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某项目立项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某项目立项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某项目立项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安中轻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目 录1. 概述1.1 编制依据和评价标准1.2 评价范围1.3 建设项目概况1.4 本次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1.5 本次技术改造的总投资估算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 新建401号厂房机匣加工车间危害因素分析2.2 新建401号厂房特殊加工工段危害因素分析2.3 锅炉房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分析2.4 总变电站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分析3. 评价单元与评价方法3.1 评价单元的确定3.2 评价方法的确定3.3 评价内容4. 主要危险性、危害性的评价4.1 新建401号机匣和特种加工车间单元 4.1.1 401#机匣加
2、工车间安全检查表 4.1.2 新增工艺设备安全检查表 4.1.3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表4.2 动力设施改造单元 4.2.1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4.2.2 变压器改造安全检查表4.3 劳动卫生检查 4.3.1 劳动卫生检查表 4.3.2 劳动卫生检测数据表4.4 安全管理评价 4.4.1 安全生产责任制4.4.2 安全生产教育4.4.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4.4.4 安全生产检查 4.4.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4.6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4.4.7 危险源评估与整改4.4.8 事故统计分析4.4.9 应急计划与措施4.4.10 消防安全管理5. 安全生产建议、措施5.1 设计中已有的劳动安全卫生
3、措施 5.1.1 消防 5.1.2 安全卫生5.2 本评价报告建议采取的措施 5.2.1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 5.2.2 安全生产检查 5.2.3 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5.2.4 作业点提高安全防护 5.2.5 个人劳动安全防护5.2.6 劳动作业人员定期体检5.2.7 补充、完善安全措施6. 结论与建议附图1、附图一 西航公司地理位置图2、附图二 西航公司平面布置图3、附图三 401号厂房工艺区划图 1概述1. 1编制依据和评价标准1.1. 1编制依据编制本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所涉及的主要依据有:(1)、劳动部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4、1996.10.4)(2)、劳动部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998.2.5)(3)、劳动部部颁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 (LD/T 106-19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颁布)(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颁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颁布)(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安全评价通则 安监管技装字 2003 37号 2003.3.31(8)、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陕安监发200118号文(9)、国家
5、计划委员会文件 国家计委关于四三零厂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计国防1995830号文 1995.6.29(10)、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文件 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四三零厂号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航空计1995668号文 1995.7.13(1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国营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号工程项目研制条件建设初步设计 (1995年7月)(12)、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文件 关于四三零厂号工程项目研制条件建设初步设计的批复 航空计1995747号文 (13)、关于编制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的合同 (2003.4) 合同编号 轻西设合字(2003
6、)第38号1.1.2评价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9)、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7、规范(GB50053-94)(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 第373号 2003.3.11发布)(18)、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检局文件 2000.10.1实施)(1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85) 1986.4.1起实施(20)、压力
8、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国家质检局颁发 2000.1.1实施)(2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 1999.10.1实施)(2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动部 1995.1.11发布)(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试行)(2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25)、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 J62-2000)2001.6.1起实施(26)、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2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308-85)(28)、安全色(GB2893-2001)(29
9、)、安全标志(GB2894-96)(3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 第61号2002.5.1起实施)(31)、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草案)(公安部消防局颁布 2002.9.28公告)1.2 评价范围西安中轻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院)接受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组织技术人员对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号工程建设项目现实施试运行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经与委托方共同协商确定了本次劳动安全验收评价的范围,即本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内主要内容实施后的劳动安全验收评价,包括新增部分工艺设备及改造部分现有设备、新建401号机匣和特种加工厂房和401a号水泵
10、房、锅炉改造和变压器改造。其它任何装置、设施不在本验收评价范围之内。1.3 建设项目概况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红旗机械厂),代号四三零厂,始建于1958年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在航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已被确定为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及生产基地。该公司厂址位于西安市北郊约8公里处的徐家湾,厂区道路直通西安市区及周围城镇;厂区内的铁路专用线与西安市火车站衔接;厂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约30公里,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参见附图一)。该厂现拥有职工150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4000余人;各类机械、动力设备及理化、计量仪器约5700台套,其中金切、锻压、铸造
11、、焊接、动力等直接生产设备约3000余台套;全厂占地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厂区及生活区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约9.3亿元,净值约6.8亿元。为提高航空装备水平,国家于1995年决定研制发动机,并列为国家的重点工程。西航公司亦承担了部分研制任务,本次技术改造即是为研制任务所必需条件,增加了部分工艺设备、检测仪器,共计52台套,对动力设施进行了改造,并新建401号机匣车间及特种加工厂房和401a号水泵房,建筑面积共约6598平方米。该厂房主要工种为机械加工。该项目总投资约9400万。本次技术改造于1995年7月进行了初步设计,1996年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并实施改造,2001年8月建
12、成投入运行。现就该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西安中轻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院)于2003.4.2接受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项目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根据国家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西安中轻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院)在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到现场进行了逐项安全检查和危险、危害因素实测,进行了对比,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和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的基础资料和实测数据,认真研究了有关生产现状资料和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国营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号工程项目研制条件建设初步设计(1995年7月)后,按照国家原
13、劳动部部颁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LD/T 106-1998)的编写程序和编写深度,并遵照最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 37号的原则精神,指导进行本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1.4本次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本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项目的研制创造必要条件,为此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改造:新增部分研制必需的工艺设备及检测手段、改造部分现有设备;新建机匣及特种加工厂房;改造部分动力设施。分述如下:1.4.1新增部分研制必需的工艺设备及检测手段、改造部分现有设备本次技术改造共新增工艺设备、检测仪器52台套(含引进设备仪器20台套等),其
14、中: 金切设备 9台; 焊接设备 1台套; 炉类设备 10台套; 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15台套; 其他(含起重运输)设备: 17台套;改造原有设备,共有8台套,其中: 金切设备 5台; 炉类设备 3台套;1.4.2新建401号机匣与特种加工厂房本次技术改造新建401号机匣与特种加工厂房及401a号水泵房,实施后总建筑面积约11170平方米。本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将新建的401号机匣及特种加工厂房布置在厂区西南角,西大门入口处马路西侧。厂房北侧为新建的402号机械加工厂房、西侧为规划的403号表面处理厂房,东侧为红旗科技楼(参见附图二)。厂房周围的环行道路与厂区现有道路衔接良好,充分保证厂房内生
15、产的运输和消防要求。新建401号机匣与特种加工厂房一部分面积作为真空电子束焊、激光打孔、电火花加工等特种加工厂房;另一部分作为机匣车间数据加工、机加及装配面积。机匣制造车间承担发动机在内的各型发动机机匣壳体件加工及组装任务,车间机械加工工段安装和使用的主要设备是金属切削类机床,共计约123台,其中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可靠性好、加工精度高的数控机床约占60%;大部分机床属大型机床,部分设备为精度较高的数控机床。这些机床主要用于机匣壳体加工、轴加工、盘环加工及中小钢件加工。该厂房主体部分为1818 m柱网,东、西各五跨,长9090 m。贴主厂房东墙为辅楼,长90m,宽9.4(7+2.4)m,共三层
16、。主厂房东部四跨为机加工大厅,西部一跨为特种工艺作业区。机加大厅9072 m2,布置有机匣、轴、盘环件、中小钢件加工工段及预留发展面积;西跨9018 m2布置有电火花加工等作业区。机匣制造车间约有大中型夹具900套,为节省占地面积,改善车间文明生产条件,厂房设计集中的夹具存放库,夹具采用铲车搬运,层架存放。401号厂房内现每跨均设计有两台3吨电动单梁起重机,总计配备11台3 t吊车和5台1 t吊车,以适应大件加工吊装要求。另外,在厂房内配有起重、运输设备,各工段工件半成品输送均为机械运输。厂房内设计有单独的变电站,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压要求。1.4.3部分动力设施改造本次技术改造只解决锅炉房的锅炉
17、改造和总变电站的变压器改造。1、锅炉房主体扩建已在一期工程中完成,本次技改主要增加设备如:新增一台SHL35-1.57/250-P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及配套的鼓、引风机、除尘器、除渣机、环锤式破碎机和相应的电气控制仪表等;只包括锅炉房周围的部分管线,不包括厂区其它管线。2、总变电站的两台15000kVA变压器增容为两台20000kVA的SFZ-8-20000/110kV型有载调压变压器,其它辅助设备其它项目或自筹解决。1.5本次技术改造总投资估算本次技术改造的总投资9398.9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909.22万元;设备费6051.47万元;设备安装费221.24万元。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8、由于新建的401号厂房是以机加工为主的生产厂房,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以物理性伤害为主。动力改造也主要是锅炉爆炸危险因素和触电等危害因素。2.1新建401号厂房机匣加工车间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伤害因机匣车间加工机床属大型机床,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削、刺等伤害。机械加工的危险因素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机床本身存在高速运动的执行部件和运动的传递部件,高速运动导致惯性大、制动困难;第二是由于机械加工中同时存在着切削主运动和维持切削而进行的给进运动,使刀具与工件形成相对运动,作业中容易产生绞缠与碰撞;第三是机械加工中产生的磨料和崩碎
19、切屑,对操作者及周围人员构成伤害危险;第四是产生振动和噪声。而作业人员多为站立操作容易疲劳,健康受到影响。由于以上原因,机械加工作业容易发生的伤害有绞缠、工件飞出、切屑刺割、砂轮碎裂飞出、物体打击、眼内异物和电击伤害等。 起重伤害 因机匣车间加工部件大重型较多,来回输送均需用吊车和起重运输工具。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起重作业是由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吊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群体作业系统。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吊物重量和形状不同、工作环境复杂、多人协作、立体交叉作业等原因,使起重运输作业具有特殊的危险性。起重运输作业可
20、能造成的伤害有吊物坠落、吊物挤撞、绳索碾绞、断头崩击、高空坠落、工件碰砸等。造成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约占事故总数的60%;其次是缺少防护装置或设备、工具不全、吊物捆绑不当、作业现场狭窄杂乱以及组织管理混乱等。 高处坠落伤害高处作业中发生的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车辆伤害车间内毛坯、中间产品、夹具等大型物件均用铲车、轻型车运输和输送。机动车辆在作业行驶中容易引起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 灼烫伤害新增设备中有电炉、热处理炉等高温加热设备、还有激光打孔机床的激光源等;则会引起人的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物理灼伤等伤害。 噪声伤害401厂房所设置的多为金属切削机床和单
21、轨悬挂式起重机,没有高声源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加工零部件时刀具与工件的切削磨擦、电机运转、传动机构动作和刃具磨削过程产生的噪声,其频谱特性为高频。 粉尘伤害 在组织机匣、轴、盘环件、中小钢件的机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粉尘。产生粉尘的主要设备是抛光机、砂轮机和磨床,普通类型的磨床在加工工件时使用的是水剂切削冷却液,使得磨削的砂轮微粒和金属微粒在冷却液的粘附下极少飞扬,因此粉尘浓度极低;而砂轮机和抛光机,一般在操作过程中是干法磨削,磨削产生的微粒随砂轮的高速旋转抛甩出去飞扬在作业环境中形成粉尘。2.2新建401号厂房特种加工工段危害因素分析2.2.1电火花加工工段危害因素分析电火花加工是直接
22、利用电能的瞬间热效应来蚀除金属的,与金属切削加工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原理是利用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即电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中瞬时产生大量的热(500010000),使工件电极表面金属局部融化,甚至气化蒸发而蚀除掉,从而达到对材料的打孔或切割加工。 有毒有害气体当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之间距离接近到一定程度,其间的工作液绝缘介质(主要成分为煤油)被电离,电离导致工作液绝缘介质被击穿,从而形成火花放电通道,电极间隙电阻的陡降使得通道内电流密度骤增,可达105106A/cm2,放电通道又受磁场力和周围液体介质的压缩,通道断面很小而电流密度又极大,电子、离子高速流动时互相碰撞产生大量热,在热源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航空发动机 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 立项 安全 验收 评价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