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其二)——苏轼.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其二)——苏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其二)——苏轼.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宋苏轼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注释】菩萨蛮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七月。东坡继配王闰之来黄已近两个月。是 年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相会。东坡登上临近临皋亭的朝天门城楼,即景生情, 作此词,以示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愿望。【注释】仙驭:仙人车驾。更阑:更尽。星河:银河。银河转谓夜深。疏雨零:微雨。民俗以为织女与牵牛相会必有微雨,以为相会之证。草草:指相会短暂。【赏析】这首词主要写“更阑月堕星河转”的天上七夕,感叹人世,“终不羡人间, 人间日似年。”东坡用一个顶针手法,透过一层,道出了 “天难老”的妙
2、谛和东坡内心难言 的余悸:牛郎织女虽一年只有一次的相会时间,但终究比人间美好,人间不值得 羡慕,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度过一天好像熬过一年那样长久,艰难。最后两句, 文采似乎不浓,却道出了人生的深奥哲理,令人回味。苏轼赋予传统爱情题材以新思想,词作中反映出词人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胸怀宽广,豁达大度。这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仅风格豪放或旷 达的作品“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就是风格婉 丽的爱情词也于婉约之中见旷达色彩,反映出词人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古典诗歌里经常出现。苏轼以前的诗人们多用同情笔 调表现牛郎织女心心相印、长年相望的不幸遭遇,立意一
3、般都在相思愁苦、佳会 苦短方面。苏轼袭用传统题材,赋予新思想,从而刷新了意境。他的菩萨蛮七夕, 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番情景:斗转星移,云开日坠,即将分离的恋人难分 难舍,眼泪化作漫天的“疏雨”。离别虽然是十分痛苦的,但他们始终不羡慕人 间的夫妇。仙人的相逢虽然是短暂时的,但他们的青春与生命和上天一样是永恒 的,因而他们的爱情也是永恒的;人间的夫妻虽然能朝夕相守,但他们的爱情和 生命都是春花朝露,转瞬即逝。这首词先是缠绵执着,最后突然放开,转为开朗乐观,发出“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老”的感慨,表达了词人赞颂牛郎织女永恒爱情的人生态度和对他们的 羡慕之情。读完这首词,我们会发现作者不是单纯地歌颂牛郎织女的永恒爱情, 他在开朗乐观的同时,也发出了深深叹息,全词字里行间寄托着词人命途多舛的 悲愤,“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这不正是词人对北宋社会政治腐败、才华得 不到发挥的无比愤慨吗?正因为人生多艰,“人间日似年”,所以牛郎织女才“终 不羡人间”,作者才羡慕牛郎织女,才深深叹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菩萨 七夕 朝天 门上 其二 苏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