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
《吉林省长春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3校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许多人喜欢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 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 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 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 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 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2、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 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 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 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 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薄之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 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 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 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 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艺术都是
3、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 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 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己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 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 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 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 能创造艺术。(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材料二: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 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
4、客观方面而言。 若就主观方面一一艺术家的方面来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 观化,所谓自己的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 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 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 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高一语文必修下语文试卷期中考试答案1. C。“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中的“人们都”以全概偏。2. Do A. “要不近情理”错误,无中生有。B.这些形式化的手法确实弥补了实 际人生与自然的
5、缺陷,但不是必要条件。C. “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 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比较有误,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 两则材料话题方向不一致,且材料三认同“艺术是自然的再现”,而材料二认为 艺术“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二3. Bo从材料三“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 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可知:AC项只谈了对自然 的审美,未涉及艺术;D项强调艺术创作与自然有距离,符合材料一的观点,而 不符合材料三的观点。只有B项“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 男子,奋力挥锄掘石”机能旺盛、精神饱满,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 4.首
6、先,提出“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 在承认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再对其不合理性予以批驳。 然后提出艺术的本质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的过程是一段“自然 创造”的过程。最后用建筑、音乐、抒情诗等例子论证了 “模仿说”观点存在 漏洞。(评分参考:第一点第1分,第二点2分,第三点1分)5. “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夸张,使艺术和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诗 人以自身的创作情绪和想象力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李白选取雪花这一 自然现象进行了自由的创造和丰富的想象,并加以理想化、精神化,具有李白的 浪漫主义的个性特色;诗句呈现出了雪花这一自然景观旺盛
7、、强烈的美感,彰 显了自然之美,是对自然的再现。(评分参考:答出两点即可满分)6. Do解析:D选项,往常“香”的主角一一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的主 角转变为镇的小商人。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 略使得农村经济凋敝、破产,他们己经没有经济能方来消受这“香市” 了。在当 时的情况下,无论什么商业手段,都无法挽回农村破产、乡村凋敝的趋势了。7. Bo解析:A选项,“公安分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帝国 主义的经济侵略。C选项,“浅白直露”错误。文本二,第二段开头说“运用了 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二由此可见“浅白直露”不正确,应为“含蓄 蕴藉
8、”。D选项,“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错误。“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不仅有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也 有“今胜于昔”的局部对比:由此可见,茅盾是深谙艺术描写辩证法的,其艺术 描写十分成功,没有什么遗憾。B选项可知:文本一固然有“香市”为记忆,但是作者的主要意图还是在于表现 “香“”的今昔剧变,用以勾画农村衰败贫困的趋向,揭示“IU中国江南农村殖 民地化的过程”!在这看似平静的话语背后是农民的辛酸和不幸,是作者对农民 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所以选B。8. (1)采用了场面描写(场景描写)的方法。先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 和“玩”。(2)然后,从视觉角度描
9、写庙前场面之大。(3)由多种感官出发,描 绘届里的品物之盛与香火之旺。(4)最后,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音之嘈 杂。评分参考:一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就满分。9. (1)记叙的内容是江南农村特殊的风土人情:对故乡风俗的介绍(农村的“狂 欢节”),对“香市”的描写(“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等等。(2)反映的主题与乡村(农民)有关:通过“香市的今变化,揭示了上世纪30 年代初江南农村经济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深切的 关注和同情。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其他答案参考:描写的人物多是农民(小商人):
10、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小商人是乡镇上的,不是城市里的。语言具 有“乡土”化:质朴通俗,亲切自然,并夹有一些方言词汇(蚕花世四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到庭院迎接,恭敬地执行采用了宾主的礼仪。看到的 人无不改变脸色容颜。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 “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哦,哦。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 雎说:“哦,哦。”像这样多次。秦王直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我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 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交情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 他做太师,用车载着和
11、他一起回去,他们的交谈是深入的。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 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现在我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 大王交情疏远,可是所想要陈述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又处在 您的骨肉至亲之间。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 大王多次问我而不回答。大王真能按我说的去做,死亡不足成为我的担忧,流亡 不足成为我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发狂,不足成为我的耻辱。死 亡,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必须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 是我最大的希望了,我还忧虑什么呢?假如我能够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谋略,就是 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我的主张实
12、行了,我忧虑什么呢?假如我 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可以有益于贤明的君主(对贤明的君 主有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耀了,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害怕的,只是怕我 死了以后,天下的人们看到我竭尽忠心而身体倒下,因此闭住嘴巴停住脚步,不 肯到秦国了。大王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 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照见(察明)奸佞,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 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我害怕的!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 忧患,我不敢害怕。我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偏僻遥远,寡人笨拙没有才能,先 生竟能光临此
13、地,这是上天要我来烦扰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我 能够从先生那儿受到教诲,这是上天用来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儿子的啊。先生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 不要再怀疑我了。”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了两拜。10. B11. D解析文中的“踞”是一种表示恭敬,有所请示的姿势。12.B解析“不想参与秦国政事”错。13. (1)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多次问 我而不回答。(2)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忧患,我不敢害怕。若夫,至于, 像那;穷,处境困难、困厄;辱,被侮辱,受辱;亡,流亡。14. 想说明君臣初遇交情生
14、疏。想得到秦王重用再深入交谈。表明自己会 像吕尚辅佐文王一样,帮助秦王建功立业。16. 张诗:作者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送别后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帝宫高入九重天,友人前往之地就如仙境一样难以接触,而诗人如同被贬入凡 尘,寄托着作者宦游异乡的沉郁心情和对朝廷的思恋情绪。杜诗:首联蕴含了早年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的伤感,人世沧桑、忧时伤世的感 慨。颔联透露出国家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动荡不安。颈联尾联抒发了自己年 迈多病、举目无亲、孤独无依、漂泊天涯的哀伤,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 大胸怀。(评分参考:张诗第一点第1分,第二点2分;杜诗每点1分。)(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六朝旧事随流
15、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4)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17. C延续18. B A河北河南C西面D所以19. D A漫,徒然。B裁同才C藉同借20. D项使动,其余选项名词做状语21. B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22. B解析B项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C表示引用;D表示特定称谓。23. 碳纤维修复法优点较多碳纤维材料的重量较轻(质量较小)切忌改变 原始风貌(保留原始风貌)24. 作文(略)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 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 刹那间产生
16、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 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 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 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 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向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 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 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 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
17、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 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造 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取象于自然; 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材料三: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 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 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 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 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
18、旺盛、精神饱满 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 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 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怯懦、强暴、欺诈、淫乱。艺 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蔡文姬之所以能写出悲愤诗,是因为她能把切身的悲愤之情放在一定距 离之外,对自身的经历加以反省。B.从客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 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C.在古
19、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 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D.音乐不是取象自然,抒情诗不是模仿自然,这都表明艺术并非一味地模仿自 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 成自己的独特风格。B.只有艺术上出现的诸如波斯画中人物肢体不自然的扭曲等形式,才能弥补实 际人生与自然的缺陷。C.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 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D.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
20、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2分) A.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B.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C.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D.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时的论证思路。(4分)5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 材料内容,谈谈你对其蕴含的艺术理论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市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