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篇一: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索 近年来,临安市 经济 社会 实现又好又快 发展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临安市财政收入步上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为实现政府职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供应了必要的财力保障。但随着中心、省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县(市)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逐年增多,地方财力增势趋缓,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如何主动应对政策调控, 探讨 探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财力增长新机制,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近五年来全市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增长状况进行剖析, 分析 地方财力增势趋缓的缘由,寻求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努力为加快构建杭州西郊
2、 现代 化生态市做出新贡献。 一、近五年来临安市财政收入增长状况 1.财政收入规模明显扩大。近年来,我们坚固树立财税经济观,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优势,运用“四两拨千斤”的理财机制,主动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供应了稳定的税源。同时,我们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应收尽收,不断加强税费精细化管理,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供应了有力保障。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20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从62568万元增加到147346万元,年平均增长23.4%;其中,中心“四税”收入从35065万元增加到66661万元,年平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从27503万元增加到80385万元,年平
3、均增长29.2%。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同期生产总值 8.3个一百零一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6%逐步提高到9.1%,有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实力。 2.财政收入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分行业、税种管理,在全省地税系统领先制定临安市地税局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大对地方小税种和薄弱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力度,使税收增收结构从单一依靠主税种向多税种转变,有效了优化了税收收入结构。同时,我们制定并实施临安市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方法,加强对各类规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提高了市级财政的调控实力。另外,我们先后实施 企业 职工养老金征缴改革、“五费统征,四费合一”和“五费合征”征管新模式,有效增加政府的社会
4、保障实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2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3.9%提高到54.7%,地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43.9%提高到46.6%,营业税、七个地方小税种等纯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由45.5%提高到60.2%,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9.1%提高到13.9%,三次产业税收比重由0.9%、65.5%和33.6%调整为0.2%、64.7%和35.1%,财税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为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共财政体系供应了财力支持。 二、近五年来临安市可用财力增长状况 1.地方可用财力增势明显趋缓。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中心、省市聚财力度的逐步加大,县级地方
5、财政增收空间相对缩小。虽然我们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实施“五费统征,四费合一”以及“五费合征”征缴新模式等措施,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性调整带来的减收冲突,但仍难以扭转地方财力增长趋缓的态势。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22年全市可支配财力从84845万元增加到149305万元,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地方可用财力从47826万元增加到92363万元,年平均增长17.5%。通过分析可知,随着国家财税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的增收空间和规模大幅缩小,全市可支配财力起伏不定,可用财力年平均增幅低于地方财政收
6、入11.7个一百零一分点,可用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76.4%下降到62.8%。 2.地方可用财力减收因素日趋增多。近年来, 影响 地方可用财力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宏观调控政策对可用财力的影响。2004年以来,面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形势,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来自房地产、建筑业等领域的税收增幅明显回落。从表4可以得出,2022年、2022年入库建筑业、房地产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9%,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26.2%下降到20.5%,其中2022年入库房地产税收16211万元,比上年下降1.7%。同时,国家实行从紧农用地转用审批
7、、将国有土地运用权转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等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削减,全市土地出让净收益从2003年的35000万元削减到2004年的17300万元,2022年虽略增到24730万元,但仍比2003年下降29.4%。另外,为解决结构性偏热、流淌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增 加等 问题 ,国家自2003年9月以来连续13次提高 金融 机构存款打算金率、2004年10月以来连续9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今年发行15500亿元特殊国债和调低2831种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等政策,加上人民币升值加快和基础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势必会削减地方可用财力。
8、二是财税政策调整对可用财力的影响。近五年来,国家对所得税实行5:5和6:4分成、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及省对市县财政体制调整等政策,每年削减可用财力8000万元;改 农村 教化 费附加为地方教化费附加,每年削减可用财力收入2500万元;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削减可用财力5000万元。另外,自2022年1月1日起将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税率下降8个一百零一分点,明年将削减税收收入7300万元。 三是出口退税政策对可用财力的影响。2004年国家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的25%由地方财政负担,当年临安市削减地方财力4135万元。虽然2022年地方财政负担比例从25%下降
9、为7.5%,但2022年、2022年全市财政负担仍达827万元和1556万元。近年来,我市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自营出口额由2002年的12406万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35651万美元,年平均增长33.2%,出口退税额由9112万元增加到32264万元,年平均增长37.2%,预料对可用财力的影响将不断加重。篇二:促进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促进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郭真明 宜宾县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人口103万,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财政困难县。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夫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县乡财政状况也有所好转。20
1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计实现10.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135元,农夫人均纯收入4052元,一、 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4:38:28。但是,县乡财政收支冲突依旧突出,如何摆脱县乡“吃饭型财政”的窘境,促进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是宜宾县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2022年宜宾县县乡财政现状 (一)县级财政收入不断增加。2022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1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61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6,407万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96,495万元。当年全县一般预算决算平衡状况是:当年一般预算收入20,
11、019万元,上年结余1,488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79,091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1016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38,5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5,575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3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总计为101,8101万元。减去当年一般预算支出96,495万元、转移性支出654万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300万元和按政策规定结转下年的支出3,151万元,202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净结余为2101万元。 虽然财政收支规模增大,但全县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对上级财政依靠程度高。从2022年一般预算收入来看,地方一般预算收20019万元中,税收收入占68%,非税收入占32%,非税
12、收入比重过大,可用财力不足。上级转移性收入79,091万元中,返还性收入和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合计为43516万元,为当年 一般预算收入的217%。当年一般预算支出96495万元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财力占支出的21%,上级返还性收入和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占支出的45%,上级专项补助占支出的34%。 (二)乡镇财政成效明显。2022年,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63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1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823万元;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560万元。 (三)全县保障水平提高。一是人均财力水平提高。2022年全县一般预算财力60418万元,比上年增加12022万元;人均财力
13、3.15万元,比上年0.65万元。与全省县级财力平均水平差异缩小,达到了3万元的基本保障标准。二是重点支出得到保障。2022年一般预算支出中,教化22621万元,增长40.64%;科学技术509万元,增长27.57%;文化体育与传媒436万元,增长23.86%;社会保障和就业16133万元,增长45.73%;医疗卫生7308万元,增长58.95%;环境爱护3413万元,增长42.68%;农林水事务11275万元,增长74.59%;交通运输10118万元,增长929.30%。三是新增财力支出合理。化解农村义务教化“普九”债务4109万元,平衡预算消化历年财政赤字1286万元,提高老师津补贴564
14、万元,落实“惠民行动”资金3930万元。 二、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全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但是,在实际的财政运行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收支冲突突出。一是收入减收。华电集团401发电厂今年3月底全部关闭,全年削减税收收入1800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削减税收800万元,其他减收因素,全县全年因政策性影响减收达3000万元左右。二是增支压力大。今年,各级已出台新增支出项目半年已达50多个,支出金额1.2亿元。其中:规范公务员津补贴需支配支出4003万元,老师津补贴和 正常晋级增人增支和调标扩面等支出3000万元
15、,“民生工程”支出3000万元,消赤化债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0万元。假如全年兑现全部出台政策收支缺口可能在5000万元左右,财政运行风险居高不下。 (二)消赤化债困难。2022年虽然消化了历年赤字1286万元,但县本级财政赤字尚有1139万元。要全部消化全部财政赤字,任务还特别艰难。同时,全县政府性债务仍旧特别沉重,县财政干脆或间接的银行贷款高达5800万元,年需支付利息600万元。加之今年义教化债2900多万元,国债转贷还款、卫和卫项目还贷200万元,2022年共计面临还贷压力达3000多万元。 (三)发展资金匮乏。县级财政只能保工资、保运转和保稳定,而基金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按现行政策
16、基本上仅能保农夫土补安补、拆迁赔偿和社保支出,县级发展资金和培植财源建设资金没来源,特殊是打造向家坝后勤基地和城北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及筑巢引凤的资金无着落,严峻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三、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从宜宾县县乡财政运行现状和存在困难可以看出,县乡财政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吃饭财政,如何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乡财政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而工业是国民经济特殊是县域经济中具有剧烈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和主要增长点,工业经济薄弱,地区经济也将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因此,宜宾
17、县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需要坚决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强力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一是要立足自身,结合实际,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围绕大市沿江产业布局和宜宾县一心两江六基地工业布局,集中力气抓好向家坝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形成带动全县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要全力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以做大做强现有企 业为着力点,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把培植骨干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线,切实增加企业持续发展实力。三是要加强生态企业建设,主动扶持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工业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新兴产业;要抓好优势骨干企业的技改扩张,根据资源的合理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进 地方 财力 可持续 增长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