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 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 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 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 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 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1 .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 善,决定了他们还
2、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 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 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 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 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 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 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2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 在学习。
3、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 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 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 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 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 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3 .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 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 意,大脑容
4、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 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 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4 .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 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 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 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 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 的责备甚至打骂
5、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 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 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5 .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 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 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 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 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 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
6、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 更有潜力。6 .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 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 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 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 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 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 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 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
7、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 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7 .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 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 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 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 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 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 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 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 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 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 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蕉” 了甚至“枯” 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 个晚班”。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 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关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