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治理方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 xx 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环境监测、环境统计治理工作,保障环境信息的准时性、完 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依据 xx 公司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治理方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其次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治理工作。控股公司、实际掌握企业通过法定程序执行本细则,参 股公司、境外公司参照执行。其次章机构和职责第三条 集团公司环境统计机构主要职责是:一跟踪争论国家环境统计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环境统计工作技术标准;为企业环境统计提 供技术指导和询问;二收集、汇总、核实环
2、境统计资料,完善并治理环 境统计数据库;三对环境统计资料进展质量掌握和监视,保障环境 统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准时性;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推测;四定期向集团公司环境保护治理部门报送环境统计1资料。第四条 集团公司环境监测总站主要职责是:一负责企业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二协作开展企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变化状况现场 监视监测;三开展环境监测技术争论、标准制订、技术沟通与 培训。第五条 集团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主要职责是:一负责集团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治理维护;二组织企业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比对监测;三协作开展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监视检查;四负责编制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分析报告。第六条
3、 集团公司环境应急监测中心主要职责是:一参与集团公司环境应急监测网络建设,负责运行及技术治理;二参与集团公司较大及以上环境大事调查监测,开 展环境应急监测;三指导区域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第七条 区域环境应急监测中心主要职责是:一参与区域内集团公司环境大事的应急监测;二协调区域内企业环境监测机构应急监测;三为其它区域环境应急监测联动供给技术支持。第八条 企业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职责是:一参与制定并执行企业年度环境监测方案;二负责企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变化状况的现场监测,参与环保竣工验收监测;三开展企业特征污染物监测技术争论;四对企业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进展技术指导、技术培 训、监视考核;
4、五参与企业环境大事调查监测,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六负责组织开展本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比对监 测工作。第三章 手工监测治理第九条 企业环境监测方案内容应包括企业根本状况、监测点位及示意图、监测指标、执行标准及其限值、监测频 次、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质量保证 和质量掌握等。当发生污染源、生产或处理工艺、执行排放标准、排放口位置、监测点位、指标、频次、方法任意一项内容变更时, 应同时变更监测方案。第十条 企业环境监测指标与频次应依据行业自行监 测技术指南中的要求执行;无相关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的企业,应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掌握标准、环
5、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治理规定及要求自行规定。第十一条采样与监测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所执行排 放掌握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或公布的监测方法;在国家、3行业标准方法筛选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浓度、干扰因素等;选用其他方法须做方法验证和比照试验, 证明主要特性参数的牢靠性。第十二条企业应依据规定设置满足开展监测所需要的监测设施;废水排放口,废气采样监测平台、监测断 面和监测孔的设置应符合监测标准要求;监测平台应便于开 展监测活动,应能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第十三条 企业应配备数量充分、技术水平满足工作要求的监测人员,标准人员录用、培训教育和力量确认考核等 活动,建立人员档
6、案,并对监测人员实施监视和治理,躲避 人员因素对监测数据正确性和牢靠性的影响。第十四条 企业应配备符合相关监测标准的监测仪器, 按国家相关规定对环境监测仪器进展定期检定或校准、自校 准、运行维护、定期检查。第十五条环境监测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具有标准物质证书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使用的化学药品应按性 质分类存放、科学保管。危急化学品应按国家法规标准和企 业相关制度进展严格治理。第十六条废弃药品和试验室废液应按国家与集团公司相关治理制度要求进展存放、处置,并严格登记。第十七条 企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掩盖方案制定、布点与采样、现场测试、样品流转、分析测试、数据审核与传 输、综合评价、报告编制与审
7、核签发等全过程的质量治理体 系。第十八条企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开展和参与质量掌握 考核、试验室间比对、力量验证和方法验证等质量治理活动, 并实行密码样、空白样、加标回收和平行样等方式进展内部质量掌握。第十九条 企业环境监测机构应设计记录表格,对监测过程的关键信息予以记录并归档留存。原始记录应包含并不 限于:采样记录、样品保存和交接记录、样品分析记录、质 量掌握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仪器校准记录、各类物资领用 记录及台账等。其次十条 环境监测报告实施三级审核,并加盖公章前方可报出。相关原始记录应与监测报告一并存档并长期保 存。承受电子报告的应确保系统中报告与纸质原始记录全都 并存档。第四章 污染源在线
8、监测治理其次十一条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运行、审查、监测、质量掌握、数据采集和联网传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符合集团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的接口要求。其次十二条企业所购置的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应具有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视检测中心出具的产品适用性检测合格报告和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并在有效期 内。其次十三条企业应在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及配套设5施安装调试正常运行后准时组织验收,验收相关文件存档备查。对于地方环境治理部门要求联网的重点污染源,企业还 应将验收相关文件上报地方环境治理部门备案。其次十四条 排污口的设置、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及关心设施相关参数、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采样位置
9、应与验收、 登记备案全都。其次十五条企业应常年备有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耗材、备用整机、关键部件。其次十六条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发生故障期间应马上修理或更换,确保 48 小时内恢复正常,同时开展手工监测;手工监测每天不少于 4 次,间隔不得超过 6 小时。企业在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 24 小时内在系统中进展数据补录。人工监测原始数据及报告应建档保存三年以上。其次十七条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需要临时停用的,企业应在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备的同时,在污染源在线监 测系统中申报备案。需要永久停用、撤除的,企业应在获得 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复同意文件后,在污染源在线监测 系统中申报备案。
10、其次十八条 企业应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健全监测点根底信息档案,进展动态治理。其次十九条 当在线监测数据超标、特别或缺失时,企业应在 24 小时内将核实的缘由、处理措施上传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备案。第三十条 企业应准时对各类现场核查、专项检查中提出的污染源在线监测问题进展整改,将整改材料上报集团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审核备案。第三十一条 对于在线监测技术成熟、稳定的监测指标应优先承受在线监测技术,并按相关规定做好质量治理工作。第五章 环境统计治理第三十二条 企业报送的环境统计月报实行两级审核制度,应当由填报人、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年报、半年及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制
11、度, 应当由编制人、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环境统计机构报送的各类报表由报表编制人、具体业务 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半年及年度统计分析报告由报告编制 人、业务单位负责人、业务主管院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 章后按时报送集团公司环境保护治理部门。第三十三条 环境统计月报和年报的统计报告期均为日历时间。企业环境统计月报报送时间为次月 5 个工作日内,环境统计年报上报时间为次年 1 月 31 日前;上半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报送时间为 7 月 15 日前;年度环境统计分析报告报送时间为次年 2 月 15 日前;国控重点企业污染源季度“数据直报”备案报送时间为次季度第 1 个月 25
12、日前完成。月报、年报及半年/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报送后,须同时将审核、 盖章后的环境统计资料以电子扫描件形式上传至 HSE 信息系统进展保存。7专业公司次月 7 个工作日前完成对所属企业环境统计月报的审核;次年 2 月 5 日前完成环境统计年报的审核;7 月20 日前完成半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的审核;次年 2 月 20 日前完成年度环境统计分析报告的审核。环境统计机构次月 18 日前报送上月环境统计月报,次年 2 月 28 日前报送上年环境统计年报;7 月 31 日前报送半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次年 3 月 10 日前报送年度环境统计分析报告。每季度其次个月 15 日前,报送国控重点企业污染源季度“数
13、据直报”备案的汇总统计数据。第三十四条企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污染源含作业柴油机等非道路移动源、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细化至污染源/排放口逐一进展 填报,并将列入集团公司重点监控范围的污染源进展单独填 报。各装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包括装置正常工况、开停车 与检修理等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对报告期内确认的 关停装置、增装置均按报告期内实际生产运行及排污状况 统计污染物排污量。第三十五条 污染物排放量可承受自动在线监测、监视性监测、手工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及其它核算方法等 进展核算统计。列入国家排污许可分类治理名录的污染源,其污染物核 算方法遵照所在行业排污许可
14、证申请与核发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核算方法。未列入国家排污许可分类治理名录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可依据上述核算方法综合比对核算获取。承受监测数据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时,应符合监测数据有效性认定的相关要求。监测数据法所得的污染物排放量数 据须与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等计算所得的排放量进展 相互比照验证,对存在差距的应当分析缘由,对无法解释的 按“取大数”的原则统计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第三十六条企业需依据国家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急废物的相关治理要求,分别做好固体废物产生、利用、 贮存、处理/处置等各环节统计台账记录等标准治理工作。第三十七条 企业环境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报告期内企业生产运行
15、状况、产品产量及能源消耗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变化状况及缘由分析、固体废物产生、 贮存、处理/处置等治理状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减排效果、环境保护税缴纳状况,年度减排打算与考核指标完成状况,各级环保部门检查、审核、行政惩罚等状况,以及提高污染掌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等。第三十八条 集团公司依据国家统计要求和标准,依据治理需要建立集团公司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掌握执行国家、地方环境统计技术规 范要求。企业遵从地方环境统计技术标准要求时,须在集团 公司环保治理部门进展备案。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台账。环境统计资料台账主要包括:企业根本状况台账、生产装置运9行台账、污染源和污染物统计核算台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减排措施台账、建设工程环境治理台账、环境隐患和 污染治理工程台账、排污许可证治理相关资料台账、清洁生 产审核台账、环境因素台账、环境污染事故大事台账、 环境保护治理人员、统计人员和监测人员台账、环境保护税 治理台账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台账等。第六章 附 则第四十条本细则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