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大学毕设论文.doc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大学毕设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IV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日益兴起,并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等特点逐渐获得人们广泛认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不断加大时,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发展模式,加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试图创新出特色产品来维持经营
2、。本文是以商业银行为视角,研究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方式、机构、规模、用户四方面介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从中介角色、业务、客户源、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层面介绍,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自身优势提出发展策略,主要有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等。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发展策略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Fin
3、ancial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merging in our country, and for its convenienc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gradually widely endor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for people
4、bring convenient, also caused a huge 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e and commercial bank, commercial Banks to keep pac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de,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trying to stay in busines
5、s innov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paper stud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First of all, from the wa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scale, user four aspects to introduce the Internet f
6、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of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from the intermediary role, business, customer source, profit model, business model is introduced,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ommercial bank
7、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mainly to build exclusive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e the risk control ability,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Internet financial companies,etc. Key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commercial bank; development s
8、trategy目 录一、引言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二)文献综述1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21、互联网金融方式疯狂生长22、互联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23、互联网金融规模逐年扩大34、互联网金融用户与日俱增3(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41、移动化趋势逐渐显现42、业务模式向小额化、分散化发展43、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5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5(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5(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巨大冲击61、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62、冲击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63、挤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7(三)瓜分商业银行客户资源7(四
9、)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挑战8(五)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81、服务模式函待完善8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8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9(一)商业银行竞争优势91、雄厚的资产实力,信用度高92、客户资源丰富93、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94、行业规范化程度更高10(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101、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102、提升科技水平,强化网络安全,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103、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参与度,提高服务水平114、整合传统业务和网上业务115、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126、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10、127、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12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一、 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效率高、发展快等特点,促进了第三方支付、P2P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等模式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传统业务、客户源、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发起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快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试图创新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来增强竞争力。因此,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
11、展策略非常有必要。 2、意义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一是加快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变革,为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存贷利差收窄、融资方式转变等趋势的持续呈现,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转变发展方式,应该主动把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借鉴互联网金融在产品业务上的创新,加快变革。其二是加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小微贷款受到大众追捧,商业银行面临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的困境,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会积极转变盈利模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三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面临一个战略契机。商业银
12、行正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来拓展传统业务,创新新兴业务。从国内的商业银行来看,它们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向混业经营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二)文献综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对于大部分金融机构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冲击的中心还是商业银行。我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下几方面是我对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的综述。一方面孙国茂(2015)、华森森(2015)、姚金志(2014)学者以互联网金融为视角分析了其联网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长期发展策略。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则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四川银监局课题组(201
13、3)、余淙(2015)主要从存贷款、中间业务、客户资源四方面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周慧(2013)、叶芬芬(2014)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康欣华(2014)主要分析了互联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介角色、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一些学者更注重站在商业银行立场上进行应对策略分析。白金枝(2014)、徐晶梦(2014)、冯娟娟(2013)主要从增加客户、培养人才、创新业务、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大数据挖掘力度出发,介绍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吴国平,吴胜(2014)运用SWOT分析发方法缝隙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并提出商业银行转型战
14、略;陆岷峰,刘凤(2014)从改革派和保守派出发分别阐述两派观点,以此分析商业银行是否应该进行改革和怎样改革。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2013以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涌现了众多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其中尤以第三方支付和P2P发展最为迅速。特别是国务院在2015年提出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表示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视,同时也让互联网金融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互联网金融发展更为迅速。但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互联网金融方式疯狂生长互联网金融在涉及支付、融资、结
15、算等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各大互联网公司及各商业银行分别推出各色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2013年以来,余额宝、财付通等迅速崛起,再加上众筹模式与P2P网贷、大数据金融等的“疯狂生长”,互联网金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2、互联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开始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涌现,其中主要以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形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居多。以P2P平台为例,由2013年的800家发展到2015年的4329家,增长率达到441%,发展迅猛。2015年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要以蚂蚁金服、陆金所、91金融、翼龙贷、人人贷、有利网、积木盒子、拍拍网、点融网十大互联网金融公司
16、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3、互联网金融规模逐年扩大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普及性、便利性和透明化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逐年扩大。尤其是P2P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P2P网络贷款以低成本、便捷性获得小微企业拥护。由图2-1可以看出P2P借贷交易规模由2012年的229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8302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14181亿元。虽然P2P借贷规模同比增长率上升下降幅度较大,但其交易规模是在逐渐扩大的。 图2-1 2012-2016(预计)年中国P2P借贷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i research) 4、互联网金融用户与日俱增互联网金融的“亲民”吸引了广泛的用户,用
17、户规模迅速扩大,加深了人门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程度。从图2-2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为3.2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2.26%,2014年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为4.12亿人,渗透率为63.38%,2015年互联网金融用户为4.89亿人,渗透率为71.91%,预计到2016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33亿人,渗透率高达74.03%。截至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已追平传统银行,突破了金融变革的临界点。图2-2 2013-2016(预计)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速途研究院(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发达国家萌芽早,发展更为成熟,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18、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增长,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科技创新、大数据的发掘等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改造传统金融的趋势不可逆转。 1、移动化趋势逐渐显现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极大普及,以及金融理念也正在从高大上走向普遍人群,我们正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金融时代。2016年除夕夜当天,腾讯QQ发2亿现金“红包雨”,当晚约有3.08亿用户参与QQ抢红包活动就足以说明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的巨大威力。移动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移动支付和与银行卡的绑定,还可以让人随时进行理财投资、购买金融产品、浏览金融咨询等,逐步向全方位发展。 2、业务模式向小额化、分散化发
19、展互联网金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改变进行发展的,在经历了去年互联网金融的跌宕起伏后,用户不再只关注高利益,而是把安全作为第一考虑。在金融市场上,融资规模越大,其风险也就越高,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损失。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一个中间转点的中介商,定位已经决定了本身不适合大额资金撮合交易,对于平台自身来说也是不具备进行大额融资的条件,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有向小额化、分散化发展的趋势。正如证监会主席刘明康所说,互联网金融只有往小了做,分散化板块,才能更好的生存。 3、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经历了野蛮疯狂的扩张,但在无章可寻,没有标准尺度的束缚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似一盘散沙,状况
20、百出。尤其是P2P,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惊现倒闭潮,截至2015年末已经有1302家P2P平台跑路,可见互联网金融的无序发展已经阻碍行业的发展了。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等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进步,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其中,互联网与金融领域的结合,掀开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开端,互联网金融一经推出,就以资金配置
21、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支付快捷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响应,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还带动了很多类似金融产品的发展和诞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客户资源、盈利模式、经营服务模式上产生了系统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改变。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信息中介和资金中介,提供有效信息并分担风险。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资金供需双方能直接进行交易,资金在传统银行之外循环,金融脱媒逐渐形成。同时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活跃,基于个人通讯设备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货币
22、价值结算的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支付系统直接占领银行支付系统平台,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中介角色。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的普及,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第移动支付的迅速崛起,在任何一台电脑或者移动终端都可以完成支付,这就降低了人们对于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在这方面对银行的支付中介角色替代效应明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直接为资金供需方构建起了信息平台,同时计算机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使资金直接略过商业银行在供需方完成借贷活动,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甚至以后互联网金融还会向理财保险等领域发展,这在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同时,也弱化
23、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巨大冲击1、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便捷性、成本低等优势,其快速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尤其是余额宝出现之后,各种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涌现,以高于同期限银行储蓄利率从银行分流大量储蓄存款,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揽存压力。一方面,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延迟支付功能,客户会有部分交易结算资金沉淀在平台,这部分资金相当于网上交易的“活期存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存款。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支付结算,也会逐步向保险、基金等领域拓展,而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能超过银行金融产品的利率,也会分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金融 背景 商业银行 发展 策略 研究 大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