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docx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作文押题1、(天一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 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 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 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 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 国精神。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 “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 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2、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解题:此题沿袭2017年全国高考1卷的命题思路,在中国青年向外国青 年介绍中国的基础上继续收紧限制,让考生以复兴中学代表的身份在中 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这是带 有特定情境和特定任务的材料作文。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国精 神,传承中国精神。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的核心概念,考生要 注意材料厘定的“中国精神”的内涵。材料首先论述“中国精神”是一种坚 腔热血铸就了西迁精神。材料列举了一些彪炳“
3、西迁”史册的名字一一“中 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西迁前捐出在上海房产的陈学俊教授。第一部分,考生们需要了解“西迁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内核一一“舍小 家为大家”“心有大我这对我们把握好这道作文的主旋律有很大帮 助。第二部分,为话题的时政背景叙述。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调 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参观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 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两则材料,穿越时空,指向了这篇作文的思想主题新时代青年 人如何从“西迁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发扬好“西迁精神第三部分,是任务背景叙述。学校组织观看“交大西迁”纪实片, 要求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年青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这一部分提醒 考生这篇
4、作文的任务形式是一篇观后感,话题是“年青人如何扣好第一 粒扣子守,代代相传,并内化于心,潜意识下人人都在恪守;然后援引鲁迅的 话佐证,再列举从古到今具有“中国精神”的具体人物,最后总结其身上 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考生结合材料延伸写作,即可完成写作任务。参考立意:烛照未来。民族之魂。为国为民。浩气永存。1 .中国精神,2 .中国精神,3 .国之脊梁,4 .中国精神,5 .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范文示例】中国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相识,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但“人类 命运共同体俨然让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解彼此。今天我很荣幸代表我 的学校一一复兴中学,向各位介绍中
5、国精神,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何为中国精神?我想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 范,就像大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准则一样,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 而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灿若星辰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形成自 己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中国人将其根植内心,自觉传承,它早已内化为 一种集体潜意识,流淌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指引人们前行。在不同的时代,中国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民族危难之时,广大中华儿女都能够毁家纾难、赤胆忠心地为国 奉献,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用 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精神”,不图回报,只因生在华夏,人人如此。这 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自觉。新中国成立
6、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排 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 劳的铁人王进喜,曾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 言壮语,这疾呼掷地有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创造出的条 件就是井喷之时,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可能各 位同学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甚至不能理解。但在我们的国家,这样的 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用自己 的顽强意志,胸怀大局,书写着中国精神。而在新时代,中国精神则是亿万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征程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追逐梦想。尤其在这不平凡的 2020,在疫情防控时
7、期,像钟南山、李兰娟一样的民族英雄以及无数的 普通人更是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汇聚起众志成 城、齐心战“疫”的磅礴伟力,让“中国精神”生动丰富,熠熠生辉。各位同学,“中国精神”远不止这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 精神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有一点是相通的:无 数种精神的背后尽显的是中国人的顽强意志、不屈人格、浩然正气,是 中国人始终心系天下,爱国爱民,心怀“小我”,更有“大我”!愿你读懂 中国精神,更加了解中国。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
8、 赋。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 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 的良苦用心,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 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样对数学采取功 利主义的态度。材料二: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洁,因为琐事,投毒 杀害室友。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 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诚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 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
9、写一篇文章,体现 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作文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审准这道题,关键是找到两则材料的共 同信息。第一则材料有个关键词“人文学科”,第二则材料则出现了 “人文类 的书”,由此可知,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人文(人文精神)”,总结 起来一句话:人文精神影响着人的健康成长。两则材料一正一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是正面教材,良好的 人文精神的教益,助力他的科学研究;复旦投毒案案犯林森浩是反面教 材,他走上杀人自毁的犯罪道路,令人叹惋,而原因之一就是缺失人文 精神。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对
10、杨振宁和林森浩的影响很大,但不宜将 杨振宁的成功都归功于人文精神的丰盈,也不好将林森浩的陨落都归咎 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原材料只是说“人文学科对他(杨振宁)整个思路 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 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因此,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立意】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人文精神的浸润熏陶。人文精神为成功幸福的人生保驾护航。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素养。【佳作】浸润人文,匡正人心湖南师大附中2002班邓钱凯博尔赫斯说: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杨振宁和林森浩,两个骄子,来自不同时代,他们的青春时光,就出现了明显分叉。究其原因,当然难以一言蔽之,但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作文 押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