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98-2022).pdf
《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98-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98-2022).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CCS B 38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982023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Perilla frutescens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2023-03-31 发布2023-04-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5305/T 982023I前言本文件根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保山龙马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满常、陶明宝、段修安、
2、刘振学、高辉、刘家宝、杨深应、王健芬、曹朴琼、尹兴章。DB 5305/T 9820231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药用紫苏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区域、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运、药用质量要求、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药用紫苏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药用紫苏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干燥茎、干燥成熟果实。4种植区域4.1适宜海拔适宜海拔:海拔900 m1 900 m;最适宜海拔:海拔1 200 m1 600 m;次适宜海拔:900 m1 200m,1 600 m1 900 m;降雨量1 000 mm1 800 mm;无霜期270 d320 d;坡度低于250阳光充足的地块。4.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
4、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土壤为砂壤土、壤土、黏土为宜,pH 6.06.5;交通方便,距离公路主干道500 m以外。DB5305/T 98202325育苗5.1种子的选择处理24 月选取颗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用 100 mg/L 赤霉素溶液浸种 3h5h,并置于 5 下 5 d7 d,然后放在常温环境下催芽后约 10%露白时播种。5.2育苗5.2.1苗床整理苗床选择向阳温暖的地方,将土地翻松,与营养土充分混合。耙平畦面,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宽 1.0 m1.2 m 左右,畦埂高 4 cm6 cm,四周做好排水沟。5.2.2施
5、肥每667 m2苗床用腐熟有机肥1 500 kg2 000 kg、普通过磷酸钙20 kg、硫酸铵10 kg、硫酸钾4 kg与土壤混合。5.2.3搭建育苗棚搭建棚高60 cm70 cm,棚杆间距60 cm80 cm,拱竿用横梁固定,棚上加盖棚膜(厚0.08 mm),膜上盖透光率40%50%的黑色遮阳网。5.2.4播种条播或撒播均可,以条播为好。条播:条距约 20 cm,深 3 cm5 cm,播后覆土,在表面铺一层松针,厚度为 1 cm2 cm,保证盖圆,浇透水。撒播:按大田面积的 8%10%确定播种苗床面积,播完种子之后,覆浅土 2 cm3 cm,在表面铺一层厚度为 1 cm2 cm 的松针,浇
6、透水。每 667 m2播种量1.0 kg1.5 kg。5.2.5苗床管理5.2.5.1 水肥管理在育苗期间,苗床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棚内温度宜保持在15 30,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土壤水分大于80%,空气湿度大于80%,要及时揭膜排湿、降温。生长至12片真叶时,用98%磷酸二氢钾60 g、46%尿素100 g对水配制在20 L喷雾器中喷灌。5.2.5.2 除草在育苗期间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并拔出弱苗或旺长苗,保持苗床的清洁。5.2.5.3 炼苗苗长至 3 cm4 cm 时,要进行炼苗,炼苗 3 d5 d,保持大棚两端开口通风,视苗床中土壤墒情进
7、行浇水,苗高约 10 cm 左右,长出 4 对叶子时,可以移栽。6移栽DB 5305/T 98202336.1整地理墒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清除石块、树根、杂草等杂物,然后深耕 25 cm30cm,每 667 m2施农家肥 1 500 kg,磷酸二铵 20 kg25 kg,进行深耕晒白,并细耙翻耕,使土壤细碎、疏松、平整。垄作,整成畦宽 0.8 m、沟宽 0.3 m、沟深 0.2 m 的畦面。6.2栽培6.2.1栽植时间35月中下旬移栽。6.2.2移栽方法选择阴天或早晚移栽。按穴距 15 cm20 cm、行距 30 cm40 cm,每穴栽入 23 株,栽后覆土压紧,浇透水。每
8、 667 m2基本苗数为 12 00018 000 株。7田间管理7.1水分管理植株长出新叶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植株成活后视土壤墒情浇水。7.2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中的规定。a)苗高30 cm时结合浇水施第一次肥,在行间开沟,每667 用98%磷酸二氢钾(0-52-34)1.5 kg、46%尿素3 kg对水500 kg进行喷施,并松土培土;b)第二次施肥在封垄前,每667 用98%磷酸二氢钾(0-52-34)4 kg、46%尿素10 kg对水1 400 kg喷施;c)第三次施肥在花蕾形成的前期,每667 用98%磷酸二氢钾(0-52-34)10 kg、46%尿素15 kg、复合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98-2022 药用 紫苏 生产技术 规程 DB5305 98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