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docx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由于原理性制约,金属大型构件的制造实力或者材料的性能水平受到限制。3D打印技术可以让大的、困难的、多品种的、小批量关键金属构件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制造。3D打印会给金属制造带来三个方面的变革:变更构件结构、变更材料、变更重大装备的制造模式。 目前重大装备的材料与技术挑战 重大装备的制造基础是大型关键构件的制造,涉及工业领域的几个方面,一个是材料工业,另一个就是制造工业。将来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主要涉及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重大装备越来越大,比如运载火箭越来越重,要求高性能、多功能、高牢靠和长寿命,这是基本的趋势。在这种基本趋势条件下,制造这些大型
2、装备关键的金属构件材料,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得是金属。但是,若要提高金属性能,就得把金属合金化,在金属里加更多合金元素,合金越来越困难,对它的限制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将来的装备制造零件也会越来越大,寿命越来越高,牢靠性越来越强。这时候,制造装备用的构件材料确定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先进,装备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轻、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对制造技术的要求确定也是更智能化、低成本、快周期,这是基本的趋势。 对这些大型的、高合金化的、特别的合金大构件,采纳传统制造业技术,就受到传统冶金技术原理的制约。金属材料原来很简洁,它可以被处理得特别细,就像面粉一样,再在面粉中加入糖、盐,可以拌得特别匀称
3、,揉出来的面条就可以没有孔洞、塑性高、强度好。现在的问题是,运用金属材料做小的构件没有问题,但假如做大构件,比如做101吨的或者几十吨的零件,面临的问题就许多。我们须要先炼出一大堆钢,但首先钢水不简单炼匀称,其次冷却得很慢。假设101吨钢水浇上去,20天可能都冷却不下来。冷却速度慢,钢水结晶的晶粒就会特别粗,晶粒大,化学成分就会特别不匀称。这就注定了构件芯部确定有气孔、不致密。因此,金属做小零件是可以的,做大零件不行。假如用粉末冶金,就是做10微米、20微米、101微米的铸锭,这样会冷却得很快。这是冶金原理的制约。 由于原理性制约,导致金属大型构件的制造实力或者材料的性能水平受到限制。从本质上
4、说,我认为目前到了天花板,将来短期内也不行能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是现实状况。由于大型构件制造实力的制约,导致装备技术进步也特别困难。比如,过去73年,歼击机的结构重量系数,即飞机的自重占飞机的重量一百零一分数,从来没有突破过27%,即便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它的自重也占了起飞重量的27%以上,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 3D打印给金属制造带来变革 3D打印会使装备制造目前的局面得以改观。这个打印过程,可以用激光,可以用电子塑,可以用等离子塑,也可以用电弧,甚至可以用电铸快速溶化材料。通过快速溶化、快速凝固制备出材料。通过3D打印,可能更加快速有效地制造出一个大零件,这个零件或许须要花费30小时,或许50
5、小时,就能制造出一个特殊大的零件。而在传统制造方法下,须要先炼铸锭、开模具,然后用万吨级的水压机打锻件,做出来的东西可能90%以上还要靠加工。3D打印则通过微区冶金、快速凝固、化整为零,它的材料已经制备,冶金过程已经完成,是数字化限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3D打印是最具备智能制造特征的。 3D打印会给金属制造带来三个方面的变革。 首先,3D打印变更构件结构。我们现在谈得许多的智能制造,大多还是外形的东西。在我看来,3D打印为结构设计的创新,或者颠覆性的结构创新带来机会,而对结构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意味着,一架飞机原来有一万个零件,现在可能变成二一百零一个,原来辎重50吨,或许以后变成5吨,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制造 技术 及其 重大 装备 制造业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