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北京B地理试卷)(解析版).pdf





《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北京B地理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北京B地理试卷)(解析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北京B卷)第 I 卷一、选择题:本 部 分 共 1 5 题,每 题 3分,共 4 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O30351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西北2 .甲、乙、丙、丁四地点中()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距地心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K答 案 1.B 2.DK解 析.南 北 方 向 是 绝 对 的,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北面;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南
2、面;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根据两点之间大圆的劣弧来确定东西方向,即都是东经的,经度越大,越在东面;都是西经的,经度越大,越在西面;一个东经,一个西经,若经度之和小于1 8 0 ,东经在东;经度之和大于1 8 0 ,东经在西,故 B正确,A CD 错误。故选B。2.地方时与经度有关,越在西面地方时越晚,因此丙、丁地地方时最晚(1 2 0 W);纬度越高,所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因此丁地地转偏向力最大(5 0 N);距地心远近主要与该地海拔有关,因此无法判断;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因此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故 D正确,A B C错误。故选D。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
3、度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可能位于(A.长白山区C.太行山区B.天山山区D.横断山区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A.2月 1日、晴天B.7 月 1日、阴天C.3月 1日、多云D.1 2 月 1日、多云K答 案 3.B 4.CK解 析 1 1 3.各地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值在地方时1 2 时最强,该地在北京时间1 4 时时,太阳辐射最强,可判断与北京时间相比晚2个小时,故经度是9 0 E,可能位于天山山区。B正确,阴山山区、长白山区和横断山区的经度值都大于9 0。,A、C、D 错误。故选B。4.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当天的昼长约1 1.5 小时,
4、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3月 1日最接近,且该日的太阳辐射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数值,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故 A、B、D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图左为G区域位置(图中虚线范围)示意图。雹灾是该区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图右为1 9 5 1-2 0 0 5 年 G区域雹灾发生频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G区 域()A.为暖温带、半干旱区 B.地势西高东低C.草原、沙地面积广阔 D.河流多内流河6.有 关G区域雹灾说法正确的是()A.雹灾高发期在夏末秋初,冬季发生频率低B.春夏季节空气较容易发生剧烈的上升
5、活动C.减少雹灾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建设水利工程D.雹灾的发生频率与当月降水量没有相关性K答 案U 5.B 6.BR解 析1 5.G区域位于秦岭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湿润区,A项错误;由图根据河流流向可知,G区域地势西高东低,B项正确;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沙地面积较少,C项错误;该处河流是黄河支流,属于外流区,D项错误。所以选B。6.读右图可知,雹灾高发期在春末夏初,A项错误;春夏季节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发生剧烈的上升活动容易形成雹灾,B项正确;减少雹灾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监测预警预报等,建设水利工程会增加该区域水汽蒸发量,有利于形成雹灾,C项错误;由右图可知G区域雹灾多发生在
6、春夏秋季节,与当地降水集中季节基本一致,由此可知雹灾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D项错误。所以选B。图()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刻地面S 0 2浓度等值线图,图(b)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44832161 00图例SO?浓度。等值线3、(p g/).so深度极值位置+电厂位置(千米))16 32 48 64 80(千米)7考虑海陆风的影响,该时刻最可能为(AC0 1时B.0 4时0 8时D.1 5时8图示地区()A.污染物扩散方向与大气运动、地形有关B.酸雨是造成当地土壤呈酸性的主要原因C.夏季光热充足,用电紧张程度得到缓解D.电厂与污染物极值位置距离小于2 0千米K答 案H 7.
7、D 8.AK解 析1 1 7.由材料可知,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a图极值和电厂在同一个等值区里,说明是极大值,黑点相对于电厂的位置(电厂的西北方向)能判断出风向为东南风,也就是吹海风,这样根据热力环流的理论,吹海风,陆地应该是低压高温区,也就是最热的地方,当然也是最热的时候才出现的,所以很容易判断出是1 5时,因为它最接近1 4时全天最高温出现的时候,D正确,排除A B C。故选D。8.地形平坦开阔则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盛行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污染物扩散方向与大气运动、地形有关,A对。酸雨时含污染物质的降水,呈现酸性,与工业废气排放有关,B错;深圳夏季光热充足,气温高,城市人口众多,用
8、电紧张,C错:根据坐标图可知,电厂与极值位置距离大于2 0千米,D错。故选A。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多年冻土退化,热融湖群发育(如 图(a)所示)。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扩张迅速(如 图(b)所示),强烈影响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导致存储在地下冰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够碓镰缅A.人类采矿一破坏地表物质一形成裸露矿坑一雨水、地下水在矿坑汇集B.气候寒冷一冰川广布一冰川运动一侵蚀地表形成“U”形谷一冰川融化积水成湖C.气候变暖一冰川融化一河流径流量增大一侵蚀地表形成“V”形谷一水在
9、谷地汇集D.气候变暖一多年冻土温度升高一地下冰融化一地表塌陷形成洼地一水在洼地汇集1 0.青藏高原热融湖面积扩张,可 能 会()A.导致多年冻土层增厚C.威胁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B.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D.增加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R答 案 9.D 10.CK解 析1 9.据材料可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多年冻土退化,热融湖群发育,说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冻土层的地下冰融化,地下冰融化水向地面排水,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塌陷形成洼地,水在洼地汇集,形成热融湖,故选D。10.热融湖会导致多年冻土层融化,多年冻土层变薄。A错;随着冻土区道路、输油管线等线性工程的大量修建,热融湖
10、作为一种工程地质灾害,会显著影响工程基础的热稳定性,诱发冻土地带路基沉陷、变形等,威胁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C对;加剧冻土融化,释导致存储在地下冰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B错;热融湖形成,导致湖塘增多,水域面积扩大,温差变小,空气湿度提高,D错。故选C。11.促使N县油菜主要种植方式发生改变的主导区位是()A.市场需求下降 B.农业机械的普及C.生产技术进步 D.农村劳动力减少12.为进一步增强N县油菜籽油的市场竞争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B,提高产品质量C.油厂迁至省会城市 D.恢复育苗移栽R答 案U 11.D 12.BK解 析 1 1.种植方式
11、不影响市场需求,A错误;农业机械、生产技术进步会加强生产效率,一般会带来更高的产出,但此结果导致单产变低,题目中也未强调何种机械和技术,B、C不是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原有的育苗移栽种植方式环节多,需要的劳动力多,无法满足,D正确。故选D。1 2.降低销售价格会导致农民收入锐减,不可行,A错误;提高质量,会占领更多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B正确;油厂属于原料导向型企业,迁至省会城市造成成本上升,C错误;劳动力不足现状无法改变,恢复育苗移栽不现实,D错误。故选B。2020年9月,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一碳吸收量)展现出绿色推动全球可持续
12、发展的决心和责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置N、IM柜赞Z004K W后照黑漆12013.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B.碳达峰早晚和峰值高低与碳中和难度无关C.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越长,减排压力就越大D.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不需要碳中和的引领14.我国能源碳排放()A.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的变化趋势相同B.2010-2020年工业比交通排放的增长速度更快C.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最大D.三个行业中2050年比2010年全部减少15.我国实施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有()坚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降低生产成本重点行业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
13、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A.B.C.I).K答案13.A 14.A 15.DK解析13.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以及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而碳中和是对碳达峰的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A正确,BD错。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越短,则需要更短时间实现碳中和,减排压力就越大,C错.故 选A。14.读图,我国能源碳排放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A正确。2010-2020年,工业比交通排放的增长速度更慢(时间跨度相同,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更大,表明增速更快
14、),B错。工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最大,C错。交通在2050年 比2010年增加,D错。故选A。15.实施碳中和,要减少碳的排放,增加碳的吸收。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增加清洁能源比重,错。重点行业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碳的排放;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的吸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碳中和。正确,故选D。第n卷二、本 部 分 共5题,共5 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秘鲁东南部某河中游河段沉积物盛产沙金,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岩浆岩和变质岩。75.9 WI _图 例 yi河 潦,一45OOJ等粉线/m 品 药 点 河漫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第一次 模拟考试 地理 试卷 北京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