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树德中学高2021级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公元前8世纪中期,古希腊人对古墓突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不知名的古墓主人被当作某位知名的 英雄而受到奉祀。到了晚期,许多城邦周围又出现了完全新建的英雄祠。古希腊人的这些行为意在 A.淡化宗教观念B.凝聚共同精神C.强化个人崇拜D.化解城邦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中后期,古希腊城邦中盛行奉祀英雄、新建英雄祠,意在凝聚 共同精神,B项正确;淡化宗教观念与奉祀英雄,新建英雄祠等不符,A项错误
2、;希腊人尊崇英雄不是为 了强化个人崇拜,C项错误;奉祀英雄和建立英雄祠等并不能化解城邦间的冲突,D项错误。2 .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 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 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公民大会可不听6位将的申辩,就以判处 他们死这说明大会利无法受到,其决定具有至上的权威,B
3、项正确;雅典掌司法的是审庭,排除A项;被 人拥有法庭申辩的权利,公民大可以不听,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的冲突,排除D 项。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3 .苏格拉底在谈到理想中的政体时说:“君主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笏的人,也不是那些由群 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用暴力或者欺骗手法取得政权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据此 可知,苏格拉底()A.倡导君主政体B.强调权力制约C主张专家治国D.尊崇思想自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答案】(1)思想: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须具备
4、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2)贡献:抵制了封建专制统治;起草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产生积极影 响,推动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 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可从法 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2)依据材料“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 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结合所学从抵制了封建专制统治、起草了重要的
5、宪法性文 件,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等方面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 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君主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笏的人,也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 也不是那些用暴力或者欺骗手法取得政权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君 主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笏的人,而是懂得怎样统治的人,即所谓的专家治国,c项正确;材 料描述的是用专家治国,并未提及倡导君主政体,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用专家治国,没有提及权力的 制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用专家治国,没有体现尊崇思想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4
6、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出卖丈夫而留下妻子和孩 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葬他们。这种趋势说明A.罗马劳动力日益匮乏B.自然法观念影响增强C.奴隶的政治地位提高D.万民法得以贯彻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帝国时代出现的对于奴隶家庭完整性的重视、注意正式的埋葬奴隶的趋势,说明当时对奴隶的最基 本权利有一种出于道德自觉方面的维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观念中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人 权,材料中所述现象正是受到自然法影响而出现的,B正确;题干现象和罗马劳动力匮乏无关,排除A;古 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奴隶并没有政治
7、地位,排除C;万民法针对的是自由人而非奴隶,排除D。5 . 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即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口的显著增长得益于物种的全球大交流丰富 了其食品和经济结构,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引发冲突和动荡,并非欧洲人口增长的原因,排除A项; 18世纪以前,欧洲并未出现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排除C项;生育观念的解放并非17世纪前后欧洲人口 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6 .有学
8、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 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扩张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西欧诸国对不同的国家或政治体以当地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为装饰,明显是为了向这 些地区进行扩张做准备,由此可知折射出殖民主义色彩,c项正确;仅仅是地图标注并不一定会激化列强 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15、16世纪西欧诸国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没有出现科技革命,排除BD 项。故选C项。7 .
9、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 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 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 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 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以判断出是西尔维乌斯这一主张
10、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 育思想,A正确;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未涉及信仰对教育的作用,C排除;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张, D排除。故选A。8 .天主教的生活观里,只有担任神职才有意义,出家成为修士、专职侍奉上帝才是高尚的职业,其他职业 不过是俗世的蝇营狗苟;加尔文则认为,人的每种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所有职业都像神职一样神圣。 他的这一主张A.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垄断B.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C.扩大教会统治 社会基础D.赋予世俗奋斗宗教使命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加尔文则认为,人的每种职业都是为
11、了荣耀上帝,所有职业都像神职一样神圣。”可得出人 认为人间的职业也是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这样就给人间的奋斗增添了宗教使命感,D项正确;A项是路 德宗教改革,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宗教信仰,排除B项;这一主张没有强调社会基础的扩大,排除 C项。故选D项。9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 状况,他认为学者对其探讨的问题应先持全面性的怀疑,然后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否定神学世界观B.强调人性尊严C.尊重知识的力量D.彰显理性精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
12、来解释宇宙的状况”“从事物的本质 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笛卡尔生活的17世纪正值西方科学技术和理论不断发 展、启蒙运动兴起的时期,他主张用数学推理解释宇宙,强调全面怀疑及从事物本质去探寻真理等观点彰 显了理性精神,D项正确;否定神学世界观、强调人性尊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主题,而17世纪的时 代主题及材料中笛卡尔的观点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排除AB两项;材料中笛卡尔没有表达对知识的态度, 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0 . 18世纪的法国,还远未解决扫盲问题,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毫无意义的,而更方便、更大众化的去处是 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啡馆里相
13、遇、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一股潮 流。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平民主导思想潮流B.封建专制制度衰落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D.平民贵族日趋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法国处于启蒙运动的高潮,材料“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 啡馆里相遇、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反映了启蒙思想逐渐流行,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 料未体现平民主导思想潮流,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未体现封建专制制度 衰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平民和贵族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
14、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 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 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 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 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
15、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 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 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12 .工业革命以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能够轻易协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劳动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妇女可以同 男性一样进行长时间工作。当工业化把生产从家庭转移到工厂时,工业社会便希望妇女献身于养育子女、 管理家庭等事业,不再外出工作。这主要说明()A.工厂制阻碍了女性解放B.城乡间的社会流动性减弱C.社会分工界限日益模糊D.工业化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树德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月月 历史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