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考物理联考试卷(一)及答案解析.pdf
《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考物理联考试卷(一)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考物理联考试卷(一)及答案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考物理联考试卷(一)1.如图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图为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示意图,图为氯222衰变规律图,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图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示意图。关于这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可看出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B.图:120个放射性原子核氮2 2 2,经过3.8天后将剩余60个C.图:用光子能量为2.55eU的光直接照射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图:图中氧的原子核(肥0)比锂的原子核(i)更稳定2.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电梯如图甲所示,是人们长期的梦想。材料的力学强度是材料众多性能中被人
2、们极为看重的一种性能,目前已发现的高强度材料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密度是其上这使得人们有望在赤道上建造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图乙中r 为O航天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a-r 图像中的图线4 表示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 的关系,图线B表示航天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 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在不同高度的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图中 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B.航天员在r=R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从地面到2ro的过程中,随着r增大,航天员受到电梯舱的弹力减小D.宇航员感受到的“重力”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3.如图所示,8。是竖直平面
3、内圆的一条竖直直径,4c是该圆的另一条直径,乙 AOB=e,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平行于圆,带等量负电荷的相同小球从。点以相同的动能沿不同方向射出。小球能够到达圆周上任意一点。小球在经过这些点时,过4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小。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断定电场方向由C指向4B.小球经过圆周上的不同点时,过8点的小球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最小C.若小球带电量和质量分别为q和小,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巴*D.小球经过圆周时,机械能最小的小球应经过圆弧CNO上的某一点4.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目前已有多所冰雪特色学校,蹬冰踏雪深受学生喜爱。如图所示,现有两名滑雪运动员
4、(均视为质点)从跳台a处先后沿水平方向向左飞出,其速度大小之比为女:v2=2:1,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名运动员从飞出至落到斜坡(可视为斜面)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飞行时间之比为口:七=1:2B.他们飞行的水平位移之比为与:X2=2:1C.他们速度变化之比为/%:4V2=2:1D.他们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Si:S2=2:15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 =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b轻放到木板上,此时a的速度为孙,同时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5、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a、b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一 a 防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如:电=2:5,定值电阻=2 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1 0。,阻值恒定的小灯泡L的规格为“6 V,6勿”,电流表是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u =1 0,N s i n l 0 7 r t(y)的交流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2 0次B.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6.5 0C.滑片自上而下滑动时,电流表示数一直增大D.滑动变阻器阻值为6 0时,变压器输出功率最大7.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6、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离子源、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磁分析器、收集器。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MN所在圆的半径为R,通道内有均匀辐射的电场,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分析器中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分析器的左边界与静电分析器的右边界平行。由离子源发出一个质量为皿、电荷量为q的离子(初速度为零,重力不计),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沿中心线MN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后由P点进入磁分析器中,最终经过Q点进入收集器(进入收集器时速度方向与02P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带负电B.加速电场中的加速电压U=7?C.磁分析器中轨迹圆心。2到Q点的距离d=L
7、 回B-J mD.能进入收集器的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比荷8.某人最多能提起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现在他在机场 上 C要把质量为M的行李箱通过倾角为a的斜坡4B拉上水平平台 X -B C,己知行李箱与4BC路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tan。,重力 A加速度为g,(a+/?)9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水平面BC上匀速拉物体,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伊寸拉力最小B.若在斜坡AB上匀速拉物体,拉力与斜坡的夹角为(a+0)时拉力最小C.若水平面上匀速拉物体,拉力F由水平变到竖直方向过程中,F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斜坡AB上,此人最多能匀速拉动质量为荒潦祈的物体9.某 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和
8、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上有一宽度为I的挡光片。(1)他首先测量滑块的加速度。该同学设计的思路是将滑块从距离光电门不同位置处由静止释放,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该距离x,用光电门测出对应挡光片的挡光时间3测出多组x、t的数据。该同学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妥-X 的图像,如果作出的图像为直线,图线的斜率为鼠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实验中一共挂了三个钩码,如果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滑块的质量为6 m,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 0.如图甲为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他们选用内阻Rg=100、满偏电流/g=10机4 的电流表、标识不
9、清的电源,以及由定值电阻、导线、滑动变阻器等组装好的多用电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排刻度均匀,上排刻度线对应数值还没有及时标该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利用组装好的多用电表设计了如下从“校 至卜 测”的实验:(1)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对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2)将多用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电表刻度盘中央C处,此时电阻箱如图丙所示,则C处刻度线的标注值应为,多用电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E=V.(3)用待测电阻&代替电阻箱接入两表笔之间,表盘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计算可知待测电阻约为=一 0。(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小组成员拿
10、来一块电压表,将两表笔分别触碰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其 中 表笔(填“红”或“黑”)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该电压表示数为1.45乙 可以推知该电压表的内阻为 1 1 .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类似的模型,由三段玻璃细管平滑连接而成:中间为光滑圆形轨道,左侧段4 C 是光滑圆弧轨道,右侧C D 段为粗糙直轨道。可视为质点的钢球自4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轨道运动后经过圆轨道最高点B,继续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C 后,沿C D 段轨道恰能运动到D点。已知圆形轨道半径为R,C D 段倾角为仇钢球质量为r n,在经过圆轨道最高点B 时对上管壁的压力大小为3 m g,钢球在C C 段运动时受
11、到的摩擦阻力为其重力的k 倍。求:(1)钢球释放点4 距离点C 的高度差从(2)求C D 段长度L的表达式。甲 乙1 2 .如图所示,两条间距d =0.5 m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接一电容C =1.2 尸 的电容器,右端接一阻值为R =2.5。的定值电阻,图中的各虚线均与导轨垂直。导轨的C。和C 。段光滑,其余部分粗糙,O C,。9为绝缘棒,连接导轨的左、右两部分。左侧4 40,。区域和右侧C C 7/D 区域有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 =1 7。质量为Hi】=0.3 k g的金属棒甲垂直放在导轨4A的位置,质量为巾2 =0.1 k g的金属棒乙垂直放在导轨B B
12、 位置。某时刻给金属棒甲施加与导轨平行的恒力尸,当金属棒甲运动到。位置时撤去拉力F,金属棒甲继续向右运动与静止在处的金属棒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最终金属棒甲恰好停在C C,(绝缘部分)。已知两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44与。,的距离为k =2.5 m,。与 的 距 离 为 G 与C O 的距离为人=0.5 m,C C 与。的距离为=,9小,两金属棒运动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两金属棒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金属棒甲与乙碰后,甲的速度大小;(2)恒力产的大小;(3)金属棒乙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以及乙穿过磁场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13、结果可带根号)A110B c D甲TX X X X XX*X X X XX X X X X X乙X X X:X X X;r1:x x x;LX X X1,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B.C。A.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质不一样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D.功可以完全转化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即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E.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14.如图甲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管长为3管里(一 段 长
14、 的 水 银 柱 封 住 一 段 长 的 气 柱,温度为,大气压强为Po。若 水 银 柱产生的压强为P。_ _现通过升高气体温度,使水银柱上端恰好到达管口,则气体温度应升为多少?U L_甲 乙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在管口加一个厚度、重力均不计的活塞,给活塞加一个向下的力,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当 水 银 柱 下 降 时,活塞下降的距离为多少?15.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n/sC.经过0.1s,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D.经过0.3 5 s,质点
15、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E.若Q点此时刻纵坐标为-0.1m,再经过2 s,Q点达到最大速度1 6.某玻璃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4 8 为与界面C。平行的直径,圆弧的半径为R,圆心为0,CD与。点的距离为d=0 R,一束由单色光组成的光线沿纸面从B点射入棱镜,光线与4B 的夹角。=60。,设光线射入棱镜后经过一次反射从圆心。射出(若光能发生折射,则不考虑其反射)。已知在真空中光速为C。求:(1)棱镜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2)光线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答案和解析I.【答案】。【解析】解:4 由图,温度升高,各种波长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即频率较高方向移动,故 A错误;8.图,衰变
16、规律是大量氢222原子核的统计规律,不能判断120个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情况,故 8错误;C.由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用光子能量为2.55eU的光直接照射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可以吸收光子跃迁到n=4的能级,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可以释放出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 C 错误;。.比结合能越高原子核越稳定,由图,氧原子核(前0)比锂原子核(i)更稳定,故 O 正确。故选:Do温度升高,各种波长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即频率较高方向移动;衰变规律是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可以释放出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比结合能越高原子核越稳定。本题考查学生对黑体辐射规律、半衰期
17、规律、原子跃迁规律、比结合能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答案】A【解析】解:4、由图可知,在力位置时,由万有引力完全提供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与同步卫星运动情况一致,所以r0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故 A 正确;8、第一宇宙速度是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但是在r=R处,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与航天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万有引力并不是完全提供向心力,所以航天员在r 处的线速度不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故 B 错误:CD、航天员受到电梯舱的弹力等于航天员的“重力”,由万有引力与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r r 0 时,弹力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竿+尸弹=爪32,随着r 增大,
18、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弹力增大,故 C。错误。故选:4。根据图像可知,在=为位置时,由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可知与同步卫星运动情况相同,处于同一轨道;当航天员对水平地板的压力为零时,此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方程可求出此时轨迹半径。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图像以及受力分析,判断航天员受到的弹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与重力、向心力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图像分析三者关系。要正确分析航天员的受力情况,确定向心力的来源。3.【答案】BC【解析】解:4、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4点动能最小,可知。4方向发射的小球克服合力做功最多,即合力方向沿0 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带负电
19、,说明电场方向由。指向A D弧(劣弧),不包括4、C两点,故A错误;8.根据能量守恒知小球重力势能、电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B点重力势能最大,则过B点的小球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最小,故8正确;C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知当电场力与。4垂直时,电场力和电场强度最小,则sin。=焉得后=厘,故C正确;。.机械能最小时,电势能最大,负电小球在电势低的位置电势能大,则机械能最小的小球应经过圆弧4。(劣弧)上的某一点,故。错误。故选:B C。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电场力方向根据几何关系知电场强度的最小值;最后根据功能关系列式分析。本题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关键找出合力
20、方向,然后根据功能关系列式判断,难题。4.【答案】C【解析】解:4运动员从跳台a处水平飞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火,飞行时间为t,斜坡的倾角为运动员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落到斜坡上时则有t a n =丫 =皿,解得1 =生 嘿,可得他们飞行时x vot 9间之 比 为J =%:“2 =2:1,故A错误;B、运动员飞行的水平位移为X =vot=母 詈,则他们飞行的水平位移之比为与:打=说.诏=4:1,故 B错误;C、运 动 员 的 速 度 变 化 为=gt,因为他们飞行时间之比为匕:t 2 =2:1,则他们速度变化之比为4%:/方=G:2 =2:1,故 C正确;。、将运动员的运动沿斜坡方向
21、和垂直斜坡方向分解,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为s =嗯鬻,则他们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S i:S 2 =说:域=4:1,故。错误。故选:C o运动员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落到斜坡上时竖直分位移y 与水平分位移x 满足ta n。=9,。为斜坡的倾角,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几何关系进行求解。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把握运动员两个分位移的关系,知道运动员落到斜坡上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的比值等于斜坡倾角的正切值。5.【答案】C【解析】解:小物块由静止开始,长木板有初速度且受到恒力作用,所以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 ab化简解得:ab=ng对长木板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河南省 高考 物理 联考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