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调研报告.docx
《XX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调研报告3月28日,德州市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禹城市隆重 举办,会议邀请绿色能源产业领域近50家企业参加,架设企 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桥梁,全面推动绿色能源产业 做大做强,进一步补链、拓链、强链,实现绿色能源产业 高质量发展。4月17日,运达股份禹城市苇河5万千瓦风电场 并网暨山东智能绿色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禹城举办,4月23 日首台德州造风机下线,这是全市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大会 的重要成果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碧水蓝天德州城,近年来,山东省 德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 记提出的“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 能源体制
2、革命的重大战略思想,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提高 能源发展质量为中心,紧盯减碳汇碳,着力增加以新能源为主 要形式的绿色能源供应,扎实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 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风、光、生物质 等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路子,先后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中国太阳城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基地 等称号。截至2022年12月底,德州市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并网装 机达46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比重达到57. 1%,绿色发展 用荒地、河滩、坑塘、水库等建设风电项目;跨界融合潜能不 断挖掘,风光储实现一体化发展,华能德州丁庄风光储一体发 电项目,漂浮式320MWp水上光伏项目利用
3、电厂工业水库8000 余亩,一二期全部并网发电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水上光伏 项目,在兼具风光发电的同时,增加了储能系统,项目采用科 技创新、节能环保技术,运用远程集控、智能感知、智慧决策 等多项创新技术,通过巡检机器人、智能安防、设备健康评估 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无人值守、少人监视效果。四、把握新机遇,再创新辉煌迈步十四五,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 下,德州将把握机遇,乘胜追击,以更实举措发展绿色低碳经 济,积极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集群 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带动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扩大新能源发展德州特色优势,力争到十四五 末,建成一批全
4、国叫响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应用示范项目,全 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为全省、全 国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贡献德州力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抓规划、抓引领、抓突破,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久久为功。德州新能源发展起步早、发展快、 成效显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州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叫响 全国。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 出位置来抓,致力于打造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扎实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 茬干。2005年提出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2009年获
5、得国 家火炬计划德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首批可再生能 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2010年开始,对新建建筑增设光 热利用装置制定地方标准、提出规划要求,引导建设方形成节 能减碳共识。2011年,国家能源局发文支持德州创建国家新能 源示范城市。2014年,德州市入选创建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 2016年6月,我市在山东省率先编制完成德州市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是全省唯一一个编制该类 专项规划的地级市。2017年,入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2018 年,德州市制定印发德州市低碳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 年)。2020年,德州市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 划,新能源与节能
6、环保产业作为541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支撑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在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下,到2020年底,圆满完成到十三五末新能源装机突破400 万千瓦的规划目标。跟进服务,狠抓保障落实。狠抓抓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 业店小二。一是抓前期储备申报。积极指导帮助项目企业 研究吃透上级政策,做足做好项目申报前期工作,积极储备新 能源大项目、好项目。十三五期间,全市53个风电项目、 1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2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纳入国 家各类规划、方案,规模总量居山东省第一位。二是抓后期服 务保障。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每年筛选确定投资 体量大、保障要素实、拉动能力强的新能源重点项目,按
7、月调 度项目进展,当好项目管家,协调解决电网接入和送出线 路建设等问题。2020年,全市23个风电项目、4个垃圾焚烧 发电项目集中建成投运,全市年度新增并网规模177万千瓦, 居山东省第一位。三是抓好电网接入和消纳保障。十三五 以来,国网德州供电公司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投产500千 伏贝州站、220千伏望湖站、刘七站、辛桥站及德州电网加强 等配套电网工程,为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时接入创造条件。同时 充分发挥国家电网主网架调剂互补作用,全年风光综合利用率 超过97.5%,在保障全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实 现了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强督导考核,用好考核指挥棒。一是全面实施链条化战 略。全面实
8、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新能源产 业发展纳入全市工业强市“541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链长 制,由市级领导担任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建立链长办公室协同 推进、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县市区全面落实的工作机制,积 极引进中广核、华润电力、光大环保等央企强企,推动新能源 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关键指标考核。 用好抓好考核指挥棒,会同国网德州供电公司,按月调度通报 辖区内13个县市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 情况,积极与省对接落实抓好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考 核。2020全市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达19.7%,在全省考 核中位列第三位。二、高点定位,高水平引进,全
9、方位发展立足禀赋,突出资源支撑。德州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优越。一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市 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600小时,日照率为60%,太阳总辐射量 为5200兆焦/平方米,处于全国、全省的较高值区,光伏发 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300小时。二是风资源条件良好。德州 地势平坦,140nl高度处风速平均6m/s,全市年平均利用小时 数可达2500小时。2020年全省年利用小时数最多的5个风电 场,德州有4个。三是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德州市作为农业 大市,全市耕地面积900多万亩,农林生物质资源年均总量约 为1000万吨。四是充分挖掘荒地、废弃地、坑塘水面、屋顶 车棚等边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可再生能源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