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学情分析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 候他们开始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 事物进行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 复杂的分析,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是强 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工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 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 表达方
2、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重点难点】重点: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难点: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 援的植物。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 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教学目标:L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课文中准确、形象的句子。2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 .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
3、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 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 . (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2 .多媒体课件:(1 )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 ) 一堵墙上的爬山虎。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谜语:(1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 .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 一
4、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10课爬山虎的脚。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介绍作者。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1 .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嫩、隙)2 .解释生字词。五、默读、思考: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 .分段。3 .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1 .默读、思考:(1)这一段讲了什么?(2 )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2 .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1 .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
5、是怎样的吗?2 .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2 )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3 )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3 .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4 .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叙述第2自然段。5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八、当堂检测。九、板书设计:10、爬山虎的脚刚长出:嫩红-嫩绿叶子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
6、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 段。二、学习第3自然段L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 .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3 .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4 .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5 .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注意)三、学习第4自然段1 .自由读。2 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3 .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
7、样在墙上爬的。)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触一-巴-拉-贴5 .齐读6 .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7 .指导朗读.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 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 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8 .多媒体再显示(一棵一-满墙的爬山虎)。9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5自然段1 .轻声朗读。2 .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 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五、第三段总结:作者围
8、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 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六、质疑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八、课外作业:1 .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2 .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九、板书设计: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爬山虎的脚触一-巴-4立一-贴触着墙没触着墙的教学目.标L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2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3 .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 篇介绍植物的文章。教 学重点难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
9、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前准备L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 爬运动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 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 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 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 爬山虎,欣赏爬山虎。2 .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3 .介绍作者4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5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
10、探究点(多媒体显示):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1 .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b.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2 .学生自由学习。四、汇报交流.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1 .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 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2 .学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
11、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 鼓励灵活表述。3 .同桌介绍。4 .指名学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 动词。(爬:触+巴+拉+贴).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5 .指导朗读。6 .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7 .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 当牢固、休想拉下等。8 .小组比赛朗读。9 .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五、课后作业,积累语言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进行仿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
12、: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 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1 .指名“自我介绍”。2 .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L四人小组研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b.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三、汇报交流.生朗读描写静态的句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 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处。1 .指导朗读.多媒体出示描写动态的叶子的句子。(一阵风拂过)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重点落 实一个“漾”字。a
13、.多媒体展示“漾起波纹的叶子”的情景。b.指导朗读。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同学们,你想过吗,课文为什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师随机引导 学生体会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衬托爬山虎的脚。1 .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2 .交流归纳:a.整体到部分一步一步细致观察。b.能抓住特点观察。c.作者很有耐心地怀着喜爱之情观察,观察得非常深入。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把你喜欢的部分抄下来。1 .课外练笔。选一种植物,仔细观察,试着用“资料袋”里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 变化。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那按照他这个 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指名读。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
14、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相信学习了这 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1 .学生交流: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介绍)2 .教师参与:课前,老师也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我还从这本书(出 示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 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你看,老师这是怎么了解的? 观察、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都是预习的一些好的方法啊。我们运用这 些方法都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叶圣陶爷爷他是怎样写 爬山虎的脚的呢?请同学们看第6课。(二)初读感知,读准词语1 .检查字词。出示课后生字,指
15、名读。2 .出示: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触着墙痕迹蛟龙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3 .快速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 呢?(1)谁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4. 5)(2)课文除了讲爬山虎的脚,还讲了什么?(叶子)三、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1 .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 边把这句话画下来。2 .出示:“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 叶子。”(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长大了的叶 子)(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人注意)3 .再读读这段话,看
16、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3. 4. 5 句)4 .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学生练 读)(1)指名读。(学生评议)(2)欣赏爬山虎叶子画面,听老师读。(3)指名读。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你来美美地读一 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 字的词来形容。哪个词?声情并茂。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那么爬山虎的 脚又是什么样呢?四、读文画图,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读文画句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 示:爬
17、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二)读文画“脚”1 .教师板画,提出要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2 .学生读书思考。3 .指名到黑板上画“脚”。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 种颜色来画。方案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教师 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说课文依据)方案二
18、:学生选的不是红色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 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 习惯。画“脚”。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全班评议。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 进行评议,纠正错误。重点理解以下几点: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方案一:学生画得不对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 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方案二:脚的位置画错了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 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
19、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 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小结:是啊!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4 .组合朗读。咱们这样来读:第一组读黄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一一第二组读蓝色部分,这一部分是一一第三组读红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一一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过渡: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这一段,通过同学们 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第四自然 段呢?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六、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1 .读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2 .爬山虎
20、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 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 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3 .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老师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 时候”这一部分,抓住了关于爬山虎爬的一个重点词“触”。请同学 们像老师这样再读读后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应画出哪些重点词,就 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课件出示:(触)()()()()()4 .学生评议。方案一:说得不对请学生再读文并调整词序。触巴拉贴方案二:学生漏掉“变”和“弯”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去掉“变”、“弯”行不行,为什么?小结:这些
21、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5 .体会朗读。注意: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 的了?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二)看画面配解说那爬山虎是不是这样爬的呢?(1)放动画。你们注意了吗?这个画面和电视上的画面比起来,是 不是少点什么?(2)给画面配解说词。不过,解说要讲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 什么,我们就说什么。解说一定要与画面同步进行。(试说后指名说)(三)质疑问难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 “一步一步”行不行?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四)解决问题1 .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
22、成“一步一 步”行不行?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 步”的意思。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方案二: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 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教师 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2 .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 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 新脚。3 .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 你能体会出什么?(叶圣陶老爷爷
23、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七、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板书:萎了牢固)(二)教师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 的变化。八、回归整体,领悟方法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 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 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老师 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脚 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九、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 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 把它具体写下来。十、作业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附:板书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 爬山虎的脚I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脚怎么爬:触一巴一拉一贴、脚的变化:萎了牢固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 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 把它具体写下来。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