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计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计戈IJ为确保全面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安全 生产和应急管理监管执法行为,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 础提升年”活动以及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嘉祥县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依据嘉应急字20232号关于印发嘉祥县2023年度安全 生产“执法+服务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 定,按照市、县分类分级执法的安排部署和我镇实际,制定 本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安 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围绕省、市、县安全生产执法工作重点、XX镇安
2、全生产和 应急管理中心工作,积极践行“严真细实快”要求,突出精 准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和说理式执法工作要求,分行 业领域开展“执法+服务”工作专项行动,为促进XX镇安全 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二)工作目标落实XX镇党委争先进位工作要求,以督促企业全面落 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为 目标,严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力催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位列 全县前茅。(三)工作原则1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原则。按照安全生产和应急 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XX镇政府赋 予的行政执法法定职责,依法履职,深入
3、开展XX镇安全生 产和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执法程序 规定,严格遵守执法程序,按照应急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 裁量基准,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公平、公正。2 .坚持属地监管与分级分类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依照山 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省政府令第293号)规定, 确定镇级检查企业,按照分级分类执法检查要求编制执法计 划,提升执法效能。3 .坚持精准执法原则。在分析省、市、县三年内发生生产 安全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明确重点执法检查内容,精准开展 执法检查,切实减少和消除同类事故再次发生。4 .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原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
4、2015) 58号)、山东省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对企业实施“双随机”抽查, 并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抽查检查公开、公示等相 关规定。二、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和执法检查工作日测算(一)执法人员情况依照年度执法工作计划履行执法职责,XX镇应急管理 办公室实有在岗执法人员2人(高忠诚,执法证号: 张诗义,执法证号:。承担安全 生产和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职责的共2人。根据原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 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7) 150号)的规定,实际纳入计 算的行政执法人员为2人。(二)总法定工作日共计498个249天X
5、2人=498个工作日(个人法定工作日X执法人员数量=总法定工作日)以上执法工作日按照之前年度测算,根据上级部门和 XX镇实际情况,在具体执行中会有所出入。三、执法检查范围和内容(一)检查范围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省政府令293 号)、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执法的 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上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开 展情况,2023年计划内执法检查企业27家(具体名单见附 件),根据实际采取“双随机”方式抽查一定数量的一般企业, 确保检查企业数量符合要求。(二)执法频次按照重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相结合,集中执法与专 项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具体频次见附件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度 安全生产 应急 管理 执法 工作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