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的请示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程的请示报告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工程的请示报告3篇 书目 第1篇增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请示报告 第2篇申请评审工程结算的请示报告格式 第3篇关于增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请示报告 增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请示报告 区编制委员会: 我区区划后新增加了两个乡22个行政村,其中乡的19个行政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搞好防汛抗洪,保证浇灌,刚好排涝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而我委及所属农业综合服务站无一人懂得水利工程,连最简洁的水利工程设计、预算、测量及规划等都必需请人帮助,既增加了开支,也耽搁了时间,更影响一些水利项目的申报。目前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尚空两个事业编制,为此恳请区编委尽快选招充溢一名熟识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以便水利各项工作
2、的顺当开展。 妥否,请批示。 关于解决我局机关借调人员编制的请示 区政府: 依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编制调整为行政编制19人、事业编制28人、工人编制2人、总计编制为49人。局机关实际在岗在编人员38人,空编11人。因工作须要,起,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借调了18人到局机关和新成立的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工作,实际在岗人员为56人。现将我局机关借调18人的基本状况汇报如下: 一、借调18名同志的原由 我局借调的这18名同志都是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的老师,是通过两条途径借调到局机关工作的。 1、通过内部公开考试、考核选调到机关工作。和,我局在干部队伍严峻老化、编制空余,工作须要的状况下,经区委、
3、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先后两次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从教化系统内部选调了陈勇君等11名同志到局机关工作。这部分人都是基层学校有着丰富管理阅历的行政人员和骨干老师,考试报名时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都有高校文化,大多有中、高级职称,到局机关后都很快就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成果都很精彩,得到了机关全体干部和领导的充分确定,同时,也得到了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好评。我局当时确定在内部考试选调这部分同志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内部管理人员中选调,这些同志熟识教化状况,并有着相关的业务实力和管理水平,比公开招考的公务员能更快和更好的胜任工作,二是从内部选调,暂缓新增编制,多少能给区财政减轻点压力。 2、成立娄星
4、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抽调到机关工作。,依据娄星编3号文件,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择优抽调了7名业务实力强的财会人员到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工作,迄今这7名同志的编制也未得到解决,这对教化资金平安管理存在严峻隐患,其他兄弟县市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均是10人以上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二、借调人员编制不解决所带来的问题 去年以来,因公务员法的实施和机关津补贴的规范,借调人员没有纳入实施范围,从而这部分人的津贴无法到位,局机关也不行能在公用经费中给他们补足,同时相关财政纪律也不允许,这些人的相关待遇与机关其他在编人员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而在当时组织选调考试的公告中,我局保证选调人员的待遇与在编干部一视同仁。现
5、在在津补贴规范以后,借调人员的津补贴不能得以落实,这样极不利于调动借调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机关工作的开展。 三、恳求解决借调人员编制的理由 1、刚好补充编制是保证我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须要。依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总编制调整为49人,现实际在编38人,空编11人。我局机关并非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而是人手短缺且已严峻老化,50岁以上的达18人,40岁以下的仅有2人,相关岗位不刚好补充人员,已无法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且再过几年这种青黄不接的状况将会更加突出。我局现在全部解决这11人的编制也正好只是满编,并没有超编。 2、我局借调人员的素养是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的。借调人员进机关
6、工作均通过了公开考试、考核,且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并参与了组考工作,只是因所招人员岗位工作特别,才只面对教化系统内部有相关工作阅历的人员招考,这些人的思想素养、业务水平、工作实力与在编的干部一样都是非常牢靠的。 3、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定编10人应当按规定到位。依据娄星编3号文件,成立娄星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该中心定编10人,当时是从财政抽调3人,从教化择优抽调7人,这10人应当享受同等的编制待遇。 综上所述,特向区委、区政府慎重恳求: 1、在我局干部队伍严峻老化、编制尚空余11个的状况下,恳求将在和通过内部公开考试选调的陈勇君等11名借调人员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并解决他们的编制。
7、2、恳求将教化资金管理中心抽调的曾和同等7人按娄星编3号文件规定,将他们的编制正式纳入教化资金管理中心,且一并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 以上看法妥否,请批示。 缺少人才技术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近年来,中省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南水北调流域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小水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先后在我县启动实施,使我县的水利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水利工程社会效益日益显著,但水利行业自身发展严峻滞 申请评审工程结算的请示报告格式 关于申请评审工程结算的请示报告格式 *: 由我公司承建的*楼项目,是*重点工程项目,已于*年*月*日经参建单位及相关单位对此工程进行正
8、式验收,并通过竣工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且于*年*月*日交付建设单位投入运用。 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项目的变更及签证等,经设计和相关单位确认,并且已报送*签字同意,合同造价*元,我公司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结算编制总造价为*元。 现我公司申请对该项目进行工程结算评审。 特此申请 *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关于增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请示报告 区编制委员会: 我区区划后新增加了两个乡22个行政村,其中乡的19个行政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搞好防汛抗洪,保证浇灌,刚好排涝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而我委及所属农业综合服务站无一人懂得水利工程,连最简洁的水利工程设计、预算、测量及规划等都必需请人帮助,既增加了
9、开支,也耽搁了时间,更影响一些水利项目的申报。目前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尚空两个事业编制,为此恳请区编委尽快选招充溢一名熟识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以便水利各项工作的顺当开展。 妥否,请批示。 关于解决我局机关借调人员编制的请示 区政府: 依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编制调整为行政编制19人、事业编制28人、工人编制2人、总计编制为49人。局机关实际在岗在编人员38人,空编11人。因工作须要,起,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借调了18人到局机关和新成立的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工作,实际在岗人员为56人。现将我局机关借调18人的基本状况汇报如下: 一、借调18名同志的原由 我局借调的这18名同志都是基层学校和二级
10、机构的老师,是通过两条途径借调到局机关工作的。 1、通过内部公开考试、考核选调到机关工作。和,我局在干部队伍严峻老化、编制空余,工作须要的状况下,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先后两次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从教化系统内部选调了陈勇君等11名同志到局机关工作。这部分人都是基层学校有着丰富管理阅历的行政人员和骨干老师,考试报名时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都有高校文化,大多有中、高级职称,到局机关后都很快就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成果都很精彩,得到了机关全体干部和领导的充分确定,同时,也得到了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好评。我局当时确定在内部考试选调这部分同志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内部管理人员中选调,这些同志熟识
11、教化状况,并有着相关的业务实力和管理水平,比公开招考的公务员能更快和更好的胜任工作,二是从内部选调,暂缓新增编制,多少能给区财政减轻点压力。 2、成立娄星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抽调到机关工作。,依据娄星编3号文件,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择优抽调了7名业务实力强的财会人员到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工作,迄今这7名同志的编制也未得到解决,这对教化资金平安管理存在严峻隐患,其他兄弟县市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均是10人以上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二、借调人员编制不解决所带来的问题 去年以来,因公务员法的实施和机关津补贴的规范,借调人员没有纳入实施范围,从而这部分人的津贴无法到位,局机关也不行能在公用经费中给他们补足,同
12、时相关财政纪律也不允许,这些人的相关待遇与机关其他在编人员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而在当时组织选调考试的公告中,我局保证选调人员的待遇与在编干部一视同仁。现在在津补贴规范以后,借调人员的津补贴不能得以落实,这样极不利于调动借调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机关工作的开展。 三、恳求解决借调人员编制的理由 1、刚好补充编制是保证我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须要。依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总编制调整为49人,现实际在编38人,空编11人。我局机关并非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而是人手短缺且已严峻老化,50岁以上的达18人,40岁以下的仅有2人,相关岗位不刚好补充人员,已无法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且再过
13、几年这种青黄不接的状况将会更加突出。我局现在全部解决这11人的编制也正好只是满编,并没有超编。 2、我局借调人员的素养是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的。借调人员进机关工作均通过了公开考试、考核,且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并参与了组考工作,只是因所招人员岗位工作特别,才只面对教化系统内部有相关工作阅历的人员招考,这些人的思想素养、业务水平、工作实力与在编的干部一样都是非常牢靠的。 3、教化资金管理中心定编10人应当按规定到位。依据娄星编3号文件,成立娄星区教化资金管理中心,该中心定编10人,当时是从财政抽调3人,从教化择优抽调7人,这10人应当享受同等的编制待遇。 综上所述,特向区委、区政府慎重恳求: 1、在我局干部队伍严峻老化、编制尚空余11个的状况下,恳求将在和通过内部公开考试选调的陈勇君等11名借调人员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并解决他们的编制。 2、恳求将教化资金管理中心抽调的曾和同等7人按娄星编3号文件规定,将他们的编制正式纳入教化资金管理中心,且一并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 以上看法妥否,请批示。 缺少人才技术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近年来,中省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南水北调流域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小水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先后在我县启动实施,使我县的水利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水利工程社会效益日益显著,但水利行业自身发展严峻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