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解读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解读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解读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解读教学大纲开课学期:各学年各学期学 时:28课程编号:10003034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作用该课程属于全院性文化素质教育与知识拓展选修课。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学习 和研究过程中的两个特点:一是政策性,二是实践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务必抓 住两点:一是不能脱离国家或者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就业形势的实际,二是涉及面广。这一 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内容共分八讲,第一讲 劳动合同法总则;第二讲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
2、讲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第四讲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讲特别规定,第六讲监 督检查;第七讲法律责任;第八讲就业促进法。基本要求:(1) 了解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2)熟悉劳动维权的基本过程;(3)掌握 劳动维权的基本技巧;(4)熟悉有关求职与创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三、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问题辩论法、调查分析法、启发式 教学等方法综合进教学。教师讲授,主要讲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案例分析教学方法,重点对有关知识 点,紧扣现实生活出现的劳动维权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问题辩论法,针对我国的劳动维权 法律、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去辩是非,去伪存
3、真。调查分析法,可针对 劳动维权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进行社区调研,总之教学方法可灵活多样,教师在备课时可根 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s内容上的实用性地位。本课程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应尽可能地引导 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方法论上的关联。本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联系实际法、社会调查分析法、经济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使本课程与其他 专业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3、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本课程是专业课的外化,而专业课是本课程的支撑,两者在 内容上存在着较多的互补性。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合同法 就业 促进 解读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