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中华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一 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 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景阳冈;有选自古 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选自古典爱情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的 红楼春趣。口语交际是“怎么表演课本剧”,将课本剧搬上舞台,重现课文中精彩的情节 和难忘的对话。习作以“读后感”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读书后的感想。语文园地包括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快乐读书吧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 名著,品读精彩故事,感悟百味人生。单元目
2、标:1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3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重点.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1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课时分配:草船借箭2课时景阳冈2课时猴王出世1课时红楼春趣1课时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1课时习作:写读后感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课题8 .红楼春
3、趣第二_课时总第20-时学情分析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 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学林分析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 交流,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 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学目标L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 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
4、的向往。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重难点重点:感受宝玉的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方法来反映人物 性格特点的写作技巧。难点: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观,领会人物的美感。教学方法初读感知、交流自学、课外拓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 的字词,课上讨论。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红楼梦导学流程设计教师瓦设学生活动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1 .【出示课件2播放红楼梦插曲。师生交流,了解红楼梦的 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2 .老师朗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一回里这样说。是啊,几百年来,有多少人在 探索着红楼梦的秘密,可是,有谁能了解其中的滋味呢?这中课, 让我们走进其中一个片段,去了解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 事。(板书课题:红楼春趣)3 .谈话激趣: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 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 活。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课文讲述的就是 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 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板书:放风筝)4,简介红楼梦。【出示课件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背
6、景,既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 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又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描绘,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风貌。可以说,红楼梦是当时社会生活 的百科全书。5 .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曹雪芹,名霏,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 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 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 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解决字词。教师先范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和同桌交流。1 .
7、阅读要求【出示课件6】:(1)自由读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 读通读顺,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2)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指名说说对红楼梦的了解, 能不能说说其中某个人物的故 事?学生齐读题目。学生了解情节学生了解红楼梦。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 芹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要求 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 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和同桌 交流。指名多个学生合作读课文,师生 评议2.指名多个学生
8、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检 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文中描写的人物,以及人物外貌、语言的句段, 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交流资料,说说读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出示课件7】文中登场人物的图片及简介。三、了解内容,感受人物。.(一)自主阅读。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阅读 中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 象。1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出 示课件10】(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2)本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小
9、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班内汇 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2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二)了解故事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主要叙述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 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1.【出示课件11】一语未了,断了绳,拿下他来。”学生了解故事内容(1)从“众人吓了一跳”你感受到什么?(从对众人的神态变化的描写 中感受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2)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 了丫鬟的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借用人物语言引出风筝,很自然 地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指名朗读,师生评议。(3)从“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
10、绳,拿 下他来一句中众丫鬟的话中你了解到什么?(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很 漂亮。).【出示课件121宝玉等听了,我且拿起来(1)从宝玉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宝玉认出了树梢上的风筝是谁的。) (2)从紫鹃的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紫鹃想把风筝据为己有。)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 人物语气。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 人物语气。2 .【出示课件13】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咱们也放晦气J学生了解故事内容(1)从探春的话中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放风筝放晦气是一种风俗。) (2)从黛玉的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
11、,所以 第二部分(3-6自然段)主要叙述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 筝的欢乐场景。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注 意读好人物对话,注意人物对话 时的语气。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从放风筝的过程中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 么?2 .小组交流,整理记录。3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1)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众人虽然忙乱,但都很欢乐。【出示 课件14】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一面拨起鳖子来。(2)感受到人们的和谐和快乐。【出示课件151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学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了 解到的和感受到的标一标、写一 写。(
12、3)细致的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中流露出和谐、欢乐的气氛,也让人感 受到众人盎然的兴致。【出示课件16】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 好。”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 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交流讨论指名朗读(4)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小丫头惋惜的心情,探春的上解人意, 宝玉的兴致高涨。【出示课件17】小丫头子去了半天,便叫:放起来J(5)从宝玉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感受到众人都高兴地把风筝放了起来, 唯独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怕被人嘲笑而着急的心情;从宝玉的语言中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指名
13、朗读。讨论交流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挑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读一读,感受贾宝玉的率直纯 真。读一读,感受贾宝玉借助风筝表 达的自己关爱女性的品质。读一读,感受林黛玉的多愁善 感。读一读,感受林黛玉的娇弱。读一读,从小丫头们的心理活动 描写“巴不得”和动作描写“手 忙脚乱”中感受她们的快乐和活 泼。读一读,感受众人热爱美好事物又让人感受到一个可爱的公子哥的形象。【出示课件15】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 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6)从黛玉的动作描写中了解到黛玉的娇弱,从众人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中感受到人们对黛玉的祝福。【出示课件1
14、9】黛玉见风力紧了“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 了罢。”(8)0【出示课件20】那风筝都飘飘飘飘,一会儿就不见了。“飘飘飘飘”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 的近义词好不好?(飘飘飘飘”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随风飘动。它的近 义词有飘飘洒洒、飘飘悠悠、摇摇荡荡、摇摇晃晃、飘飘忽忽、飘飘荡 荡等。“飘飘飘飘”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其他词语不 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板书:姿态:飘飘飘飘)“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 “黑星 儿”?(“鸡蛋”“黑星儿”描写了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风筝的形状。 因为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到的形状很
15、快发生了变化一一变小、 变模糊。)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一时”“展眼”、“再展眼”) 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 消失。)(板书:形状:鸡蛋、黑星儿)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风筝被绞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 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 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 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 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9)【出示课件21】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教师范读。)这段描写把放风筝这一场景的描写
16、把故事推向高潮。从对众人的语 言、动作中感受到放风筝给众人带来的无比的快乐。(三)感受人物形象。1 .小组交流,文中的哪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你觉得他是个什么 样的人?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板书:贾宝玉、 林黛玉、丫头们)(1)【出示课件22】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 起来”i也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若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 个稀烂! ”(2)【出示课件23】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黛玉见风力紧了”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 了罢。”(3)【出示课件24】丫头们听见放风筝
17、,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 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蟹 子来。众人皆仰面说道:“有趣,有趣(三)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了解放风筝的过程,感受人物的心情,了解 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课堂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文章中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 观园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 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板书: 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 .拓展延伸:(1)提出要求:下面是红楼梦中描写“凤辣子”的一个片段,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真
18、可谓是妙笔生花,仔细品味语 言的精彩,你能从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吗?3.布置作业:课下希望同学们从红楼梦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阅读, 读出红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的文化,读出作 者表现人物特点的独到之处。的心情。学生阅读。板书段计:8.放风筝贾宝玉/姿态:飘飘飘飘林黛玉一三放风筝(Y头们形状:鸡蛋、黑星儿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作业投比课外阅读红楼梦教后记:课题口语交际怎样表演课本剧第3_课时总第2课时学情分析在这些方法、步骤中,学生之间商量怎样演是重点,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重在保护 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去说、去做。学林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一演演课本剧
19、。教材对本次口语交际活 动的要求、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提示。教学目标1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重难点重点:讨论如何将课文语言转换为课本剧中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态 难点:教学中指导主持人引导组员达成共识教学方法谈话引入、感知特点、角色表演、评议交流教学准备熟知课文,了解各个人物。导学流程设it教师预设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主题这个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 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著中的人物。二、角色选择三、感知剧本的特点四、分角色准备1 .如果让你
20、来演这个故事,你觉得需要哪些准备?2 .师生探讨:(1)可以将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2)可以利用提示语加上表情或动作。(3)可以准备些简单的服装、道具。五、班级表演标准:(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It景。(2)突出人物形象。六、老师总结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真是生动逼真。在浩如烟海的 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 我们去感受,去细细品位。1 .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2 .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 深?或者你最崇拜谁?你想通过 自己的表演来当一回你喜欢的人 物吗?3你喜欢谁?你是从哪些地方感 受
21、到你喜欢的人物的特点的?4 .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可以通过书上的一些叙述性的语 言转化而成。5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可 以自由组合,也可以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排练。6 .班内表演。7 .全班同学评议,评出“最佳表 演家”。板书设计: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选课文(学过的课文)分角色(身份、性格)、怎么演(台词、表情、动作、服装、道具)作业设计:小组内进行课本剧表演教后记:课题习作二写读后感第3_课时总第22翼时学情分析1 .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按照要求 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学林分析
22、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的首次读后感练习。本次习作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写 读后感的方法,能够抓住主要内容来写感悟;二是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 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2 .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 感的兴趣。3 .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4 .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5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重难点重点: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难点:能联系实际,写出读书后的真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语文 第二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