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重点.pdf
《皮肤性病学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重点.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角质形成细胞间、表皮真皮间连接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 【桥粒】 :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构成:1)桥粒芯蛋白(跨膜蛋白) :桥粒芯糖蛋白(Dsg) 桥粒芯胶蛋白(Dsc) 2)桥粒斑蛋白(胞内): 桥粒斑蛋白(DP) 桥粒斑珠蛋白(PG) 功能:抗牵张,细胞间连接。 临床意义:若破坏,棘松解(acantholysis)-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1) 寻常型天疱疮: 桥粒芯糖蛋白 3(Dsg3) 2)落叶型天疱疮:桥粒芯糖蛋白 1(Dsg1) 3)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4)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半桥粒】基底层细胞与基底膜带
2、之间主要连接结构,细胞真皮侧胞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形成,使表皮和真皮连接为一体。 【基底膜带(BMZ) 】 :表皮与真皮之间连接结构。 BMZ 电镜结构分 4 层: 胞膜层:铆钉样连接作用与透明层粘附 透明层:板层素-连接和固定 致密层:型胶原-支持作用 致密下层: VII 型胶原-连接作用,维持表皮与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 功能:连接表皮真皮的重要结构;渗透和屏障作用。 临床意义:结构异常,真皮表皮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皮肤的功能 屏障功能: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治营养物质的丢失 吸收功能:皮肤吸收作用是外用药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感觉功能
3、 分泌与排泄功能 体温调节功能 代谢功能 免疫功能 皮肤吸收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厚薄:主要取决于角质层的厚度 完整性:角质层破坏皮肤的吸收能力增强,如炎症、糜烂或溃疡时,角质层变薄或消失,吸收作用增强,注意避免药物过量吸收 通透性: 角质层水合程度:角质层含水量 皮肤水合程度高,吸收作用强;外用药可通过改变皮肤的含水量增加皮肤的吸收作用,以提高疗效,如外用软膏、硬膏、塑料薄膜封包等治疗等,但应警惕药物大量吸收后的副作用 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脂溶性与水溶性:水溶性物质不易吸收,脂溶性物质易吸收 浓度:物质的浓度与皮肤吸收率一般成正比 药物剂型: 外界因素:
4、环境温度、湿度等: 温度:环境温度增高皮肤吸收增强 湿度:外界湿度升高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但湿度过大时,内外水分浓度差减少,影响了水分的透皮吸收。 【临床意义】 : 正作用根据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可修饰皮肤,以增加皮肤的吸收 负作用皮肤吸收增加(如皮肤损伤、糜烂或溃疡或大面积、长时间湿敷或封包用药) ,可引起患者中毒或死亡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适应症 皮 肤 性 病 学 高度诊断价值:皮肤肿瘤、癌前病变、病毒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以及能找到病原体的皮肤病、变性疾病 有诊断价值:大疱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 有参考诊断价值皮肤病:某些红斑性皮肤病 真菌检查方法 直接涂
5、片检查:菌丝和孢子,不能确定菌种 墨汁涂片:隐球菌等有荚膜的真菌检查 组织切片:PAS 染色 真菌培养检查:真菌检出率高,可确定菌种 patch test ,适应症 斑贴试验(patch test):确定接触过敏性疾病(皮炎湿疹)外源性致敏物的常用检查方法或诊断手段。 适应证: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部湿疹、 化妆品皮炎 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适应症 【H1 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适应症】 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 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扁平苔藓、瘙痒症等 【H2 受体拮抗剂适应症】 皮肤科主要用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的辅助治疗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
6、用;抑制免疫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抗增生作用 【糖皮质激素适应症】 最佳适应症:重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过敏性休克、急性血管性水肿、血清病、SLE、皮肌炎、坏死性血管炎、 天疱疮、类天疱疮、结节性多动脉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weet 病 次要适应症:红皮病、疱疹样脓疱病、关节型银屑病、系统性硬皮病水肿期、Behcet 病、结节病等 应急适应症:急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麻风反应、结节性红斑、接触性皮炎等 如何选择外用药(药物种类选择、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等) 【选择外用药种类】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自觉症状选择药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菌药,变
7、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选择外用药剂型】 (1)急性皮炎: A. 红斑、丘疹无渗液者,用粉剂、洗剂; B. 炎症重,糜烂、渗液较多时用溶液湿敷; C. 有糜烂、渗出不多者用糊剂。 (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用糊剂或油剂;无糜烂者,用乳剂或糊剂。 (3)慢性皮炎: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凝胶或气雾剂等。 (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用乳剂、酊剂或洗剂。 【注意事项】 (1)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 (2)详细说明用法 (3)用药应个体化年龄、部位 (4)注意药物的刺激性性质由缓到强 (5)注意药物的浓度
8、由低到高 (6)注意耐药现象 病毒性皮肤病有哪些临床类型?各举出 2 个病为例并说明其病原菌 1、新生物型 多由 HPV 引起,如各种疣;痘病毒引起,如传染性软疣 2、疱疹型 多数由疱疹病毒引起,如单纯疱疹;少数由小 RNA 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3、红斑发疹型 多由 RNA 病毒引起,如麻疹、风疹 单纯疱疹有哪几种原发型感染类型? 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儿童,口腔、咽部、牙龈、硬腭等部位发生水疱、溃疡,疼痛、伴发热、局部淋巴结肿痛。 自然病程 12 周。 新生儿单纯疱疹:70%由 HSV-2 引起,多经产道感染,出生后 57 天发病,皮肤(尤其头面部) 、粘膜出现水疱、 糜烂,
9、伴发热、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病情凶险,愈后差。 疱疹性湿疹:又名 Kaposi 水痘样疹,常发生于患湿疹的婴幼儿由 HSV-1 引起,表现为原皮损处红肿,散在簇集性水疱、脓疱,并融合成片。水疱中央有脐窝 接种性疱疹:局限于接种部位的簇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者水疱较深,疼痛重,称为疱疹性瘭疽 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麽? 【典型表现】 发疹前有轻度全身不适和局部皮肤敏感性增强、疼痛 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和丘疱疹,重者发生血疱,周围红晕,数簇水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躯干中线。局部淋巴结常肿痛 皮损多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腰骶神经 神经疼是主要自觉症状,老年患者疼痛明显 【特
10、殊临床表现】 眼带状疱疹:可引起病毒性角膜炎 耳带状疱疹:可发生 Ramsayhunt 综合症(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可伴发脑炎 不典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坏疽型、泛发型、播散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疹消退后神经痛持续存在 脓疱疮的病原菌和有临床类型有那些? 金葡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 【类型】 1、寻常型脓疱疮 病原菌:链球菌和(或)葡萄球菌 2、大疱性脓疱疮 病原菌:主要为噬菌体 II 组 71 型金葡菌 3、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病原菌: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 II 组 71 型金葡菌产生表皮剥脱毒素 4、深脓疱疮,
11、又称臁疮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常继发于昆虫叮咬 脓疱疮的治疗措施有那些? 局部治疗 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抽取疱液 抗菌溶液湿敷 抗生素软膏 SSSS 的治疗 加强护理、干燥暴露疗法 全身治疗 选择敏感抗生素 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纠正水电介质紊乱 加强支持疗法 麻风的病原菌及传播途径是什麽?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飞沫是重要的传播方式 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经皮肤伤口感染 偶有间接感染(通过接触患者的用品) 误输麻风患者的血液、昆虫叮咬等罕见 麻风病如何分类?分类依据是什麽? 免疫光谱五级分类法 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和体内菌量的不同,临床上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极
12、型 结核样型(tuberculoid leprosy,TT) 瘤型(lepromatous leprosy,LL) 中间界限类(mid-borderline leprosy,BB) , 界限类偏结核样型(boederline-tuberculoid leprosy,BT) 界限类偏瘤型(borderline-lapromayous leprosy,BL) 未定类(indeterminate leprosy,I)为早期损害 麻风病的诊断依据有那些? 具备下述四项中的两项方可确诊 皮肤损害伴有明确的感觉障碍 周围浅神经粗大伴有相应的功能障碍 皮肤涂片查麻风杆菌阳性 组织病理学有麻风特异病变和(或)
13、抗酸染色阳性 什么是癣?头癣的分型和治疗原则。治疗脓癣的注意事项? 亲角质蛋白, 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 毛发、 甲板, 引起的感染统称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 dermatophytosis) ,简称癣(tinea tinea)。 【分型】 黄癣:许兰毛癣菌(黄癣菌) 白癣: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 黑点癣: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 脓癣: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感染性变态反应 【头癣的治疗】五字真言 白癣、黑点癣、黄癣: 口服灰黄霉素 0.60.8/d, 儿童 1020mg/(kgd), 共 24 周; 或伊曲康唑 0.2/d, 儿童 35mg/(kgd), 共 48 周;或特比
14、萘芬成人 250mg/d,儿童 1/41/2 量,共 48 周。 剪除病发 qw。 硫磺皂或酮康唑洗剂洗头 qd。 头皮外搽抗真菌制剂。 患者巾帽枕梳等用具煮沸消毒。 脓癣:治疗同上。 切忌切开;并加服抗组胺药;炎症明显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继发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 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 mycosis)及常见疾病的定义、英文名称、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手足癣 tineamannus,tineapedis】掌跖及其边缘无毛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 治疗: 种类繁多:克霉唑、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利拉萘酯、复方苯甲酸搽剂,等等。 各型手足癣用药剂型应有
15、区别:水疱鳞屑型应选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溶液;浸渍糜烂型应先收敛干燥,回避剥脱性强的制剂;角化过度型应用剥脱性制剂,有皲裂时则用温和制剂。 维持用药:一般应用药 2 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继用 12 周。 泛发或迁延者应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疗程 24 周。继发感染加抗生素,引发癣菌疹加抗过敏药物。 【甲真菌病 onychomycosis】甲板或甲下组织的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 色无光泽,灰白或污褐色混浊。 形变形、增厚、甲板翘起 质变软、松脆,角蛋白碎屑堆积于甲下,甲板与甲床分离。 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甲沟炎可疼痛。 病程缓慢,不医治,终身难愈。 甲真菌病的治疗: 除甲:适
16、用于甲板过厚、甲下癣菌瘤。40%脲素霜化学除甲;手术拔甲。 外用药: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型5%阿莫罗芬甲搽剂;8%环吡酮甲搽剂;30冰醋酸;35碘酊。 口服药 特比萘芬 250mg/d6 周(指甲) 、12 周(趾甲) 伊曲康唑 200mg,bid,服 1 周停 3 周为 1 疗程,连续 3 疗程(指甲) 、34 疗程(趾甲) 。 【体癣 tineacorporis】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治疗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各类抗真菌药物均可应用,剂型包括水剂、霜剂、凝胶和软膏。对泛发性皮损可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注意患处应透气、干燥(局部可擦粉剂)。 彻底治疗
17、一般需 2 周以上,不要因瘙痒减轻,皮疹好转而停药。尤其不要使用激素类软膏,除非炎症明显时暂时合用。 甲真菌病和甲癣的概念区别 甲真菌病:甲板或甲下组织的真菌感染。 致病菌主要是皮肤癣菌(甲癣) ,其次为酵母菌和其他霉菌。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分类和临床特点 【皮肤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间擦疹:皮肤皱褶部位及指趾间多见。肥胖多汗水中作业及糖尿病者高发。皮损多形性潮红、浸渍、糜烂。自觉瘙痒或疼痛。 2.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念珠菌病:甲沟炎表现甲沟红肿、触痛。可有渗液但很少化脓。可表现慢性过程;可波及甲板引起甲念珠菌病,临床可见受累甲板增厚、变色、表面不平滑。 3.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CMCC):
18、少见,常伴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异常;幼年发病、慢性经过、易于复发;临床可见广泛性皮肤、甲、粘膜的感染。常累及身体远端;一般不侵犯实质脏器;皮肤损害表现为增生性改变:肉芽增生性斑块、疣状结节、蛎壳样结痂。 4. 念珠菌性肉芽肿:又称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少见;多累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或儿童,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者;好发于头面、甲沟等部位;皮疹为丘疹、水疱、脓疱和斑块,表面覆厚的黄褐色粘着性痂屑,少数皮损呈增生性改变。 【黏膜念珠菌病】 1.腔念珠菌病:以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鹅口疮)最常见;多发于婴幼儿、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损害可累及颊、齿龈、鄂部粘膜以及舌、口角、唇部;表现粘膜表面凝乳状伪膜、舌炎或黑毛
19、舌、口角糜烂、唇炎等。 2.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育龄期妇女多发;表为外阴及阴道黏膜红肿,白带增多,呈豆渣样、凝乳状或水样外观,带有腥臭味。多自觉剧痒;年发作四次以上称复发性外阴阴道炎(RVVC) 。 3.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包皮过长或包茎者易患病;可通过性接触感染;表现为包皮内侧及龟头潮红或分布针帽大小红色丘疹。 疥疮(scabie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皮损:丘疹、丘疱疹、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发生于男性外生殖器) 。 皮损好发部位:皮肤薄嫩处(指缝处、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 ,较少累及头面部。 自觉症状:
20、剧痒,夜间重。 特殊类型:结痂性疥疮(挪威疥) 。 【治疗】 确诊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接触者应同时治疗。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疗程结束后衣物应消毒后再用。 10%硫磺软膏(自颈以下遍搽全身,34 天为一疗程) ,婴幼儿用 5%硫磺软膏。 1025苯甲酸苄酯乳膏,共 23 天。 1-666 霜,仅外用一次,保留 24 小时。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疥疮结节:糖皮质激素外用或皮损内注射、冷冻、切除。 瘙痒严重者睡前口服镇静止痒药。 伊维菌素 200mg/kg 单次口服。 简述急性接触性皮炎的皮疹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皮疹特点】 起病较急,瘙痒,病情严重时可有全身症状。 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
21、位,少数可累及周边部位。 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甚至水疱、大疱,疱破后呈糜烂面,偶有坏死。 【诊断】 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 去除病因后经适当处理皮损很快消退也提示本病;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治疗】迅速脱离接触物,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用药对症处理;病情轻重可内服抗组胺药和/或糖皮质激素。 外用药物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急性 红肿明显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用 3%硼酸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 少量渗出时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或氧化锌油,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慢性期 一般选用具
22、有抗炎作用的软膏。 尿布皮炎 应注意随时更换尿布,保持阴部、臀部清洁、干燥,少用肥皂以免加重刺激,局部可外用氧化锌油等。 分别描述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特点。 【急性湿疹】 好发部位: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常对称 对称分布。 皮损形态: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弥漫) ,皮损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 自觉症状:瘙痒 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 合并症:如继发细菌感染、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亚急性湿疹】 起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
23、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 皮损形态: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 自觉症状:有剧烈瘙痒。 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激或处理不当可致急性发作;如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 起因: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 好发部位: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 皮损形态: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自觉症状: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 病程: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 急性
24、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复杂,多属内因,不易查清 多属外因,有接触史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在接触部位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皮损境界 不清楚 一般清楚 自觉表现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或疼痛 病程 较长,易复发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斑贴试验 阴性 多阳性 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慢性单纯性苔藓 病史 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有反复发作的 亚急性史,急性期先有皮损后有痒感 多先有痒感,搔抓后出现皮损 病因 各种内外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为主 皮损特点 圆锥状,米粒大小灰褐色丘疹,融合 成片,浸润肥厚,有
25、色素沉着 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片,呈苔藓样变,边缘见扁平发亮丘疹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骶部 演变 可急性发作,有渗出倾向 慢性,干燥 手足湿疹和手癣 手足湿疹 手足癣 好发部位 手、足背或掌跖 掌跖或指趾间 皮损性质 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 水疱深在性,领圈状脱屑,境界清楚,无红晕,常单发。 甲损害 甲病变少见 常伴甲增厚、污秽、脱落 真菌检查 阴性 阳性 简述湿疹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急性期: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 3%硼酸溶液作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可和 油剂交替作用。 亚急性期: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性病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