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教师用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2、。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
3、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
4、,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
5、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
6、观念的源头。解析:选A。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
7、民心联系起来。解析:选C。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
8、的地位。解析:选D。A项,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文中为“有着明显的一致性”。C项,将“已然”当做“未然”,原文是“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父祚,为郡小吏,有心计。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
9、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宋初,进位司空。乾德二年,为太子太保。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日,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溥性宽厚,美
10、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颇吝啬。溥在相位,祚以宿州防御使家居,每公卿至,必首谒。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祚曰:“此豚犬尔,勿烦诸君起。”溥讽祚求致政,祚意朝廷未之许也,既得请,祚大骂溥曰:“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举大梃将击之,亲戚劝谕乃止。 (选自宋史王溥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风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B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C时李守贞据河中赵
11、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D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并称“三师”,负责教习和辅佐太子。 B中谢,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C豚犬,用以谦称自己的儿子。还可以谦称为犬子、小儿等。 D致政,指古代官员上书请求做官,即步入仕途。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溥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周祖记下勾结逆贼的官员的名字,打算审问他们,王溥劝说周祖烧
12、了名单,安定人心。 B王溥深受君主信任。周祖病重时还要授予王溥官职,世宗因李崧与契丹勾结欲治其罪,王溥劝说后,赠给李崧官职。 C王溥为人孝顺。王溥为父守丧未满三年就被朝廷重新起用,他多次请求服完丧期,触怒了世宗,多亏范质解救了他。 D王溥仕途顺遂。王溥考中进士甲科进入仕途,一路升迁,宋以后,做了宰相,三次升迁一品官职,近世没有人能比得上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5分) 译文:_ (2)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5分) 译文:_ 4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作答此
13、类试题,要注意句子成分,如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状语的位置和省略的介词。所给语段中,“京兆”“凤翔”等词是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于”。据此可排除A、B两项;“得”是动词,是“得到,取得”的意思,作谓语,后应接宾语。据此可排除C项。5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文言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致政,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官员辞职归家。6B【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世宗只是问李崧勾结契丹之事是否属实,王溥说了自己的看法。7(1)李崧是重臣,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只是苏逢吉诬蔑他罢了。(关键词“设”“诬”“耳”各1分,反问句1分,句子
14、大意1分) (2)王祚置办酒席给他们敬酒,王溥穿着朝服在他们身边侍奉,客人坐立不安,就退下回避。(关键词“上寿”“朝服”“引避”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县人。他的父亲王祚,是郡中小吏,颇有心计。王溥后汉乾祐年间考取进士甲科,担任秘书郎。当时李守贞占据河中,赵思绾在京兆、王景崇在凤翔举兵反叛,周太祖率兵去征讨他们,征召王溥担任从事。河中平定后,查获反贼军营中的许多文书,大多是朝中的权臣和藩镇与他们勾结串通的内容。周太祖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将要查办他们,王溥进谏说:“鬼魅的形状,等到夜晚才出来,日月已经普照,灾害之气自会消除。希望把文书全部焚毁,以使动荡的人心安定。”
15、周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班师回朝,王溥升任太常丞。周太祖病情危急,召学士起草诏命,任命王溥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宣读完诏命,周太祖说:“我没有忧虑的事了。”当日驾崩。周世宗准备亲自征讨泽、潞二地,冯道极力谏阻,只有王溥赞成。周世宗胜利还师,加封王溥为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周世宗曾经从容地问王溥说:“后汉丞相李崧用蜡封书信送给契丹,有人还记得书信中的言词,果真有这件事吗?”王溥说:“李崧是重臣,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只是苏逢吉诬蔑他罢了。”周世宗才明白,下诏赠给李崧官职显德四年,遭父丧。守丧未满三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他四次上表,请求守丧满期。周世宗大怒,宰相范质上奏解救了他,王溥惧怕,
16、入朝谢罪。北宋初年,升为司空。乾德二年,任太子太保。乾德五年,遭母丧。守丧期满加封为太子太傅。开宝二年,升为太子太师。王溥入朝谢恩的时候,太祖对身边的人说:“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迁升一品,官福之盛,近世没有可与他相比的人。”太平兴国初年,封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八月,王溥去世,终年六十一岁。朝廷停朝两天,追赠王溥为侍中,谥号为文献。王溥性情宽厚,有美好的风度仪表,喜欢培养、提携年轻人,他所推荐的官职升到显赫高位的人很多。王溥很吝啬。他任宰相时,父亲王祚以宿州防御使的身份住在家里,每当公卿到王溥家,必定首先拜见王祚。王祚置办酒席给他们敬酒,王溥穿着朝服在他们身边侍奉,客人坐立不安,就退下回避。王
17、祚对客人说:“他不过是我儿子罢了,无须烦劳你们起身。”王溥劝告父亲王祚去请求辞官,王祚以为朝廷不会准许,他的请求被批准后,王祚大骂王溥说:“我身体还没有衰老,你想稳稳地占据自己的相位,却把我幽禁在家里。”举起大棒要打王溥,亲人们劝说后才住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注释】庆符:名张伯麟。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
18、时作者亦因上书力诋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也被贬到吉阳军。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8、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5分)答:_【答案】明月本无情,作者却说它故意对着自己变满,看似无理,实则非常巧妙。(2分)作者满怀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更深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3分)【解析】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
19、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9、简要分析这首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6分)答:_【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虽遭贬谪但心忧国事,壮志难酬又希图解脱的爱国诗人形象。(2分)诗人触犯秦桧被贬天南,年近半百,因报国无门而抑郁愤懑。因此招集友人赋诗狂饮,放声高歌,放浪形骸,表现了作者内心极深的忧愁。又借卢仝饮茶的典故,力求排解胸中的不平之事。(4分)【解析】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
20、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减的爱国诗人形象。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诗歌赏析】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
21、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 “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
22、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蜀道难中写
23、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守候风为裳经过数十天的不懈努力,系列电缆偷盗案确认与他有关。警察们得到线报,他的妻子即将临产,他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产房。李队长带着小吴、大刘提前守在产房门前,果然,失
24、踪了很多日子的他风尘仆仆地赶来。警察们都很兴奋,想扑上去抓住他,然后就可以像拉住萝卜缨牵出大萝卜一样把偷电缆线的团伙一网打尽。案子结束后,李队长要给老伴儿补过个结婚纪念日,结婚整整三十年了,老伴儿跟着他吃苦受累还担着心。每说起这些,铁汉似的李队长的眼圈儿都泛红。小吴要跟女朋友约个会,再不见个面,离散伙就不远了。这都是小吴处的第五个女朋友了,再不成,小吴就成剩男了;大刘要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孩子说都快小学毕业了,他们班主任都不知道老爸长得是方是圆,还以为他是单亲家庭呢!可是,在行动的前一刻,大家发现医生正面色严肃地跟他说些什么,他在单子上签字,接下来医生护士紧张地进了手术室。他颓然地蹲在地上,烟抽
25、了一根又一根。大家面面相觑。李队长悄悄走出去,给小吴、大刘发了条短信:我在产房门外等过孩子出生,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咱们再等等看了短信,大刘咧嘴笑了笑,他也有过这种经历。小吴噘了噘嘴,不抓,万一煮熟的鸭子飞了咋办?但命令就是命令,还是守着吧!三个人远远地看着他,个子不高,穿着也很平常,不过是个普通男人。如果不是犯了罪,这该是个既紧张又幸福的时刻吧!从医院里打听到他的爱人是高龄产妇,心脏也不太好,很危险。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他在产房门外走来走去,偶尔长长地叹口气,一刻也没有离开。同样守在医院里的还有躲在暗处的李队、小吴和大刘。他们饥肠辘辘,很多天夜里蹲守,人困马乏,如果能吃一顿热乎饭菜,再
26、美美的睡上一觉该有多好。但是,大家只能守候在产房门前。下午4点,产房里“哇”地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男人快步走到产房门口,搓着手,脸上却是笑意。小护士出来,高声说:“是个男孩。只是你爱人还处在危险期,你要好好照顾!”小吴的心“咯噔”了一下:是啊,整个生产过程,怎么不见他的任何亲属呢?如果抓了他,那产妇和孩子怎么办?没办法,谁也不能让一个刚刚临盆还没脱离危险的产妇亲眼目睹丈夫被抓的惨剧。如果那对母子出了意外,李队说,他们会自责一辈子的。那就再等等吧,反正都守了那么多天了,不在乎多这一两天。李队跟小吴、大刘碰了一下头,分配了一下任务:两个人盯着,一个人去吃饭、休息。三个人轮换着。这一守就是六天。每天
27、,他熬了鸡汤喂她喝,抱着孩子傻傻地笑,甚至整夜整夜守在妻子孩子的床前。他跟最合格的丈夫、最慈祥的父亲没两样。只是,他犯了法。那一天,小吴吓坏了。他去菜市场买菜,到了菜市场,他三转两转就不见了。小吴立刻慌了神,如果发现了警察正在跟踪他,他逃跑或者出了意外,案子又没了线索,怎么向上级交待呢?更重要的是,产妇和那个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谁来照顾呢?还有,产妇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吗?那一瞬间,李队甚至对这几天按兵不动有了怀疑。这么辛苦,真的会有好结果吗?他会知道他们的苦心吗?好在只是一场虚惊,他在一个角落里买鸡蛋。他闪身出现在李队和小吴的视线里时,两位警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六天后,他爱人的老妈赶了过
28、来。她也度过了危险期。是收网的时候了。他走出医院的大门,警察们出现在他面前,亮出了逮捕证。他很沉默,绝口不交待同伙的情况。李队长把这些天跟踪他的事儿讲给他听。他屈身跪在地上,泪如雨下。一个多月后,他爱人才得知真相。那六天,他守候的是病危的爱人和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李队和小吴、大刘守候的是法律之外的人间温情。这温情比惩罚更能直抵人心。(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的情节更多是以警察们的视角来展开的,这样写更有利于吸引读者,读者好像也在随着警察们的视线观察罪犯的一举一动。B、“他熬了鸡汤喂她喝,抱着孩子傻傻地笑,甚至整夜整夜守在妻子孩
29、子的床前”,这些细节显示了他对妻子、孩子的愧疚之情。C、小说叙述了一个守候的故事,他守候的是妻子和孩子,警察们守候的是法律之外的人间温情,通过“守候”,小说讴歌人性的光辉。D、文中警察们的举动说明:法理之外尚有人情。原则也应该为情感让步,只要我们付出真情,即使面对的是罪犯,也一定能感染对方。E、小说结尾处,当警察们亮出逮捕证时,他很沉默,绝不交代同伙的情况,这说明他很讲义气,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善良。(2)小说关于警察们的心理描写有好几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塑造了三个警察的形象,他们有哪些共同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结尾说“温情比惩罚更能直抵人心”
30、,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分析。(8分)答案:(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这些细节显示了他对妻子、孩子的愧疚之情,说法片面,这些细节更多的还是人性的一种表现;D项“原则也应该为情感让步,只要我们付出真情,即使面对的是罪犯,也一定能感染对方”,说法绝对,原则与情感的关系应该是视具体情况而定;E项 “这说明他很讲义气,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善良”于文无据)(2)可以更好地突出警察们克服个人困难、坚定守候的责任感;一次次心理描写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更好地突显了主题,这个社会不缺惩罚,缺的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碰撞。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警察们“守候”的力量,增强了小说的感染
31、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3)顾全大局,默默奉献。为了案件的最终告破,为了保全他的妻子,他们克服了很多个人的困难,默默地守候。充满温情,坚持原则。他们的守候保全了他的妻子,体现了人间温情,但他们最终也逮捕了他,维护了法律原则。考虑周密,布局精妙。他们精妙地部署,在适当的时机出手,使他最终落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示例:通过警察的“守候”,小说表现了“温情比惩罚更能直抵人心”的力量。面对警察亮出的逮捕证,“他”绝口不交代同伙的情况;而听完警察六天“守候”的故事后,他”却屈身跪在地上,泪如雨下。通过“他”对妻子和孩子的守候,小说演绎出警察们六天抓捕的“守候”故事。警察因他的守候而设
32、伏,又因他的真情守候而一次又一次地延期抓捕。通过“他”在医院守候妻子临产时的描写,勾起了警察们相似的经历,也触动了他们作为执法者的普通人的情怀。小说启示人们,如果社会更多一些人和人之间心灵的碰撞,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柴静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华罗庚是初中生,是
33、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
34、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
35、、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
36、,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
37、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 (摘编自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相关链接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
38、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B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C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
39、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D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1)CA(选C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D、E不得分。)【解析】B项,材料只说他父亲是旧式文人,看不出是“书香世家”; D项,“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曲解文
40、意; E项,引文三句重点强调“我”以前不知道他的遗憾,以及对先生不为人知原因的反思; (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答案:李政道、华罗庚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而他们的恩师叶企孙先生却不为人知,设置悬念,由此引出下文,启人思考;(2分)突出体现了作为教育家的叶企孙先生的眼光及他对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2分)李政道、华罗庚深情的话语也表达了学生对先生的敬仰和感激。(2分)(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有哪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6分)答案:献身科学,积极探索,研究成
41、果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虚怀若谷,无私奉献,聘请了一批优秀 学者到清华物理系任教,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善于培养人才,执教严格却也关爱学生,鼓励帮助,为李政道、华罗庚等人成才铺路;热爱祖国,在国难期间,用实际行动和侵略者进行战斗。(每答对一点得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答案:在先生看来,科学不兴,国家不强,民族难立。这是先生对遍地烽火、积贫积弱的民族苦难现实的认识和觉悟,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也是先生对中国
42、科学界同仁的激励与鞭策,希望同仁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努力钻研,为中国人的科学能力正名,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在完成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应继承先生的遗志,科学强国,实干兴邦。(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B一个人要勇敢改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面对自己的过失,
43、不但不加以改正,甚至闻过则喜,就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能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C现在一些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多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不惜工本,然而那些华而不实的简历即使投到用人单位也不过是泥牛入海,起不到实际的求职作用。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答案C 【解析】C项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没有希望。符合语境。A项“却之不恭”是接受别人馈赠或邀请时说的客套话,不合语境;B项“闻过则喜”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不合语境;D项“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目前”重复。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44、是( )(3分)A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发展。B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C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答案 A 【解析】B项成份残缺,“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后加“的平台”。C项语序不当,“为用户”移到“提供”的前面。D
45、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从下面各项中选出一项填入空白处使其衔接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千岛湖的龙山岛上有一座“海公祠”,它古朴典雅、肃穆端庄,是为了纪念一代清官海瑞而建造。 。祠中的匾额、楹联,大多出自名家手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海公祠从创建至今,三次迁移三次重建,足以表明淳安子民对海瑞这位父母官的深情缅怀。A作为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的海公祠,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都集于它一身B海公祠也是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都集于它一身C作为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的海公祠,集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于一身D海公祠也是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集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于一身答案D 【解析】此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海公祠”,所以A、C中用偏正结构表述,强调了定语,不合适,排除这两项。B后句主语是“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陈述主语不一致,衔接不自然。D项保持陈述主体一致,衔接自然紧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