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14地下水与环境.docx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14地下水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14地下水与环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地下水与环境14. 1生态环境系统的特性支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是超级复杂系统,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 约的一个整体。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除了少数例外(如地 震、火山),它的变化从人类角度来看是相当缓慢的。但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科技的高度发达两者的叠合,使人类具有前所未有的干预自 然环境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很多情况下已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而 使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大规模垦荒造成植被破坏,土 壤裸露。1934年5月,持续4天的风暴,把3X1* 土壤运送了 I5(X)英里,纽约、巴 尔的摩和华
2、盛顿遮暗了 5小时。尘土使天空变黑,以致小鸡误以为是夜晚,纷纷进窝。 一年之内,俄克拉何马州共计有102次尘暴;北达科他州8个月中报道了 300次(古迪, 1989) o这就是举世震惊的美国由于垦荒引起的“黑风暴”。再如,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全世 界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3X1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19世纪中叶的290ppm,上 升到1980年的338ppm,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了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忧虑(何妙福等, 1991) o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组成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改变其中任一部 分,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链式连锁反应。人们在某一方面采取的行动,可能在完全意
3、 想不到的方面得到反响。人们所采取的从局部来看合理的行动,有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 灾难性后果。例如,为了利用能源燃烧矿物燃料,导致大气CO2浓度上升,温室效应使全 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就会意想不到地影响到地下水滨海地 带海水入侵淡地下水,滨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沼泽化与盐渍化等。相对于人类的不利干扰,生态环境的退化往往具有滞后性。例如,燃烧矿物燃料引起温 室效应是在上百年内积累并于近年被发现的。又如,地下水的污染往往难以及时觉察,一旦 发现,污染已成事实,治理相当困难。生态环境的退化具有不可逆性。外界的干扰较小时,依靠其内在调节机制,环境系统仍 能保持稳定;但当外界的
4、干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将不可逆转或难以逆 转的。例如,过量开采孔隙承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即使地下水位复原,由于粘性土释水造 成的那部分地面沉降将是永久性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退化的滞后性与不可逆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格外敏感与复 杂。因此,人们在采取任何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行动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人们必须认真 地去把握生态环境的演化规律,正确地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谨慎地规范自 己的行为,以促成人与环境的协调适应。生态环境在现代之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这与人类不能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 关。原始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很低,对大自然很少了解,几乎没有干预自然的能力
5、。雷鸣电 闪,火山地震,洪灾火灾,都使人类不由自主地畏惧、崇拜自然,臣服为大自然的奴隶。随着人类生产能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的一些秘密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干预自然的 能力加强。在取得若干成功之后,人类一改原来在大自然前卑躬屈膝的态度,走向另一极端, 想作大自然的主人,提出了征服大自然的口号。正是在这种口号下,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 原有平衡,造成大气污染,水土污染,使森林与田野成为沙漠,水旱灾害频发,甚至出现了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造成的环境损害反过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大自然是互相依赖的,人不应当妄想征服 大自
6、然。人类与自然不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而是休戚与共的朋友。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必须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到了人类活动几乎波及全球的今天,企图恢复原始状态的保持自然的平衡这是不切实际 的。现在人们应当做的乃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建立起新的有利于 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工一一自然复合系统。运行良好的农业系统、人工森林系统等便是 成功的范例。14. 2作为环境敏感因子的地下水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之所以成为生态环境系统的敏感因子,有多方 面的原因。地下水广泛分布于地壳中,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 下水流动易变。它
7、是多个动平衡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共同构成 水循环系统;其次,地下水与其赋存的岩土共同构成力学平衡系统;最后,地下水形成一个 处于动平衡状态的渗流场。人类活动使某一范围地下水数量与能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地下水参与的水循环动态平 衡,岩(土)水力学动态平衡与地下水流场动态平衡均遭受破坏,产生一系列链式连锁反应。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干扰,既可以产生有利于人类的影响,也可以产生不利于人类的影 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后者。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过量补充地下水 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其中前两者都会引起水文循环,渗流场及水岩(土)力学平衡的破 坏,
8、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o14. 3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深降,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退化现象。我国华北平原,60年代以前很少开采地下水,不少地方的孔隙承压水井孔可以自喷。70年代起大量开采,开采量超过补给量,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地下水位 下降漏斗的面积往往达到数干kn?,漏斗中心水位深达80m,并且每年以1m到数m的速度 下降。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不得不经常更新提水工具,大量较浅的井报废,并使采水的能耗 大增。大型矿山因采矿需要而将大范围地下水疏干,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地下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过量开采地F水,首先破坏了原
9、有的水文循环。地下 水集中排泄形成大泉,常构成名胜古迹的精华,由于地下水位深降,千古传颂的名泉(如济 南的的突泉、太原的晋祠泉)或不复存在,或成了涓涓细流。由于地下水位深降,由地下水 供应的河水基流也减少以至消失,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表径流也随之衰减。地下水位降低还会使由浅埋地下水所维持的沼泽湿地被疏干。作为水栖候鸟及某些野生 动物如河狸、水獭、麋鹿栖息地的湿地的衰亡,意味着有关生物群的消亡。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的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包气带变厚同时水分供 应不足,导致植被衰退;表土裸露且缺乏水分粘结,易遭风蚀,造成土地沙化;最终,依靠 植物为生的野生动物也随之衰减,导致生态全面退化。
10、人类的活动对地下水 的影响过量抽取地下水水 .卜 地 充 补 髭 过污染物进入地卜.水渗流场平衡破坏水文循环平衡破坏水岩(土)力学平衡破坏地 下 水 污 染图14-1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退化充盈于岩土空隙中的地下水,与岩土共同构成一个力学平衡系统,孔隙水压力与岩石骨 架的有效应力共同与总应力相平衡。开采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后,由于孔隙水压力降低,而 总应力未变,故有效应力增加,岩土骨架将因此发生释水压密。砂砾层基本呈弹性变形,地 下水位复原时地层回弹;而粘性土层则为塑性变形,地卜水位恢复时粘性土层的压密基本不 再回弹。因此,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会导致土层压密,相应地在地表表现为地面沉降,即 地形标
11、高的降低。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国内外都很普遍。我国上海、天津、宁波、西 安等城市均有发现。上海1922- 1965年,地面沉降最大累计值为2.37m。地面沉降会造成 建筑物破坏,管道损坏,桥空减少,道路破坏等,在沿海地区则意味着陆地的损失。日本东 京三角洲在19611970年间抽取地下水3.6X10、,而为克服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每抽取 II水所支付的费用竟达230日元之多(柴崎达雄,1982)。而陆地损失则更是无法弥补的。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粘性土压密释水时,还会使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赋存于粘性土中的 水通常不易与外界发生交换。但当粘性土压密释水时,粘性土中水的某些组分也随之进入含 水层。例
12、如河北东部平原深层孔隙地下水中氟含量的高值中心正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中 心吻合;在时间上,随着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量增大,深层水中氟离子也 随之增大。根据空间与时间上的比较,说明深层孔隙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氟主要是伴随粘性土 释水压密而进入含水层的(张瑞成,1991)。上覆松散沉积物的岩溶化岩层分布区,当抽排岩溶水使其水位低于松散沉积物时,由于 失去水的浮托力的支撑,在下部隐藏有溶洞处,松散沉积物会坍落于洞穴中,在地表形成大 最塌陷洼坑和漏斗。例如,广东凡口铅锌矿因采矿疏干降低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1440余 处,建筑物、农田以及铁路、公路均遭破坏。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水文地质学 基础 讲义 14 地下水 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