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pdf





《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pdf(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 物,且 是 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选用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作为实验材料。先用一对相对性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杂交一自交一测交)(实验一假设一验证一结论)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
2、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相同性状的亲代相交后,子代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性状,如:D dX D d,子代出了 D _ 及 d d 的两种性状。红花相交后代有红花和白花两种性状。)显性性状:在 D D X dd杂交试验中,F 1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隐性性状:在 DDXdd杂交试验中,F 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藏起来)。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2)纯合子:遗 传 因 子
3、(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D D 或 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能稳定遗传(能做种子)杂合子:遗 传 因 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o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Xdd DdXdd DDXDd)o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XDD DdXDd)测交:Fl(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Xdd),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 甲(早)X 乙(。)为正交,则 甲(6)X 乙(孕)为反交;如 甲(占)X乙(早)为正交,则 甲(早)X乙(占)为反交
4、。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非等位基因: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没性状的基因。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 因 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的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5)完全显性:基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使显性遗传性状完全显现出来。即DD和D d为相同性状(如D D和Dd均为红花)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即DD和D d为不同的性状(如DD为红花而D d为粉花dd为白花)4.常见遗传学符号符号PF1F2XO早6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
5、方法f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I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 交*(植物所采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方便的方法最好之处是可以保持特测生物的纯度)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测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豌豆、水稻、普通小麦等自花传粉的植物,则最好采用自交方法6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杂合子自交,性
6、状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2)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性状一般相同,但不一定相同。性状=基因+环境7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 相 融 合(独立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雪原:.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7、中。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方法:假说一演绎法推导过程:杂 交 自 交验证过程:测交8与基因有关的几个科学家遗 传 因 子(基因)的发现:孟 德 尔(1 9世纪中期)被 称 为“遗传学之父”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约 翰 逊(1909年)提 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的是:摩尔根9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代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1)F 1形成两种基因型配子的数目相等,且他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2)F1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3)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合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1 0.应用(1)杂交育种中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
8、离;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杂合子刁/21 1 纯合子=1-1/2“(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2)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发病率高),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婚姻(增加隐性致病的几率)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发病率低,)11,有关植物胚发育的知识点(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受精卵一胚胚珠 受精极核一 胚乳卜种子子房I 珠被一 种皮 探实子房壁-果 皮1)胚来源于受精卵,包含双亲的遗传物质2)胚乳来源于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即包含双亲遗传物质(母亲两个配子,父亲一个配子)3)种皮与果皮都由母方部分结构发育而来,遗传物质与母亲
9、相同。4)果皮,种皮,胚都为2 N,但来源不同,基因型也不同。1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基因型比例为1:2: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 D dX bZ 3D_:I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 D d X/IDd:l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DDXDD 或 DDXDd 或 DDXdd二.典型计算题1 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方法:隐性纯合突破法注意:杂 合 子(Aa)自交,求自交后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
10、率1)如果说明了表现型,则Aa的概率为2/32)如果没有说明,A a的概率为1/2过程:男为A/T.1 lcl-)C1 1 腺 喋 吟(A)胸 腺 喀 咤(T)鸟1 票 吟(G)胞 喀 咤(C)2、DNA分子有何特点?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多样性构 成 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虽只有4 种,配对方式仅2 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 N A 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
11、定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长链盘旋而成。(2)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稳定不变)(3)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4.相关计算(1)A=T C=G(只符合D N A 分子双链,如果是单链则不符合。)(2)(A+C)/(T+G)=1 或 A+G/T+C=l(3)如 果(A1+C1)/(T1+G1)=b那 么(A2+C2)/(T2+G2)=l/b(4)(A+T)/(C+G)=(A1+T1)/(C1+G1)=(
12、A2+T2)/(C2+G2)例:已知D N A 分子中,G 和 C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6%,又知在该D N A 分子的H 链中,A 和 C 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与H 链互补的链中,A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A 28%22%B.22%28%C.23%27%D.26%、24%4.判断核酸种类(1)如有U 无 T,则此核酸为RNA;(2)如有T 且 A=T C=G,则为双链DNA;(3)如有T 且 A W T CW G,则为单链DNA;(4)U 和 T 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第 3 节 DNA的复制一、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解旋酶:解开DNA双链聚合酶:以母链为模板
13、,游离的四种脱氧核昔酸为原料,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连接酶:把DN A子链片段连接起来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4、复制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与酸链(2)原料:4 种脱氧核昔酸(3)能量:A T P(4)解旋酶、DNA聚合酶等5、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7、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为什么D N A复制可以很准确?1)D N 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难道会一点错误都不会出现
14、吗?会,如果在复制时出错就是“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分裂的间期”三、与D N 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2.第n代 的DNA分子中,含 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1/(2段)3.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嘴咤脱氧核甘酸数为:a(2n-l)(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喀咤脱氧核昔酸数为:a-21(aqnU)例题:(1)、一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双链D N 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总数()A.l/n B.l/2n C.2/n
15、D.l/2(2)、具 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 N A分子片段,含 有40个胸腺喀咤,若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数是()A.6 0 个 B.12 0 个 C.2 4 0 个 D.3 6 0 个第 4 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 N A 片段一、.基因的相关关系1、与 D N A 的关系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 N A 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 N A 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每个D N A 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2、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3、与脱氧核昔酸的关系脱氧核昔酸(A、T、C、G)是
16、构成基因的单位。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4、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基因说明:1)在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2)从结构上看,基因是D N A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的片段,与D N A 一样,是由核甘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顺序。二、D N 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 N 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 N A分子的特异性。基因特点:特 异 性(特定的排列顺序),多 样 性(碱基排列
17、顺序千变万化)基因特异性的应用:刑侦,亲子鉴定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DNA与RNA的异同点核 可项目、D N AR N A结构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基本单位脱氧核甘酸(4 种)核糖核甘酸(4 种)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A、G、C、TA、G、C、U产生途径D N A 复制、逆转录转录、R N A 复制存在部位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功能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m R N A:转录遗传信息,翻 祜模板t
18、 R N A:运输特定氨基酸r R N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2、R N A 的类型(均于D N A 转录而来)信使R N A (m R N A):携带遗传信息转运R N A (t R N A):具有特异性,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被称为翻译官核糖体R N A (r R N A):在核仁中形成,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3、转录转录的概念:R N A 是在细胞核中,以D N A 的一条链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甘酸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转录的基本单位:基因转录与复制
19、的异同(下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均在细胞质中完成)阶、项 目 复制转录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进行场所主要细胞核(线,叶)主要细胞核(线,叶)模板以 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4 种脱氧核昔酸4 种核糖核甘酸条件需要特定的酶和ATP需要特定的酶和ATP过程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 G、T A、G 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板,按照 A U、G C、T A、CG基互补配对原则,形 成 mRNA,mRN细胞核进
20、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产物两个双链的DNA分子一条单链的mRNA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子代DNA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边解旋边转录;D N A双链分子全保留录(转录后DNA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经二、遗传信息的翻译链)遗 传 信息 的 传递方向遗 传 信 息 从 亲 代 DNA传给子代DNA分子遗 传 信 息 由 DNA传至(J R N A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基 因 中 脱 氧 核 甘 酸 的 排歹 U J 顺 序(位 于 DNA上)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t R N A 中与 mRNA密补配对的三个桐作用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 接 决 定
21、 蛋 白 质 中 的 氨 基酸序列识别密码子,转运名种类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 定 了 遗 传 信 息 的 多 样性特 点:多样性 平,特 异 性64 种:4 36 1 种:能翻译出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6 1 种或 t R N A 也为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序列mRNA中核糖核甘酸的序列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联系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注意:1)氨基酸与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或多个密室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同样对于Trna(反密码子)2)一 个DNA可以转录出多个RNA注意:密码子在生物界是通用的,说
22、明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彼此之间存在亲缘关系,遗传信息决定着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仅是间接作用,而密码子则是直接控制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2、翻译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 以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模板:mRNA翻译的原料:20种氨基酸翻译的产物:多 肽 链(蛋白质)翻译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在翻译的过程中,核糖体是可以沿着mRNA移动的。而且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可以由多个核糖体同理翻译。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三、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 N A、R N A、氨基酸的计算阶 项目转录
23、翻译定义在细胞核中,以D N 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 R N A 的过程以信 使 R N A 为模板,合成具有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 N A 的一条链信使R N A信息传递的方向D N A-m R N Am R N A f 蛋白质原料含 A、U、C、G的4 种核甘酸合成蛋白质的2 0 种氨基酸产物信使R N A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E实质是遗传信息的转录是遗传信息的表达1、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m R N A,则转录产生的m R N A 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T (或 C+G)与m
24、R N A 分子中U+A (或C+G)相等。2.翻译过程中,m R N A 中每3 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 R N A 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 D N A 碱基数目的1/6 。1)ZA(基 因 )信 使RZA 蛋 白 质 i C A:-精 氨 酸 ci i碱 基 数 目 碱 基 数 目 弑 基 酸 数 目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 心 法 则 发 现 人:克里克D D N A-D N A:D N A的自我复制;(真核生物,肝炎病毒(单链D N A)噬菌体)D N A R N A:转录;(真核细胞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3)R N A一蛋
25、白质:翻译;(核糖体)R N A-R N A:R N A的自我复制;(病毒才完成)(5)R N A-D N A:逆转录(病毒才完成)。中心法则的意义: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概括,对遗传物质基本功能的概括,对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关系以及传递途径概括。D N A-D N A R N A ;WD N A-R N A细胞生物病毒R N A-蛋白质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间接控制)酶 或 激 素+细胞,谢基山结构蛋百f 细胞结构贫血症)R N A f D N A(实例:白化病,圆与皱粒)性状(实例:囊性纤维病,镰刀形(直接控制)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与进化 2023 年高 生物 必修 遗传 进化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