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东联村新农村规划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东联村新农村规划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东联村新农村规划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东联村新农村规划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再是我国农村现实发展的简单延续,而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新农村。东联村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同时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东联村新农村建设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东联村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其上位规划,从规划原则、目标、范围与期限、村域规划、居民点整治、投资预算等方面对东联村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本次规划有利于为东联村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其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改善东联村卫生状况,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使其更快地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2、设;东联村;新农村规划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f Donglian villageAbstract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as not a simplistic continuation of realistic development, but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and ecology .In recent years,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quired in the sociali
3、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f Donglian villag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still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merits in i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nglian villa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has been studied. Combined with its upper Planning, Donglian village has bee
4、n planned systematicly from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bjectives, scope and duration, the village planning, residential renovation, investment budget .Thisplanningisfavortoconstructareasonablespace,distributepublicservicefacilitiesandinfrastructures,andso on. And its final goal is realizing target of
5、 thegoalof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Keywords: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Donglian villag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目 录第1章 前言11.1研究背景11.1.1我国新农村发展现状11.1.2 苏州市新农村发展现状11.1.3 吴江区村庄布局规划现状21.1.4 汾湖镇村布局规划现状21.1.5 东联村新农村规划和发展现状3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41.2.1研究目的41.2.2研究意义4第2章 规划总则52.1规划依据52.2规划原则52.3
6、规划范围和期限52.3.1规划范围52.3.2规划期限5第3章 东联村村域规划63.1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63.1.1区位分析63.1.2各类用地和自然村现状63.1.3公共设施规模分布63.1.4基础设施和管网现状63.1.5建筑现状分析63.2规划目标63.2.1人口规模63.2.2经济发展目标63.2.3社会发展目标63.2.4生态环境目标73.2.5村落建设目标73.3 村域产业布局和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安排73.3.1村域产业布局73.3.2耕地及自然资源保护73.4 村庄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73.4.1村庄人口73.4.2重点整治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与范围73.4.3非农建设用
7、地规模与范围83.5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83.6 基础设施规划83.6.1给水工程规划83.6.2排水工程规划83.6.3供电工程规划83.6.4通信工程规划93.6.5燃气工程规划93.6.6环卫设施规划93.7 村庄生态环境规划93.7.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93.7.2 生态环境建设措施10第4章 居民点整治(建设)规划114.1总则114.2村庄居民点现状114.2.1居民点基本情114.2.2居民点布局和建筑现状114.2.3居民点基础设施114.2.4建筑质量114.2.5环境质量114.3村庄居民点布局114.3.1规划建设用地范围114.3.2规划布局结构124.3.3公共空间规
8、划134.3.4分期建设134.3.5建筑群体组织134.3.7水域空间利用144.3.8生产铺房布局144.4公共服务设施144.4.1布局144.4.2具体设施及规模144.5住宅建设144.5.1建设原则144.5.2建设标准154.5.3居住组团154.5.4住宅选型164.6道路系统规划164.6.1规划原则164.6.2具体措施164.7基础设施布局174.8绿化景观规划174.8.1绿地系统规划174.8.2景观系统规划174.8.3河道整治规划18第5章 投资估算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5.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5.2投资估算19第6章 保障措施206.1组织管理措施206.2
9、技术保障206.3 资金保障措施21致 谢22参 考 文 献23附录A译文24京西山区村庄规划设计研究24附录B原文2923第1章 前言1.1研究背景1.1.1我国新农村发展现状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重点任务,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新农村建设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更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方面8。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体现在几个方面:(1)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收入不再是来自单一的农业生
10、产,养殖、种植经济作物、村办企业等增多了农民的从业途径,切实增加收入10。(2)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改善。政府加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断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10。(3)教育普及,农村人口素不断提升。高中毕业率逐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10。(4)法制不断健全,村民懂法守法。普法不断宣传,农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10。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但是与中央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如下:(1)村庄环境仍存在问题较多,脏乱差未完全改变。(2)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就业技能不足。(3)农产品开发仍属于初级阶段,不能延伸其产业链。(4)
1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贫富差距愈发明显。(5)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文娱设施严重不足。(6)农业生产难以形成机械化、规模化。1.1.2 苏州市新农村发展现状苏州市近几年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已经形成1个中心城市,4个县级市城区,55个小城镇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4。苏州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道路达到硬化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生态环境也得到足够重视,基本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村庄布局散乱,居民
12、点分散,配套服务设施和管理存在不足。(2)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划分不合理,配置存在浪费。(3)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潜力不足。不能为农民增收持续提供动力。1.1.3 吴江区村庄布局规划现状 吴江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效果显著,现代化农业建设有力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以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为主的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收入、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得到较高发展。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1)市域总人口及用地规模。根据吴江市总体规划到规划期末2020年吴江市城镇人口约为124.6万,村庄人口33.5万,城市化水平达到79%。规划市域建设用地241.92,控
13、制为总用地的20%左右;生态用地与农用地占市域总用地的50%,在确保基本农田不变的基础上,控制农业用地不少于市域总用地的40%5。 (2)村庄布局。规划期末,吴江市域的所有行政村将合并为187个。农村居民点将逐步撤并。通过对松陵、同里、汾湖等镇具体行政村,居民点的整治、撤并达到规划要求,控制各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在规划范围以内5。(3)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规划保留村庄与镇区之间、各村庄彼此之间的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给排水工程达到服务村庄居民要求,逐步禁止采集地下水,管网主干管互相连通,形成环状。电力、燃气工程达到苏州市电力、燃气规划要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使吴江区村镇逐步从填埋转为以焚烧为主
14、、以卫生填埋为辅、多种处理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处理工程。(4)公共服务设施。每个村庄根据具体规模配置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型公共设施。公共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1000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规划。1.1.4 汾湖镇村布局规划现状 汾湖镇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在生态农业、工业化、第三产业方面发展较好。村镇布局合理优化,通过对村镇的合并使基础设施得到更广覆盖,更优利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单一局面得到改善。具体如下: (1)人口及用地规模。规划总村庄人口为6.5万人,建设用地为21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306。(2)村庄布局。利用区位好、规模大、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现
15、有村庄进行聚集整合,不新建村庄。结构为“一主四次三十三村”,一主为汾湖镇区;四次:4个办事处(汾湖镇区,芦墟、金家坝等);三十三村为33个行政村7。(3)基础设施。规划三纵三横(沪苏浙,苏嘉杭等)的对外客运交通道路系统,内部道路以镇中为中心,形成半环放射状道路系统。给排水工程满足居民饮用、排放标准。电力、燃气、通信依据村镇、居民点规模布局,达到服务要求。环境卫生规划实行垃圾袋装化,确定垃圾收集处理点的位置、容量。(4)公共服务设施。教育方面规划保留原北库、金家坝等中学,小学和幼儿园配合居住组团布置。医疗方面规划改善原有医疗卫生设施,按规划后居民点新建医疗卫生站。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逐步达到苏州
16、市村庄规划要求。1.1.5 东联村新农村规划和发展现状东联村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绿化,达到自然村村村通路;兴建卫生服务站,让村民就近治疗;改进村庄卫生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存在不足和问题:(1)村庄建设用地较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村庄占地规模大,村庄建设用地人均达到189平方米,村庄向边缘蔓延较为严重。(2)工业用地分布零散,未能集中形成规模。汾湖镇的工业基础较好,但从东联村现状工厂的分布来看,一些工业企业分布在村庄之间,未进驻汾湖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内,废气废水难以集中处理,影响村庄环境。(3)东联村居民点分散,住宅建筑凌乱分布,居民点的无序导致管理服务存在明显不足。
17、(4)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供水和排水设施跟不上村庄发展的要求,造成镇域很多地段水体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居民点内部道路基本达到硬化,部分道路宽度不足要求。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2.1研究目的通过编制吴江汾湖高新区东联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构建东联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空间为目标,突出东联村村庄特色,全面治理农村脏乱差状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和谐村庄,使东联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优化。1.2.2研究意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就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次
18、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1)有利于东联村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东联村各个居民点合理布局,形成一个中心点规划形态,中心村作为规划重点,其余点作为保留点,保留点不允许兴建新宅基地。各村居民住房达到新建住房标准,在规划点安排宅基地。远期保留点逐渐取消,整个东联村形成一个大集居点形态。(2)合理配置东联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道路硬化转变为道路绿化。居民点合并使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覆盖不全的现状很大改善。改善以前单一公共服务设施的局面,中小学教育需求、农村卫生医疗需求、老年福利服务需求得到解决。(3)有利于促进东联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结构由单一、技术含量低模式转变为多元、技术含量高、产业
19、链完整模式。工业也逐渐转变为低能耗、轻污染技术程度高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四)有利于改善东联村卫生状况,提供优良居住环境。按居民点布局环卫设施将改善了东联村以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垃圾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提升村庄整体形象。第2章 规划总则2.1规划依据(1)吴江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汾湖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3)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版)(4)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80-200(5)吴江市汾湖经济区新农村规划设计(6)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高压网及中心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2009-2020年)(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
20、与标准等2.2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分析东联村现状,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体现乡村特点,反映区域特色。(2)、资源节约的原则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处理好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充分利用原有条件,不搞大拆大建。(3)、功能配套的原则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生产需求,配置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4)、尊重民意的原则尊重村民意愿,以改善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宗旨,实施整村整治的普惠制。(5)、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当前、适度超前,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推进;先行试点,逐步推开。2.3规划范围和期限
21、2.3.1规划范围本次村庄规划的规划范围即整个东联村的行政范围,村域总面积960公顷。2.3.2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第3章 东联村村域规划3.1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3.1.1区位分析东联村位于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的东北部,张园东路穿越境内,西邻三好村,南与元荡村、三合村接壤。东联村主要通过张园东路对外连接,基础设施由开发区接入。3.1.2各类用地和自然村现状东联村共有7个自然村,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总户数1377户,总人口3442。建设用地45.7公顷,人均用地133/人。总体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3.1.3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东联村现有村委会、小学等公共设施。3.1
22、.4基础设施和管网现状村内基础设施的电力、电讯、有线电视主要由芦墟街道接入,架杆进入村内。给水水源采用吴江区区域供水水源。东联村内尚无系统排水设施及管网,就近河流湖泊排放。3.1.5建筑现状分析村中住宅的主体建筑大多为80-90年代所建的两层砖混建筑,辅房多为一层。少量建筑质量较差,多为主体经翻建但未拆建的老宅。3.2规划目标3.2.1人口规模依据汾湖高新区镇村布局规划,东联村聚集点将合并周围7个自然村,东诸村、枫里桥、华字树、华树村、树港上、新村、许庄树,保留太阳湖花园小区和淀山湖红顶度假村,规划人口为2600人,人口城市化转化率为 24.5。3.2.2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建立优质主导产业并促进
23、农业现代,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规划期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00元。3.2.3社会发展目标东联村民主法制不断完善,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事业不断提高。规划期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高中毕业率、生态环境指标、卫生服务体系等都应达到江苏省村庄规划要求。3.2.4生态环境目标提高村庄绿化率,改善村庄卫生条件,改善东联村生态环境。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3.2.5村落建设目标近期目标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远期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村落建设,完善和升级配套服务设施,美化乡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东联村 新农村 规划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