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1(2017北京-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错误;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该反应中氯气做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B正确;C乙烯与溴的反应中,溴做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C错误;D氨气与AlCl3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钠及其
2、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优网版权所有【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2017新课标-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震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
3、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sp(AgI)Ksp(AgCl)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向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2+,反应中Fe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Fe2+,可观察到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故A正确; 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反应中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C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
4、气,可使石蕊试纸变蓝色,且为固体的反应,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C错误;D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为AgI,则QcKsp,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说明QcKsp,可说明Ksp(AgI)Ksp(AgCl),故D正确【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铵盐的性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钠的性质、物质的检验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3(6分)(2017天津-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
5、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误;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应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故B错误;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趁热过滤后,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提纯,故C错误;D氯气与NaBr、NaI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则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后观察颜色可鉴别,故D正确;【考点】 化学实验
6、方案的评价;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铝盐的水解;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专题】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鉴别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4(2017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ANa2O2吸收CO2生成O2和Na2CO3
7、,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正确;B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D错误;【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钠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属于基础题,明确物质结构和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结构决定
8、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题目难度不大5(2017江苏-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H2+Cl2+2OH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答案】B【解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转移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NaOH生成,离子方程式
9、为2Cl+2H2OH2+Cl2+2OH,故B正确;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且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的计量数都是2,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水合氨和水,离子方程式为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NH4+Ca2+HCO3+OHCaCO3+H2O+NH3H2O,故D错误;【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钠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10、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6(14分)(2017天津-7)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 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和中的问题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 。BC的反应条件为 ,CAl的制备方法称为 。(2)该小组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
11、的因素有(填序号)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答案】 加热(或煅烧) 电解法 ac 2Cl2(g)+TiO2(s)+2C(s)TiCl4(l) +2CO(g) H=85.6kJmol1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42、Cr2O72 N
12、aOH和H2【解析】(1)NaO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为Al(OH) 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铝。故答案为:;加热(或煅烧);电解法;(2)反应涉及的条件为加热,加热下可反应,另外加热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化,可知影响的因素为温度和氢离子浓度,故答案为:ac;(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 +2CO(g),则2mol氯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0.1) 4.28
13、kJ=85.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 +2CO(g) H=85.6kJmol。(4)电解时,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从而从浆液中分离出来,因存在2CrO42+2H+Cr2O72+H2O,则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CrO42、Cr2O7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故答案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42、Cr2O72;NaOH和H2。【考点】物质结构;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电解原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菁优网版权所【专题】
14、无机实验综合。【点评】本题为2017年天津考题,侧重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以及电解知识,解答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能正确分析试验流程,把握电解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镁、铝及其化合物1(2017北京-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错误;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该反应中氯气做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B正
15、确;C乙烯与溴的反应中,溴做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C错误;D氨气与AlCl3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钠及其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优网版权所有【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6分)(2017天津-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
16、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误;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应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故B错误;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趁热过滤后,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提纯,故C错误;D氯气与NaBr、NaI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则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后观察颜色可鉴别,故D正确;【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铝盐的水解;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7、【专题】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鉴别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3(2017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4(2017天津-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
18、+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C【解析】A石灰与酸反应生成钙盐,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正确;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不能与Cu2+、Hg2+反应生成沉淀,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故C错误;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则可用烧碱处理高浓度的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故D正确。【考点】 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铝盐的性质;铁盐的性质;铵盐的性质;优网版权所【专题】 化学应用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把握物
19、质的性质,难度不大。5(14分)(2017新课标-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还可使用 代替硝酸。(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
20、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1的KMnO4溶液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将样品中的Fe2+氧化为Fe3+ H2O2SiO2 SiO2+4HF=SiF4+2H2O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 Al(OH)3、Fe(OH) 3 45.0%【解析】(1)铁离子在pH较小时易生成沉淀,加入硝酸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比避免引入新杂质,还可用过氧化氢代替硝酸,故答案为:将样品中的Fe2+氧化为Fe3+;H2O2;(2)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A为SiO2,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应为与HF的反应,方程
21、式为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SiO2;SiO2+4HF=SiF4+2H2O;(3)滴加氨水,溶液呈碱性,此时不用考虑盐类水解的问题,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生成胶体而难以分离,生成的沉淀主要是Al(OH)3、Fe(OH) 3,故答案为: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Al(OH)3、Fe(OH) 3;(4)反应的关系式为5Ca2+5H2C2O42KMnO4,n(KMnO4)=0.0500mol/L36.00mL=1.80mmol, n(Ca2+)=4.50mmol,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0103mol40g/mol)100%/0.400g =45.0%, 故答案为:4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 金属 及其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