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docx





《近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李言是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逛论坛、发帖, 与网友讨论热点问题。现在,他已拥有国内多个知名论坛、微博、博客、 贴吧的账号,每天花在“网络围观”上的时间都超过一小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现象迅速流行起来。“网络围观” 的典型特征是众多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 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近日,一项针对1758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4. 7%的受访者确认现 在“网络围观”现象普遍,其中,29.0%的人表示“非常普遍”。“网络围观”为何流行李言告诉记者,对他来说,参与“网络围观”最主要的目的是
2、对社会 热点事件发表看法。“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发言的权利。 在网络围观时发帖、跟帖、转发,哪怕只回复一个顶字,都是在 发表意见,行使权利。”但在北京市某事业单位员工陈丹看来,参与“网络围观”并没有太大 意义。她认为,跟不跟帖、转不转发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起不到太大作用。 多数“网络围观者”都是为了跟风、看热闹。“鲁迅曾说,很多国人喜欢 伸长脖子看热闹,这种说法用在大多数网络围观者身上也不为过。”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网络围观”流行的两大主要原因分别是,“喜 欢看热闹” (64. 9%)和“表达意愿强烈” (62.0%) o北京邮电大学经济 与管理学院教授郭玉锦指出,从本质上看,“网络
3、围观”与人们在现实中 进行的讨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快捷、广覆盖的平台,往往能使一些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迅速得以广泛传播,最终可能成为全 社会关注的事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挺劭认为,当前许多 “网络围观爱好者”将“围观”视为一种宣泄对现实世界不满的途径。 “现在能引起大范围围观的,基本都是一些与社会不公、贫富差距、 官员腐败等主题相关的事件。可见,大多数网络围观者指向的,都是 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希望通过围观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朱 挺劭说。68%的人建议加强网络立法自“网络围观”流行以来,社会上对其利弊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支 持者认为,“网络围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来 发生 网络 热点 事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