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doc(2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新一阶段的工作正在向我们招手。做好本阶段的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回忆,将零星而浅薄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上来,那么工作总结我们终究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以下是WTT心整理的“2023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平安度汛,及时进展总结汇报。下面是WTT搜集整理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年工作总结栏目!乡镇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一2xx年,在特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特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详细指
2、导下,我乡以防洪保安为主,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平安度汛。现对我乡2xx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一、XXXX乡根本情况XXXX特区XXXX乡地处XXXX特区西部,距特区政府驻地XX公里,东邻XXX乡,西与XX乡相连,北靠郎节坝,南与XXX乡接壤,境内有XXXX横穿而过,现有XXX火车停靠站一个,XXX公路直连XXX线与XXX公路,XXX公路、XXX公路(在建)东西相连,境内交通网络纵横贯穿。全乡有国土面积846亩。全乡共辖XX个行政村XXX村民组,有XXXX户,XXXX人,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汉族互相杂居的少数民族乡。地形地貌分界较明
3、显,从东南至西北,海拔199.3m93m。二、认真做好汛前准备情况我乡为泥石流灾害重点防治区,2xx年被列为省政府地质灾害重点防治险段。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抗旱工作做出早安排,完善了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治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实在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平安渡汛。1、统一思想,进步认识,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我乡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克制麻木
4、思想和幸运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抗旱形势,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结实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进一步进步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2、修编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针对我乡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结合上年工作运行情况,我乡认真修订了2xx年的防汛抢险预案、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业务技能培训。共组织进展了3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wtt3、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检查催促工作我乡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抗旱责任制和防汛抗旱职责,及时上报、反响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抗旱责任制的检查催促工作,制定了检查催促制度,要求乡督查考
5、核工作组随时进展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职责。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管理按照防汛抗旱工作有关规定,我乡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自4月1日起,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亲密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开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同时,我乡还屡次组织开展了对值班人员防汛业务知识培训。6、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汛期实行工作人员巡山查哨,对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险段及时排出隐患,2xx年,我乡共巡查55次,投入巡查人员339人次,行
6、程8公里,发现险情2处,随时监测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上报,由各村工作组长负责监测,做好防汛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应急通讯设施、备用电等一系列措施的准备,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并及时向防汛部门上报灾情情况。三、存在的问题1、由于我乡地形地貌特殊,汛情逐年加重,困难加大。2、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3、列为地质灾害阶段的农户,急需搬迁,一时难以落实地点,也没有经费,致使受威胁农户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四、今后工作打算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抗
7、旱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2、实行目的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进步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5、防汛抗旱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乡镇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二20xx年汛期,我省先后遭受干旱、洪涝及台风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按照国家防总及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防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推进“两个转变”,统一指挥,科学调度,解放军、_官兵及广阔干部
8、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确保了大江、大河、各类水库、重要防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平安,确保了城镇供水和人畜饮用程度安,保障了工农业消费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据分析p 测算,今年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2xx亿元。一、雨水情及其特点20xx年59月份,全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前期降雨少,后期降雨多;北部降雨多,南部降雨少。56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46成,其中郎溪、屯溪偏少7成,新安江流域6月份降雨量仅为54毫米,为有资料记录以来最低值,全省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79月份全省降雨增多,7月份淮河流域、8月上旬淮北地区和9月上旬大别山区分别遭受历史罕见强暴雨。受强降雨影响
9、,我省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滁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新汴河、奎濉河和淠河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淮河和滁河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全省共有16条河流超戒备水位,其中淮河、洪河和滁河部分河段超保证水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四次超戒备水位。淮河、滁河分别有9个和2个行蓄洪区超行蓄洪控制水位。全省9座大型、50多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董铺、黄栗树和沙河集等大型水库均相继泄洪。汛期雨水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1、入梅偏晚,梅雨量不明显。我省南部6月25日入梅,比常年偏晚9天。7月16日出梅,比常年晚6天。由于梅雨期没有形成明显的降雨带,我省南部梅雨期降雨量不明显。2、降雨集中,强度大。
10、7月410日,淮河流域暴雨中心蒙城县坛城站626毫米,涡阳、蒙城及蒙城县坛城站7天累计降雨量到达或超过100年一遇。8月12日,沿淮淮北地区暴雨中心蒙城县顺河集站24小时降雨258毫米,为建站以来第一位,超过100年一遇;奎濉河、新汴河8月1日面平均降雨量149毫米,居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二位,其中夹沟、时村等站日降雨量为有记录以来第一位,点暴雨量重现期超50年一遇。9月23日,响洪甸站24小时降雨量达558毫米,是我省有记录以来点暴雨量第二位、大别山区第一位;响洪甸水库面平均降雨量24小时329毫米,两天面平均降雨量417毫米,均创记录;最大24小时降雨岳西毛尖山站544毫米、霍山佛子岭380毫
11、米、含山东山278毫米,均超过100年一遇。3、降雨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正常年份我省主要降雨发生在6月到7月。而20xx年汛期大部分地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充分,尤其是56月降雨均偏少,79月份降雨明显偏多。三次主要降雨均是突发性致灾性暴雨,7月上旬沿淮淮北地区特别是蒙城、涡阳等县(区)的强降雨形成旱涝急转、北涝南旱的严峻形势。另外,正常年份江淮地区在9月份后汛期,发生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可能性极小,而9月初13号台风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在其量级和发生时间上为历史同期少见。4、台风活动频繁,破坏性大。今年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有4个,分别是第5号台风“海棠”、第9号台风“麦莎”
12、、第13号台风“泰利”和第15号台风“卡努”。尤其是第13号台风“泰利”形成的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致使淮河、淠河和滁河发生大洪水,大别山区五大水库水位迅猛上涨。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性灾害,破坏性极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5、洪水水位高,流量大。7月份受上游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出现最高水位29.14米,超过保证水位0.14米,为建国以来第九位。受13号台风暴雨影响,大别山区水库在超前预泄和紧急泄洪的情况下,佛、梅、响、磨四大水库日涨幅分别达6.22米、4.29米、3.34米、5.93米,其中佛、磨两库最大1小时分别上涨0.95米、1.46米。佛、磨、梅、响水库最高超汛限水位分别
13、为9.38米、17.45米、4.64米、5.43米,最高水位和最大入库流量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淠河横排头站最高水位55.82米,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分别居历史第二和第三位。滁河襄河口站最高水位13.66米,超保证水位0.16米二、工情及灾情(一)工情长江、淮河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各类险情323处,其中长江干堤7处(均为崩岸),淮河干流堤防及蒙洼圈堤19处,其余险情均发生在洪河、西淝河、颍河、淠河、滁河等支流堤防及部分行洪区堤防。所有险情中,较大险情3处,即阜南县老观乡下河段蒙洼圈堤管涌险情、淮南市石姚湾行洪堤管涌险情和天长市高邮湖大堤部分堤段迎水坡严重毁损。全省共溃破圩口86个,吞没
14、面积36.5万亩,受灾人口40.5万人。其中万亩以上圩口7个,面积22.3万亩,受灾人口26.9万。溃破圩口主要涉及六安、安庆、巢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六市,分布在淠河、汲河、清溪河、皖河、淮河等沿岸。六安市共溃破圩口65个,约占全省溃破圩口总面积的88%。(二)灾情洪涝灾害。今年台风及洪涝灾害致使全省81个县(市、区)的9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73万人,受灾面积2608万亩、绝收面积670.4万亩,倒塌房屋17.2万间,因灾死亡86人(其中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死亡54人),直接经济损失143.6亿元,其中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18.53亿元。其中三次洪涝灾情最为严重。一是7月淮河洪水
15、灾情。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安等市的36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824.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5万亩、绝收293万亩,倒塌房屋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践约29.5亿元。二是8月淮北地区涝情。短历时强降雨造成淮北中北部的濉河、新汴河、浍河、沱河等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沿淮淮北洼地涝水难以外排,发生了严重的涝灾。三是13号台风“泰利”灾情。六安、安庆、巢湖等7市27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达677万人,因灾死亡81人,倒塌房屋8.7万间,损坏房屋17.7万间;农作物受灾698万亩、绝收182万亩,根底设施水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1亿元,金寨、岳西、含山、霍山、裕安、潜山等6个县(区
16、)受灾最重。干旱灾害。今年37月上旬,我省降雨偏少,特别是56月,旱情急剧开展。全省17个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滁州、宣城、黄山等地旱灾最为严重。据统计,全省年累计受旱面积达2330万亩,其中成灾493.5万亩,一度有148万亩水田缺水、95万亩旱地缺墒难以适时栽插播种,9.3万人、9.5万头大家畜发生饮用水困难。三、防汛抗旱主要措施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平安至上”的原那么,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考验了政府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才能,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获得了重大成功。(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类责任制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
17、先后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省抗旱工作电视 会议、全省抗洪救灾工作电视 会议,省防指先后七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全面部署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在抗洪排涝和防御台风灾害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号召受灾地区积极迎战淮河洪水和台风灾害。省委书记_两次坐镇省防指,指挥淮河抗洪和防御台风工作,省长王金山屡次亲临省防指部署防汛抗灾工作。_、王金山、王明方、任海深、赵树丛等省领导身先士卒,屡次深化一线检查指导。汛前,明确省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防汛分工,省防指落实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区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调整省防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修订印发省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各地以
18、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以防为主,突出重点,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平安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灾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为迎战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根底。省防指2月份就发出关于开展20xx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汛前准备工作,并先后派出30多个技术检查组,对各地落实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准备、违章设障去除等进展检查、抽查,催促限期解决度汛平安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抓住汛前有利时机,及时消除工程度汛隐患,长江、淮河干支流上50多处主要险工险段,在主汛期前得到有效处理或落实
19、度汛;主要堤防上在建的78座开口工程,6月底前均具备正常防洪条件。制定了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了茨淮新河控制运用方法、淮河行蓄洪区运用,调整了王家坝站防汛特征水位;编制全省抗旱预案和淠史杭等大型灌区供水方案。省级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沿江市县补充防汛物资。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查险规定,各地落实了417万人的民工防汛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开展防汛抢险演练,进步应急反响才能。(三)广泛发动,合理调度,全力抢排涝水7至8月发生的三次强降雨过程,致使沿淮淮北和沿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初的强降雨,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旱涝急转的严峻场面。省政府、省防指见
20、事早、行动快,要求受灾地区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措施,应对洪涝灾害。省防指催促有关部门及时开启淮河、涡河、颍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新汴河、奎濉河等河道上节制闸提早大流量预泄,降低河道水位,为加快内水外排创造条件。为抗御淮河流域第一场洪涝灾害,在淮河上游洪水到来前,蚌埠闸提早预泄洪水16亿立方米。随着上游洪水下泄,河道水位上涨,涵闸无自排条件后,省防指果断要求各类泵站开足马力排水,并同有关部门及时下拨排涝经费和排涝用电指标,支持各地排涝抗灾。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清沟沥水,撤除堵坝,架机排水。各类涵闸及泵站累计排涝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自排涝水量约占75%,大大减少了排涝本钱。由于排水及时,
21、为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活消费和补种晚秋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工程调度,提早下泄涡河、颍河、洪河污水,洪水到来后,加大泄量,加快污水下泄,防止了污染水体集中下泄对淮干水质造成大的影响。(四)加强会商,优化调度,实现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省防指办与气象、水文部门亲密联络,加强会商,滚动预报天气情况和洪水演进过程,为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7月12日18时淮干王家坝站到达保证水位并继续上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省防指通过异地会商,在分析p 水情、工情及将来几天流域上游无大的降雨的情况下,慎重作出不运用蒙洼等6个行蓄洪区的决定,防止31.5万亩农田受淹。在淮河第三次洪水尚未消退的情况下,13号台风“泰
22、利”带来历史罕见暴雨,引发大别山区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大别山区水库及淮河、长江部分支流水位暴涨,淮河第四次洪水接踵而至,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省防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慎重决策,作出了以保障水库平安为重点、加强水库调度、启用分洪河道分洪、兼顾淠河和史河防守、加强滁河及巢湖流域防汛指导、实现防洪工程抗灾减灾效益最大化的防洪调度原那么。在第13号台风影响程度尚不确定的情况下,省防指超前调度佛、磨、梅、响四大水库提早预泄,腾出防洪库容,牢牢把握防洪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大别山四大水库联网调度系统,实时监测水库库区降雨、水位变化,综合分析p 各类防洪因素,结合运行,增强水库调度的灵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3、。从9月2日至5日,调度大别山水库从泄洪、控制泄洪到再泄洪,有效地应对了突发性特大暴雨灾害。据测算,五大水库共拦蓄洪量达11.34亿立方米,削减洪峰60%89%,不仅确保水库自身平安,也最大限度地减轻淠河、史河防洪压力,防止了干支流洪水叠加。为进一步缓解淮干防洪压力,省防指在调度水库错峰、蚌埠闸敞泄的根底上,于9月4日凌晨,关闭阜阳闸,启用茨淮新河分洪。为控制滁河水位迅猛上涨,省防指要求所有沿滁控制闸和驷马山分洪道全力泄洪,翻开襄河口船闸辅助泄洪,加快滁河洪水下泄速度,减轻滁河防洪压力。淮河干流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荆山湖、洛河洼9个行洪区,滁河流域荒草二
24、圩、荒草三圩2个蓄洪区超过规定行洪水位,在适度承当风险决策思路的指导下,均未启用,防止了40多万亩农田受淹。据初步统计,今年防洪除涝减灾直接经济效益为141亿元。(五)以人为本,平安至上,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省防指始终将群众生命平安摆在防汛抗洪的首位,及时转移危险区域内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预测淮河蒙洼等行蓄洪区超规定运用水位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及时转移区内低洼区临时居住群众;在抗御沿淮淮北地区涝灾期间,及时转移被水围困的群众和排出684个村庄内积水;大别山区四大水库在泄洪前,省防指要求四大水库下游有关县(区)、乡(镇)做好沿河洼地人员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平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防汛 抗旱 救灾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