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神奇的口袋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认识颜色、尝试用各种色彩、材料,大胆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神奇的口袋2、在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培养学生爱画、敢画的情趣。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神奇的口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课前准备:各种彩笔、有色绘画纸。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着和美术有关的东西,我找几个同学来摸一摸,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大画家的画好不好?二、作品欣赏1、出示毕加索的作品。2、你觉得这些画怎么样?简单介绍画家。3、原来,我们手中的笔,还能画出这么奇妙的
2、画,你想不想试一试?三、尝试练习作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由的画,画他们想画的,画他们喜欢画的。1、在学生的绘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2、你夸夸你的同学,并给自己的作品打个分。分小组进行合作作画。3、在学生的作画过程中,教师巡视。A、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小朋友。B、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C、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四、学生作品展示1、请你夸夸你们小组的作品。2、出示画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五、小结你们真棒!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比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都画的好。老师真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以后上课,也能像今天一样大胆的画。大家都来做课时:1课时。材料:体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废弃材料(如小石块、沙、瓶盖等
3、)、小绳子,可提前通知学生搜集准备。教学目的:1.利用现有材料在操场上做各种造型排列、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综合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教学难点: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教学内容:1.从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维转化。2.抽象思维组合。3.平面的或立体的组合方法。教学过程:1.学生操场列队,围圈坐下,欣赏相关资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1)呼 啦 圈(圆形)。平面排列:花、雪人、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排列成什么图形?请二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立体造型:用小绳子或电线头将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组合,
4、可成多种造型形式(图形略)。请二位学生到中间作组合尝试。(2)羽毛球拍(长条形)。可作多种平面图形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用小绳子或电线头捆扎可做多种立体造型(图形略),学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3)方形塑料小凳子。平面排列:在较小的图形中可作为面使用;在较大的图形中可作为点使用,随意排列各种图形。立体造型:可作以正方形、Y 字、X 字形为底座的多种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带、小彩旗悬挂装饰(图形略)。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材料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自身形态可看作点或线,配合较大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体造型可添
5、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改用儿童易懂的口语化语言。2.学生分组活动(第 46 人为一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尝试,作品以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自评、互评,优秀者得小红旗一面),相互观摩,鼓励发散性思维,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3.各组再次选取另一种造型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再作尝试,作品再作评比,相互观摩,鼓励求异思维。(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4.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同学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5.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下课。彩线连彩点教 学 目 标:能 用 自 己 喜 欢 的 颜 色,大 胆 地 涂 绕。
6、彩线连彩点1、能按自己意愿 涂 绕 出 不 同 的 形 象,培 养 学 生 的 发 散 性 思 维。2、在 涂 绕 中 感 受 到 绘 画 的 乐 趣,增 强 学 生 的 自 信 心。彩线连彩点教 学 重 点:能 按 自 己 意 愿,大 胆 地 涂 绕 出 不 同 的 形 象。彩线连彩点教 学 难 点:线 条 变 化 的 丰 富 性。彩线连彩点课 前 准 备:油 画 棒 或 彩 笔,铅 画 纸。教 学 过 程:一、回忆童年,激 发 兴 趣。1、小 时 候,你们 在 墙 上 涂 画 过 吗?2、有 没 有 被 老 师 或 家 长 批 评 过 吗?3、今 天,老 师 给 大 家 一 个 机 会,让
7、 小 朋 友 们 尽 情 的 涂,有可能老师 还 会 表 扬 你 呢?4、请 几 个 小 朋 友 上 黑 板 上 来 涂,其 余 同 学 在 纸 上 涂。5、你 觉 得 黑 板 上 涂 了 些 什 么 呀?二、以趣导学1、观 察、思 考,你 看 上 面 黑 板 上 的 小 朋 友 画 的 像 什 么 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2、试 一 试,请 小 朋 友 上 黑 板 演 示。3、比一比,看 一 看,打 开 课 本 欣 赏。彩线连彩点A、你 认 为 它 们 好 在 哪 里?B、看 了 这 些 画,你 认 为 还 可 以 涂 绕 出 什 么?C、请 学 生 在 自 己
8、 的 纸 上 涂 绕。(表 扬 大 胆 的 小 朋 友。)三、交 流。四、布 置 作 业 彩 线 连 彩 点1、小小组合作完成一 张 画,小 小 组 自 己 确 定 主 题。2、学 生 大 胆 用 线 创 作。五、教 师 巡 回 辅 导。重 点 是 指 导 胆 小 的 学 生。彩线连彩点六、点评你 认 为 谁 画 得 好?好 在 哪 里?淅沥的小雨教 学 目 标:表 现 下 雨 时 大 自 然 的 情 景 和 人 物 动 态,培养学生观 察 表 现 能 力。教 学 重 点:引 导 学 生 回 忆 下 雨 时 的 情 景。淅沥的小雨教 学 难 点:表 现 雨 中 的 人 物 动 态。淅沥的小雨教
9、 学 准 备:学 生 体 验 雨 中 气 氛,观 察 下 雨 时 的 情 景。有 关 雨 的 录 象 带。录 音 机、磁 带 雨 中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淅沥的小雨听 歌 曲 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淅沥的小雨三、雨中的自然现象树 干 摇 摆(风向)。乌云聚集。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四、雨中的人物形象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 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路旁摊贩:匆 忙 收 摊(状态)。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 它 的 人(学生表述)。五、表现
10、雨中的情景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六、作业评析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七、课后延伸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闪烁的烟花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闪光的烟花,学习闪光的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募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闪光的烟花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11、。教学过程:闪光的烟花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 入 新 课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三、讲授新课: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1、你 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闪光的烟花3、烟花的表现方法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闪光的烟花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
12、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四、作业要求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五、作业评析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美丽的印纹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
13、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二、导入新课: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三、讲授新课:1、发展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
14、,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六、课后拓展: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纸 风 铃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与教
15、学任务相关的物品。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3、用 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教学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教学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准备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襁糊,彩纸,彩笔,彩线等。二、导入并讲授新课: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 可
16、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三、学生分组制作。四、欣赏、讲评作业。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鱼儿游游教学目的: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的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和周围环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教学重点:知道用不同方式表现鱼和环境;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教学难点:鱼儿的装
17、饰方法。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彩色纸、胶水、双面胶、剪刀、水彩笔、小石头、几个玻璃缸或一些透明塑料杯等透明容器、水、小红桶八个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鱼儿游游的动画片,把学生带入个鱼儿的世界。师:看着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老师心里真是开心极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快乐开心,老师今天想开一个鱼展。你们瞧这展台,老师已收集了许多的鱼缸,可一条鱼也没有,怎么办呢?哪位小朋友有办法?生:可以剪一些鱼贴在里面。师:好!那今天就请小朋友帮老师把这些鱼缸装饰起来,“养”上一些你觉得最漂亮的鱼,而且要象上面的鱼儿那样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想一想,你心中最漂亮的鱼是怎样的?你准备怎么“养”?(边
18、说边分发鱼缸)每个小组一个,要是哪个小组“养”完了一个鱼缸,老师会奖他们一个水杯再“养”。2.学生自由地说各自心中最美的鱼或最喜欢的鱼的形状、姿态及其生活的环境。欣赏各种形状姿态的鱼和已装饰好的鱼缸的图片,启发思维想象。讨论鱼的制作方法。1.给每一个小组分发一条剪好的鱼,研究研究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你会不会做?你准备怎么做?2.小 组汇报研究结果,老师从中指导、补充制作中的重点、难点。3.小 结制作方法:可以撕、可以剪、可以剪贴结合,还可以剪画结合。4.老师示范剪一条鱼,边示范边提醒学生注意把废纸片扔在桌上的小红桶里,保持教室卫生。学生集体创作,培养合作精神。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在鱼缸里“养”上
19、最漂亮的鱼,并使它们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老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表扬有创意的。把鱼缸装上水,展示在展台上,动作快的可奖给一个水杯让他们继续再创作。说话训练:看鱼展,谈制作,说体会,编故事,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说。老师总结:今天在小朋友灵巧的双手下,我们成功地开了一个鱼展。这些漂亮的鱼有剪的、有贴的、有画的,真是丰富极了。老师看了,心里好开心,好高兴,好快乐,你们看了高不高兴?这节课玩得开不开心?(开心!)我在空中飞教学目的:1.学习初步的造型表现方法。2.拓展儿童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在空中飞的情景。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
20、点:重点:如何引导儿童多方面、多角度想像“我在空中飞”的情景。难点:运用综合材料综合探索表现“空中飞”。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录像带、作画以及手工用的材料、工具。2.学具: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欣赏表现祖国各地美丽风光的图片或录像,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2.教师引导启发:祖国这么美、这么大,你们肯定希望能到祖国各地欣赏美丽迷人的风光。请大家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如何才能实现愿望?3.小组讨论。4.出示课题:我在空中飞。三、讲授新课1.老师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怎样才能飞起来?2.小组交流。学生畅想:如果我有一对翅膀,就可以了。如果我
21、变成氢气球,就好了。如果我变成神仙,或者能腾云驾雾的话,多好啊!如果我3.归纳。四、作业提示大胆想像,富有创意。五、学生作业,老师巡视辅导。六、作品交流I.优秀作品展示。2.师生评说哪件作品的想像力最丰富,为什么?七、课堂总结我的新朋友一、教学目标:1.通过画新朋友,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建立同学间的友谊。(人文目标)2.培养大胆作画,随兴赋色的作画习惯。(技法目标)二、授课时间:4 0分钟三、材料教师:收集范例若干、多媒体、学生:彩色作业纸、各种绘画工具、自带照片一张。五、教学过程1.激情引趣师: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李老师先唱首歌给你们听,好不好?生:好!师:听的时候,比比谁的小耳朵灵,看谁
22、能听出我歌里唱的是什么?师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新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新朋友。导入环节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学生首先感到原来美术老师也会唱歌。当听到是自己熟悉的 找朋友时,便自然而然的跟唱起来,师生在合唱的愉悦声中拉开了本课的序幕。但部分同学因此而忘了仔细听歌词,所以老师再请同学听最后一句,唱时强调“新”字,学生马上听出了歌里原来唱的是“找新朋友”,由学生的回答揭示了课题,随即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提问:“那你生:有。师:那是不是我们班的同学呢?先别告诉我是谁,让我来猜,告诉我他长的啥样呢?老师边猜边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新朋友观察得更仔细,描绘得更详细。新朋友是胖胖的,还是瘦瘦的
23、?脸长的什么样?有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头发怎样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穿什么衣服呢?通过描述引导学生对新朋友的外形给予关注,而不是从性格入手,因为小朋友最容易表达的是外形。随着老师猜出是谁,学生觉得非常好玩,争着也要来猜。老师改变游戏方法:请一位同学描述,另一位同学来猜。这一次描述外形时,学生已掌握方法,甚至把新朋友的典型特征:额头上有一颗大痣也描绘了出来。更多的同学举手想参与游戏,为了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练习观察和描述,老师再次改变游戏方法:师:这么多同学想玩这个游戏,好,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机会猜,(学生欢呼雀跃)一一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猜,你猜猜我的新朋友是谁,我猜猜你的
24、新朋友又是谁呢?学生互相热烈的猜着,虽然只是小范围讨论,但大家描绘得都很细致,听的同学也很认真,有的甚至离开座位,跑到新朋友旁边指给同桌看,自己猜的对不对。尽管教室里看似嘈杂,但都是学生认真投入的结果。师:好,你们有没有都猜出来的,来,为自己的聪明鼓鼓掌!师:那有没有谁把李老师当成你的新朋友了?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教师的地位降低了,教师和学生处在了同一高度,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有的点头有的大声而充满感情的喊:“我!”教师非常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我很开心。2.精讲博览师:李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大家欢迎吗?好,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请出来。出 示 图 片(一)师:这位朋友给你
25、留下了什么印象?看到图片学生不由自主的爆发出笑声,并踊跃举手作出一连串不同回答:生1:头发乱乱的。生2:像乱稻草。生3:眼睛是三角形的,挺好玩的。生4:还往下斜呢!尽管教师只把图片在学生面前出示了几秒钟,但可以看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只看三秒比看三分钟更能见效。(以下图片都快速展示)师:我们再请一位,这位朋友让你什么地方记得最牢?(图片二)学生反映更强烈,再次爆笑,一个接一个举手回答:生1:脸好大哦,却戴着一副小眼镜。生2:嘴巴像蛤蟆嘴了,咧着在笑呢!生3:一颗颗牙齿像珍珠米塞满了嘴巴。师:你们记得最牢的地方就是这位新朋友的最大特点,是他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你如果要画新朋友,可也要把他的最大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美术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