽宗不得已许之。每 见辅臣问安否,乃日:“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J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入辞哲宗/日/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 置/B.
8、入辞/哲宗日/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 置/C.入辞哲宗/日/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 置/D.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 置/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亦不能遂养焉”与“言既遂矣”(氓)中“遂”的含义相同。 B. “白其事于上”与“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白”的含义相同 C. “且听牧地隶县”与“怀王竟听郑袖”(屈原列传)中“听”的含义相同。 D. “韩维责均州”与“责臣逋慢”(陈情表)中“责
9、”的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纯仁侍亲至孝。进士及第后,朝廷两次授官他都不赴任,他认为养亲重于禄食,故而 在父亲去世前,他以居家肄业和交游贤人为主。B.范纯仁执法刚正。天子宿卫牧马践踏百姓庄稼,他处以杖刑,主事者请求劾治其罪,他 据理力争免于受罚,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C.范纯仁大公无私。他担任宰相时: 荐举人才,一定以天下公议为凭据,不少正直之人得 到朝廷重用,但所荐之人并不知道是他举荐的。D.范纯仁忠恕兼备。他被贬永州时已双目失明,但得到诏令即怡然赴任;他告诫子弟不要 忿忿不平,听到诸子怨恨章惇时,他生气加以制止。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10、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2)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答案】10. D 11. C 12. B13. (1)养兵的费用出自田税,如果放任(他们)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许追究,田税从哪里 来?(2)过去同在朝廷议论政事意见不合是正常的,你们把过去的事作为今天(开脱)的说辞, 这就不行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入廷辞别,哲宗说:“你不肯为我留职京内,虽然在外任职,于时政有什么看法,应详细报告,不拘泥于形式第二年,又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入辞”的主语是纯仁,曰”的主语是“哲宗”,中间应该
11、断开,排除AC;“宜”是“应该”的意思,前面应断开,“明年”是“第二年”的意思,单独成句,之后应断开,排除B。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A.第一个“遂”,实现;第二个“遂。实现、如意。句意:但亦不能完全实现我的孝心。/ 谁知家业已成后。“遂”的含义相同。B.第一个“白”,报告;第二个“白”,禀告、报告。句意:把此事报告到朝廷。/这就禀告 公公婆婆。“白”的含义相同C.第一个“听”,听任;第二个“听。听信。句意:并听任牧地由县管辖。/怀王竟然听 信郑袖。“听”的含义不同D.第一个“责”,被谪贬;第二个“责”,责备。句意:韩维被谪贬均州。/我怠慢不敬。 “责”
12、的含义不同。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错误,依据原文“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日:诏释 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可知改变的是牧地不隶县的惯例。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税亩。田税;“暴。毁坏;“安”,哪里。(2)“昔”,过去;“可”,正常;“汝辈”你们;“以为”,作为。参考译文: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调任武进县知县,但以远离双亲而不赴任。又改 派为长葛县知县,仍然不前往。范仲淹对他说:“你以前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现在 长葛县离家不远,还有什么可说的哩?”范纯仁说:
13、“我怎能以禄食为重,而轻易离开父 母!长葛县虽离家近,但亦不能完全实现我的孝心。”范仲淹门下多贤土,纯仁都与他们有 良好关系。他自己也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学习;有时因学习到深夜,油灯的烟雾把帐顶都 熏成了像墨水一样的颜色。范仲淹去世后,他才出来做官。担任襄邑县知县,县有牧地, 卫士牧马,践踏了百姓庄稼,范纯仁逮捕一人并处以杖刑。牧地起初不由县管辖,主管此 事的官员生气说:“天子的宿卫,你怎敢如此对待? ”把此事报告到朝廷,朝廷派人审查治 罪,甚为急迫。范纯仁说:“养兵的费用出自田税,如果放任(他们)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许 追究,田税从哪里来? ”皇帝下诏免究此事,并听任牧地由县管辖。宋朝牧地为县管辖
14、, 自范纯仁开始。纯仁自从布衣到宰相,廉俭一生。纯仁凡是引荐人材,一定以天下公议为 凭据,所引荐的人也不知是由纯仁所举荐。有人说:“当宰相,怎能不笼络天下土子,使他 们知道出于自己门下? ”纯仁说:“只要朝廷选拔任用不失正直之人,何必使他们知道是出 于我的推举? ”哲宗既召章惇留相,纯仁坚决请求辞职,于是任颍昌知府。入廷辞别,哲 宗说:“你不肯为我留职京内,虽然在外任职,于时政有什么看法,应详细报告,不拘泥于 形式。”第二年,又贬,安置在永州。当时患病失明,闻命后高兴地上路了。有人说他是好 名才至如此。纯仁说:“七十之年,两眼失明,万里之行,岂是我所希望的?但我之爱君, 若不尽忠,而要避好名的
15、嫌疑,那就没有为善之路了每每告诫子弟不要小有不平之心, 听到诸子埋怨章惇,纯仁一定要发怒加以制止。从江水赴贬所,船翻了,诸子扶纯仁出, 衣服都湿了。纯仁回头对诸子说:“这难道也是章惇所致吗? ”既到永州,韩维被谪贬均 州,韩维的儿子申诉韩维执政时与司马光多有不合,得以免行。纯仁之子想以纯仁与司马 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说:“我因为司马光推荐,而官至宰相。过去同朝论事意见不合是 正常的,你们把过去的事作今日(开脱)的借口,那是不行的J其子这才停止求请。纯仁 乞归许州养病,徽宗只得应许了。每次接见辅臣,一定问纯仁近况,并说:“范纯仁,能够 见一面也足称心了J(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近,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温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注】郴(chQn)州:唐州名,今位于湖南省。五两轻:“五两”是古时测定风力的器 具,用鸡毛五两系桅杆顶上而成。“五两轻”指风大。青草瘴:据番禺杂编记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送别诗,诗中有哀婉伤感的情绪,读完尾联之后,会感到本诗的基调并不凄 怆。B.首联写与杨少府共看洞庭山水,秋色萧索,冷月猿啼,渲染了与杨少府依依惜别的伤感 之情。C.颔联运用心理描写,
17、通过忧愁所贬地临近三湘水,厌恶南风大,生动描绘了杨少府不愿 前行情感。D.颈联设想在明年春天瘴气起、江水涨之时,杨少府可经夏口、溢城而归来,为尾联做铺 垫。15.赵殿成评点此诗的最后两句:“送人迁谪,用贾谊事者多矣,然俱代为悲忿之词。惟李 供奉巴陵赠贾舍人诗云: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与右丞此篇结句俱得 忠厚和平之旨。”请结合点评,简要分析尾联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答案】14. B 15.作者以贾谊拟杨少府,表达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夸赞。以 长沙不久留,表达作者对友人不久就可返回的祝愿。劝慰友人不须学贾谊吊怀屈原,表达 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宽慰。本诗的忠厚平和就体现在反用贾谊典故,表现
18、出一种乐观豁达 之气。【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 “首联写与杨少府共看洞庭山水,秋色萧索,冷月猿啼错误。首联是作者想象之景, 写友人走后来到洞庭湖所见之景,不是实写眼前所见。故选B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诗题中的“贬”字,作者为被贬的朋友送行,安慰、鼓励朋友乃人之常情。 作答时也可先进行联想,然后从具体的诗句中找出依据。尾联“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意思是:你此去好比贾谊贬长沙,不会久留, 你也不必过于自伤,而去效仿贾谊哀悼屈原的举动。尾联借用典故抒情,上句运用贾谊做 长沙王太傅的典故,将友人与贾
19、谊类比,忠贞爱国、品行高洁却受冤被贬,肯定赞美了友 人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愤愤不平;下句写贾谊作吊屈原赋之事,“何须” 二字为昂扬语,劝慰友人不须学贾谊吊怀屈原,以此安慰朋友,认为朋友不会始终处在被 贬的境遇中;同时肯定友人的才德,表示友人将不会久居郴州,不必效仿贾谊去凭吊屈 原,表达作者对友人不久就可返回的祝愿。尾联借用典故,将杨少府比作贾谊,又反用贾谊典故,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作为受到 赏识的才子,远谪郴州的日子并不会太久。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之气,这正是本诗的忠厚 平和所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新教材地区)(1)望海潮(
20、东南形胜)中的“”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出了居民住宅的雅致,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两句想象江北的祭神 赛会,香火不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收复故土。(3) “秋风”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唐宋诗词中含有“秋风”的句子有a, O(旧教材地区)(1)杜甫登高中的“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都是借写 猿的叫声来烘托自己心境的悲凉。(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君子凭借学习才能突破自身局限,而庄子的逍遥游则认为 只有做到“,”才是没有凭借,达到真正的自由。(3)古人写诗词善于从大自然取材,常以“星”作为重要意象来营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 情,如 “, ”。【答案】 .烟柳画
21、桥 .风帘翠幕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风急天高猿啸 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幕”“佛狸” “萧” “御”“辩曜”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旧时看戏却是极讲排场的,就说现在的天津中国大戏院,舞台下面是散座,散座也有 等级,前排、中排、后排、观众席两侧。散座,最便宜的座位,叫抱柱
22、子。普通剧场,观 众席中间有几根大立方柱,支撑剧院屋顶,正好挡住视线,大方柱后面的座位,比普通座 位便宜一半,相当于半票。戏院有什么演出,存下早点钱,买一个“抱柱座”,虽然与普通 座位相比坐着难受,听起戏来却O其实,俺也绝非等闲之辈,中国大戏院二楼正厢,咱也进过。早些年,我们家风光, 一家人乘一长队洋车,威风万般地去中国大戏院看戏。车子停下,掌柜连忙迎上来。搀扶 着我家老人走下车子,地在前面引路,一直引上二楼。这时候等候在包厢旁边 的师傅早拉开包厢小门,肃立厢外,恭候大老爷、二老爷、小老爷们走进包厢。落座之 后,立即送上茶水,摆上果盘,黑瓜子、白瓜子,老虎豆,水果糖。中国大戏院三楼最后一排,票
23、价最便宜,在下也在那里看过戏。果然另是一种滋味, 远远看下去,诸葛亮、关云长,都只像小木偶。倒是也怪,台上演员的演唱,却听得,不知道是剧场设计得好,还是艺术家们的功夫好。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第一人称从“俺” “咱”到“我”再到“在下”不断变化,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 效果?请简要说明。【答案】17.别无二致 毕恭毕敬一清二楚18 .“我”属于常见用法,“俺”与“咱”是偏于方言的口语,“在下”是偏于书面语的谦 辞。第一人称变化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时而故意粗鄙、时而故作高雅的情态,反映了人物在 不同情境下复杂的性格与心理,增添了行文的幽默感。【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陕西省 第一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