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盲聋哑学校改扩建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市盲聋哑学校改扩建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市盲聋哑学校改扩建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及项目单位概况1.1 项目名称盲聋哑学校改扩建项目1.2项目提出特殊教育是某市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肩负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为了推动某市特殊教育的发展,满足全市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使残疾儿童享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某市教体局对该市盲聋哑学校进行了改扩建论证,并提出了盲聋哑学校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9)41号“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意见”精神,符合某省发改委、教育厅“关于修改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紧急通知”要求,特申请列入国家项目计划,尽快进行投资改建。 1.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
2、紧邻某市盲聋哑学校,位于某市某工业区、某路北段东侧。1.4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扩建计划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综合办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预设律动室、律动辅房、美术室、美术教具室、视听电化室、实验室、微机室、劳技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仪器室、体育教材室、教师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配套200米环形跑道、操场,教学康复仪器设备。1.5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300万元。1.6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建设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280万元,市(县)级财政配套20万元。1.7项目实施单位某市盲聋哑学校是一所全日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4333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达48平方米。绿化面积生均10平方
3、米以上。绿化总面积覆盖率达校园总面积的30以上。校舍建筑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 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余人,教职工25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峡市级骨干教师3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5%。学校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本着“一切为了残疾儿童、为了残疾儿童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以康复教育为龙头,以基础教育为着眼点,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重视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按照学生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开办了语训、美术、舞蹈、体育、缝纫、编织等兴趣小组,第二课堂丰富多
4、彩,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致力于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创建了一座高标准教学办公大楼,先后建起了多媒体教室、仪器室、图书室、律动室、工艺美术展览室、裁剪缝纫室,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学校还努力克服困难,为特困学生减免了学杂费、书本费。从2005年春季开始对全体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使其安心顺利地完成学业。学校以“改革、奉献、自立、自强”八字为校训,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培养了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技之长,残而有为的劳动者。至今学校已培养毕业生320人,通过聋儿
5、语训随班就读26人。2009年学校被省残联命名为“扶残助残”先进单位;96年被省教委授予“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三门峡市残联命名为“助残先进集体”;99年10月被三门峡市残联命名为“聋儿语训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三门峡市政府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同年被三门峡教育局授予“文明学校”,多次被教体局授予先进单位。2007年9月经某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学校开办了全日制聋校初中教学班。学校成为集聋童学前教育、六年制小学教育、三年制初中教育、盲人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法人代表、现任校长某,女,中共党员。 1964年11月出生,某省某市人。1980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
6、小学高级教师。1983年进入某市盲聋哑学校任教,曾任盲班班主任、聋班数学教研组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任教以来,由于她勤奋努力,踏实肯干,1998年担任某市盲聋哑学校校长。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任教期间,发表过不少文章。1988年我的学生一文在盲人刊物上发表。1993年,经验材料聋校应重视上好数学复习课在南京特师学报第三期上发表。1996年,论文浅谈写日记是培养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交流杂志上发表。自1993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某市级优秀教师。1997年获“某省特殊教育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并被评为三门峡市优秀教师。1998年参与的科研项目如何培养聋儿的交往能力获某市科委进步奖三
7、等奖。2000年被某市妇联授于“巾帼创新业”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某省级骨干教师。 二、可研报告编制概况2.1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某市工程咨询中心法人代表:某资质证书号:工咨丙120200800152.2报告编制依据1、 国务院办公厅国发(2009)41号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通知”; 2、国家教委教计(1994)162号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试行)的通知;3、某省发改委、教育厅 “关于修改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紧急通知”; 4、某市特殊教育总体发展规划; 5、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6、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
8、筑设计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三、结论和建议特殊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教事业,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发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建设着力满足特殊教育要求,其目标符合全国、MOU 和某市关于加快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精神,初步规划符合国家教委有关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要求。项目建设可以全面改善某市盲聋哑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本报告
9、通过对项目的规模、方案、投资等各方面的论证,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切合实际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1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对于残疾人而言,教育更是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能弥补残疾人生理上的缺陷,在残疾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熟悉必要的社会规范、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应当强调的是,能否受教育意味着残疾人能否在事实上得到生存的权利,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在社会生活中“沉底”的境况,由社会负担变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既是发展残疾人
10、事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推进,切实改善残疾人教育状况,提高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要求。为此,国家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9)41号文件专门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安排。“意见”强调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人口30
11、万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在地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各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东部地区也要加大投入,按照本地区特殊教育规划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1.2特殊教育是某市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重视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利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某市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既与普通教育融合又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已建特校1所,有90多名残疾儿童少年实现了稳定就学。但是,相对于全市盲、聋哑、弱智适龄儿童300余人
12、而言,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仅有30%左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1.3 某市盲聋哑学校现占地面积4333平方米,共开设教学班9个,生均占地面积48平方米。这与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建设标准、某省示范性特殊教育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扩建工程已经十分紧迫。根据学校发展,按照“9个班规模以上的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79平方米”的要求,学校需扩大6660平方米,使总面积达到10993平方米。为此,特提出“某市盲聋哑学校改扩建项目”。二、项目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特
13、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项目建设既有利于提高失灵残疾儿童的入学率,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可以使某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与现代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推进某市义务教育示范县市建设。 2.2 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需要。由于某市残疾儿童少年数量多,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尽管近年全省是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远远落后于残疾学生数量以及他们对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迅速增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普遍低于健全儿童少年。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某
14、市特殊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本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优质化,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2.3项目建设是打造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因素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不足,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对推动特殊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对促进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特殊教
15、育学校建设和管理意义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打造在软、硬件方面都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特殊教育学校,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三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一、建设场址项目建设场址位于某市某镇南田村东,地处五龙工业区、灵函路北段东侧。该区开发始于2004年,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现已初具建成区和生活区功能,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融商贸、金融、居住为一体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深厚地方文化底蕴、富有北方山水园林特色、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适合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新区。项目所在地属于北区开发规划的商业中心,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二、建设条件2.1自然气候条件项目建设场址地处某市区,属于温
16、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而冷,夏季热而多雨。年平均气温13.9,最高气温43.2,最低气温-11.9,冬季采暖温度 -5,夏季通风温度32,室外平均温度 60%,年平均降雨量650mm,年最大降雨量800mm,最大冻土深度450mm ,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9m/s,冬季平均风速3.2m/S,夏季平均风速3.4m/S。2.2工程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拟建场区地势平坦开阔,场区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2、场区地层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类型的黄土状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砂砾卵石,各地层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变化情况是:填土: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
17、杂填土以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砖块、石块、混凝土块、植物根系、塑料袋等回填为主,素填土以黄土状粉土及粉质粘土回填为主,内含少量碎石块、小石子等。土层厚度0.003.7。黄土状粉质粘土:灰黄棕黄色,粉质为主,粘质稍高,质均匀。具有较多0.10.3小孔隙,少量15大孔隙。含有蜗牛壳和植物腐根,局部可见少量砂质和钙质结核。局部可见少量砂质和钙质结核;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坚硬;属中压缩性土。厚度0.00-9.40。黄土状粉质粘土:褐黄-黄褐色,粉质为主,粘质稍高,质较均;具有较多0.1-0.3小孔隙,少量1-5大孔隙;含有少量黑色有机质、少量白色碳酸盐膜及
18、细小钙质结核,偶见蜗牛壳,局部可见少量砂质;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w=22.3%;可塑,IL=0.38;属中压缩性土,a0.1-0.2=0.170MPa-1。层厚5.10-10.70。砂砾卵石:黄褐色中粗砂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质较纯,局部含较多泥质,含量35-40%;卵砾石岩性主要为石英岩、辉绿岩、安山岩等,含量60-65%,粒径多为2-10cm,少量为15-20cm,最大可达80cm;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状,稍密;钻进易坍塌。层厚2.50-4.70粉质粘土:棕黄-红褐色,粉质为主,粘质稍高,质较均;具有少量0.1-0.3mm小孔隙;含
19、有黑色氧化物、碳酸盐膜、钙质结核,蜗牛壳,局部可见砂质;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w=26.2%;可塑,IL=0.72;属中压缩性土,a0.1-0.2=0.154MPa-1。层厚3.85-5.30。砂砾卵石:灰褐色中粗砂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质较纯,含量约40%;卵砾石岩性主要为石英岩、辉绿岩、安山岩等,含量约60%,粒径多为2-10cm,少量为15-20cm;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状,稍密-中密。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5.05,未揭穿。3、地下水场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弘农涧河河谷阶地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卵石孔隙潜水区。地下水位埋深约19.0m,绝对
20、标高为379.33mm。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变化幅度约2.0m;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Mg2+,对钢筋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4、抗震烈度依据(GB50011-2001)的划分,场区抗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 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类别为一般地段。5、地基土湿陷性该建筑物场区最大湿陷系数为0.059,湿陷量的计算值最大为311mm;最大湿陷深度为10.50m;最大自重湿陷系数为0.039,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最大为207mm。综合判定该建筑物场区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
21、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为II 级(中等)。2.3交通条件项目区紧邻310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灵宝出口快速通道灵函公路,车辆出入极其方便快捷。2.4供电供水情况:该项目建设场地由市政主管道供水,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项目区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可满足项目排水需求。2.5供电该项目用电由城关镇供电所供应。2.6供暖根据城市规划,该区域属城市集中供热区域,可满足项目采暖需求。2.7施工条件学校内场地开阔,可以为施工提供场地使用的便利。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工程方案一、建设规模项目扩建计划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综合办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预设律动室、律动辅房、美术室、美术教具室、视听电化室、
22、实验室、微机室、劳技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仪器室、体育教材室、教师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配套200米环形跑道操场,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二、规划设计原则2.1 符合某市特殊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要求,适应学校的发展趋势;2.2满足国土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2.3 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使用功能,规划布局,建筑格调上,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一规划,使校园的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性;2.4重视防火消防措施,防火设计遵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防火分区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划分。2.5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引入“生态节能”的设计概念,充分考虑自然通风与采光,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盲聋哑 学校 扩建 项目 申请 立项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