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浙江省选考高中生物卷03(全解全析).pdf





《2021年6月浙江省选考高中生物卷03(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6月浙江省选考高中生物卷03(全解全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6月浙江省选考生物仿真模拟卷03满 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证号用黑色字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清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仗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问题
2、的叙述,正确的是()A.蝙蝠是许多病毒的宿主,应大量捕杀环境中的各类野生蝙蝠B.海洋生物的能源除了太阳能外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吸收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热量引起D.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答案】B【解析】A 项大量捕杀环境中的各类野生蝙蝠,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因此A 错误;B 项深海的海洋生物能量可来自地热能及硫化氢的氧化,B 项正确;C 项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导致地球的俘获热增加,热逸散减少,C 项错误;D 项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2.下列关于人体内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不宜摄入过
3、多B.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是C、H、0、IC.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与血浆Ca2+浓度正相关D.维持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无机盐分别是K+和 Na+【答案】A【解析】A.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A 正确;B、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1,B 错误;C、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与血浆Ca2+浓度呈负相关,C 错误;D、K+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动物物细胞内液渗透压,N at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 错误。故选:Ao3.遗传咨询是一项社会性的医学遗传学服务工作,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是()A.病情诊断T染色体/生化测定T系谱分析一遗传方式分析/发
4、病率测算一提出防治措施B.病情诊断一系谱分析T染色体/生化测定一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一提出防治措施C.染色体/生化测定T病情诊断一系谱分析一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一提出防治措施D.染色体/生化测定一系谱分析T病情诊断一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T提出防治措施【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为:病情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生化测定、遗传方式分析和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故选:B.4.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图中为不同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Q上 庄 日 肠 上 皮 细卜上 平 滑 肌 细 胞bA HA凋亡*为汕Z
5、 LW神经细胞 15)A.a代表有丝分裂,与相比,的分化能力减弱B.b代表细胞分化,中的mRNA种类部分相同C.中的蛋白质种类与完全不同,与则有部分相同D.进入c 过程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大部分的酶活性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 中 a 表示细胞分裂,该过程会增加细胞的数目,但不会增加细胞的种类;b 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会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会改变细胞的数H;c 表示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详解】A、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所 以 与 0 相比,的分化能力减弱,A 正确;.B、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
6、,含有相同的核基因,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它们所含的RNA种类部分相同,B正确;.c.中的蛋白质种类与。都有部分相同,如细胞呼吸酶、A T P 合成酶,c错误;D.c 表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酶活性降低,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正确。.故选C.5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产感病植株和低产抗病植株杂交,子一代自交出现高产抗病品种是自由组合的结果B.诱导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条形的棒眼属于运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都是可育纯合子D.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二倍体幼苗细胞中可能有八个染色体组【答
7、案】D【解析】A、高产感病植株和低产抗病植株杂交,子一代自交出现高产抗病品种是有性生殖的结果,A 正确;B、果 蝇 X 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导致其复眼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条形的“棒眼”,说明增加了某个相同的片段,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s,如果是四倍体,假设其基因型为A A a a B B B b,那么它就可能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 a B b 的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就得到A A a a B B b b,是杂合子,c 错误;D、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二倍体幼苗细胞中可能有八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6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
8、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蒸发时要吸收能量破坏氢键B.蔗糖分子的C、H、0原子个数是葡萄糖的2倍C.磷脂和油脂都是两性分子D.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答案】A【解析】A、氢键使水分蒸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因为水分蒸发时要破坏氢键,A正确;B.蔗糖的分子式是C 1 2 H 2 2 O U,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 H l2。6,说明蔗糖分子的C、H、0原子个数不是葡萄糖的2倍,B错误;C.磷脂是两性分子,即能亲水又能疏水,油脂只能疏水,C错误;D、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错误。故选:A.7.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
9、处在不同浓度的N a C 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 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 N 03溶液中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细腮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171.)N.C1溶液浓度(ramohL)甲 乙A.由图甲可见250 mmolL-lN 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图乙中lOmin内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C.图乙中a 点原生质体体积最小,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图甲中浓度为150mmolL-lNaCl无渗透现象,图乙中b 点有渗透现象【答案】D【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在 250mmolL-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
10、始体积(vo)之比小 于 I,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了,红细胞皱缩而影响了 i 细谢,A 错 i;B.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故图乙中lOmin内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恢复原来的浓度,B 错误;C、图乙中a 点原生质体体积最小,细胞液浓度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大,C 错误;D、图甲中,当 Nac溶液浓度等于150mmolL-1,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o)之 比 是 1,该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的渗透压相等,此时NacI无渗透现象;乙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一直具有生物活性。从曲线图可见,图乙中
11、b 点有渗透现象,D 正确。故选:D8.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加工的方法是竣基端被切掉一段六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 5 个肽键B.胰蛋白酶具有专一性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不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则含有十分发达的内质网D.正常情况下,胰腺组织的胰液中只含有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不含胰蛋白酶【答案】A【解析】A、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 6 个肽键,A 错误;B、胰蛋白酶具有专一性,B 正确;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不发达,胰腺外分泌细胞能产生分泌蛋白,内质网非常发达,C 正确;D、正常情况下,胰腺组织的胰液中只含有无活性
12、的胰蛋白酶原,不含胰蛋白酶,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D 正确;故选:A.9.如图为某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其 G 1期和G 2期极短,与一般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显著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 1期细胞中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B.S 期结束时细胞核中DNA和染色体的含量都增加一倍C.G 2期细胞的核中DNA的部分区段处于解旋状态D.早期胚胎细胞通过S 期和M 期的变长实现细胞的快速增殖【答案】C【解析】A.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S 期的DNA合成做准备,而 DNA复制发生在8 期,A 错误;B.S期进行DNA复制,S
13、期结束时细胞核中DNA含量都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 错误;C.G2期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中会发生解旋,因此此时DNA的部分区段可能处于解旋状态,C 正确;D、早期胚胎细胞通过s 期和M 期缩短导致细胞周期变短,进而有利于细胞的快速增殖,D 错误。故选:C10.科学家通过4 组实验研究脱落酸(ABA)和细胞激动素(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对浮萍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施加相应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脱落酸(ABA)的浓度能更有效抑制浮萍生长B.O.lppm的细胞激动素(BA)能促进浮萍的生长Clppm脱 落 酸
14、(ABA)不会引起浮萍组织或细胞受损D.浮萍的自然生长受脱落酸(ABA)和细胞激动素(BA)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答案】C【解析】A、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脱 落 酸(ABA)能抑制浮萍生长,但不能证明提高脱落酸的浓度能抑制浮萍的长,A 错误;B、只有O.lppm的细胞激动素(BA)与 Ippm脱 落 酸(ABA)共同使用与单独使用Ippm脱落酸(ABA)处理的实验不能得出O.lppm的细胞激动素(BA)能促进浮萍的生长的结论,因为缺乏单独使用B A 的对照,B 错误;C、实验结果显示在IppmABA条件下,浮萍长得慢,据此可推测Ippm脱 落 酸(ABA)不会引起浮萍组织或细胞受损,C 正确;D
15、、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但实验只有ABA和 B A,无法证明和其他激素的关系,因此不能得出浮萍的自然生长受脱落酸(ABA)和细胞激动素(BA)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的结论,D 错误。故选:C,11.若该图表示人体局部细胞及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若人体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B.油脂、磷脂、胆固醇三种脂质不会都出现在和中C.若图中为肝脏细胞,则饥饿状态下处的血糖浓度可能高于处D.若图中为胰腺细胞,则其分泌的胰蛋白酶不可能出现在或中【答案】B【解析】A、若人体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水泡中的液体
16、主要是2 组织液,A 正确;B.D为血浆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包含油脂),6 为红细胞,具有细胞膜,而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 错误;C、人在饥饿状态时,肝脏细胞会分解肝糖原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故当血流方向是-时,0 处的血糖浓度可能高于处,C 正确;D、若图中为胰腺细胞,则其分泌的胰蛋白酶(大分子物质)将由导管输送到十二指肠处,不可能出现在血浆或淋巴中,D 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倍镜下镜检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细胞B.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可发生染色体畸
17、变和基因突变等变异C.滴管吸取摇匀后的酵母菌培养液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区镜检计数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方格内计数次序为左上一右上一右下一左下【答案】A【解析】A、应在高倍镜下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镜检计数,A 错误;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可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变异,B 正确;C、滴管吸取摇匀后,使酵母菌分均匀,再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区镜检计数,C 正确;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方格内计数次序为左上一右上一右下一左下,D 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会因厌氧呼吸而产生C02
18、B.伤口较浅时,破伤风芽抱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C.制作馒头时面团因酵母进行需氧呼吸产生气体而发起D.农田定期排水可避免农作物根系厌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答案】D【解析】A、人体肌细胞R 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A 错误;B、伤口较深时,破伤风芽胞杆菌等厌氧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B 错误;C、制作馒头时面团因酵母进行厌氧呼吸产生气体(二氧化碳)而发起,C 错误;D、农田定期排水可避免农作物根系厌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D 正确。故选:D14.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病原体可携带多种抗原分子并引发机体产生多种抗体B.效应T 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
19、生的C.健康人的T 细胞直接移植给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成熟的辅助性T 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答案】A【解析】A、同一病原体可携带多种抗原分子进而引发机体产生多种抗体,A 正确;B、效应T 细胞是 T 细胞或记忆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 错误;C.不能把健康人的T 细胞直接移植给患者,需要考免疫排斥反应,C 错误;D、成熟的辅助性T 细胞可被经过巨噬细胞处理的抗原致敏而活化,D 错误。故选:A.15.下列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胡萝卜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因为胡萝卜 中的色素会干扰实验B.亚硝酸盐对550nm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率,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其含量
20、1C.泡菜在打成匀浆前需用蒸储水冲洗数遍以减少杂质D.用蒸镯水洗涤匀浆机,然后过滤洗涤产生的废液,最后需将所有的滤液合并【答案】D【解析】A、胡萝卜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因为N1禁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故胡萝卜中的色素不会干扰实验,A 错误;B、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氧化反应后,与 N1禁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在550nm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率,而亚硝盐,B 错误;C、泡菜在打成匀浆前不需用蒸储水冲洗,如果用蒸储水冲洗,会影响实验结果,C 错误;D、用蒸储水洗涤匀浆机,然后过滤洗涤产生的废液,最后需将所有的滤液合并,D 正确。16.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
21、陆地自然生态系统I 和 H,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I 和II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各升界级生物数M相对侦ilsi 第 一 界 级囱第二行养级目第三汴养级 笫四背养级L类MA.自然生态系统I 和 II之间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大小关系是I 小于II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c.I 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n 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D.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不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1 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I I 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1 营养级少、
22、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1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统1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 1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但消费者所含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所含有的能量;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多、传递效率越高。【详解】A、根据图无法判断!和 1 1 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因此无法判断 1 和 1 1 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大小关系,A错误;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1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1 1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c 错误;D、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
23、,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B o【点睛】本题结合柱形,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 7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一定都含有重组质粒B.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到数量较多的有利变异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杂种细胞需进行筛选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一次抗体检验即可大量获得阳性细胞克隆【
24、答案】C【解析】A、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重组质粒,也可能含有普通质粒,A错误;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创数量较少的有利变异,B错误;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杂种细胞需进行筛选,C正确;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一次抗体检验后只能获得少量阳性细胞克隆,D错误。故选:c.1 8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仅 3 5 s 标记组就能证明蛋白质未进入细菌B.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能诱导R型菌产生定向突变C.
25、若让3 5 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3 2 P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有放射性,蛋白质有放射性D.从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中可知:RNA病毒的RNA可以单独感染宿主细胞【答案】A【解析】A.35S标记组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说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而 32P标记组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说明DNA进入了大肠杆菌,可见仅35g标记组就能证明蛋白质未进入细菌,A 正确:B、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的DNA能进入R 型细菌并与R 型细菌的DNA发生基因重组,使 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B 错误;c.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而合成子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浙江省 高中生物 03 全解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