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篇.docx
《2023年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篇 书目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爱护职工健康和维护企业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本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当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综合办负责为每一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当保管。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一)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二)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状况; (四)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2.综合办档案管理人员必需维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劳动者托付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
2、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查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从业人员离开单位时,本人有权索取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档案管理人员应照实、无偿供应,并在所供应的复印件上签章。 4.对已离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在离职后三个月后进行封存,并保存10年以上,以备上级部门查阅。 5. 从业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妥当保管,防虫蛀、防霉、防丢失、防丢失,保证档案平安。 6.全部档案应有专柜存放、加锁,定期清理通风,防湿。 7.全部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印,不得置于公共场所。 8.其他依照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由行政部详细负责建立并专人统一管理,
3、并定期对档案的管理进行检查。 2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报告和复查结果报告、健康体检综合分析及处理状况报告、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3职业病视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看法书。 4职业病诊断档案的内容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临床检查与试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供应的诊断用全部资料。 5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办公室负责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工作。制定职业健康监护安排并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
4、离岗时和应急性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当保存。 2、必需严格根据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卫生部第23号令)的规定的周期和范围,对作业场全部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2.2必需对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包括民工)进行上岗前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建档保存。 2.3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在岗职工进行不定期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建档保存。 2.4工人因各种缘由脱离原有害作业时必需进行离岗时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建档保存。 3、健康检查中发觉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症者,要依据不同的状况刚好处理。 3.1对上岗前健康检查发觉有与从事的职业有
5、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症患者时,不得因任何缘由,支配其从事所禁忌的劳动。 3.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体检发觉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症患者时,要刚好调离原工作岗位。 3.3要对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4、健康检查结果表要实施告知和保密制度。 4.1健康检查结果要刚好,照实地告知被检查者本人。 4.2健康检查结果要实施保密制度,不行将本人的检查状况随意泄漏给其他人员。 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应列入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中,纳入单位或项目成本中,实施专款专用。 5.1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由办公室每年制定费用安排。报单位领
6、导审批后,列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中,实施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 5.2不得无故拖延、克扣、拒付有害作业人员(包括民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的相关费用。 6、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必需指定科室和专人妥当保管。 6.1健康监护档案为永久性保存的资料,要妥当保管,防止丢失。 6.2职工健康监护档案不得随意外传。 6.3职工本人有借阅、复印其本人健康档案的权利,单位领导和档案保管人不得拒绝职工借阅、复印其本人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为了爱护职工健康和维护公司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公司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与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并妥当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 (3)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 (9)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安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
8、制度; (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4)职业病预防限制措施技术档案; (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6)职业卫生培训教化汇总资料; (17)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状况; (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4、人力资源科负责为每一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当保管。 5、档案管理人员必需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劳动者
9、或其近亲属、劳动者托付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查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书目、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刚好进行归档。 7、“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晰、图表清楚、文字精确牢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8、随时、定期地依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刚好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9、“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状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10、职工离开公司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企管部应照实地、无偿地供应,并在所供应的
10、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11、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供应有关“两档”资料时,企管部应照实地供应。 1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仔细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书目,双方签字,刚好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13、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状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需办好交接手续。 1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实、平安,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觉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刚好修补复制。 1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惜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
11、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16、本规定说明权归小河煤矿。每年按公司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17、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爱护员工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依据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同等状况,严格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的
12、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有安排地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人员)、拟从事有特别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需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核定人员名单,制定体检安排并组织实施。 四、在托付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当照实供应下列文件、资料: 1、单位的基本状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
13、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人员名册; 3、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结果。 五、对打算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员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离岗前30日内组织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员工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单位应当刚好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照实告知员工,并依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实行以下措施:对体检中发觉有职业禁忌证的员工应当调离或者短暂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应当进行妥当安置;对须要复查的员工,根据职
14、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支配复查和医学视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支配其进行医学视察或者职业病诊断;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马上改善劳动条件,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 七、发觉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当地安监、卫生、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支配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医学视察和治疗。 八、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严峻超标,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刚好组织对遭遇或者可能遭遇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视察。 九、对在职业病危害事故中,参与应急救援人员及遭遇或者可能遭遇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刚好组织救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视察。 十
15、、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当保存。为员工职业病诊断、鉴定供应相关资料,接受安监部门的调查和监督检查。 (一)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状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状况; 4、所在作业场所或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 5、职业病诊疗资料; 6、须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单位每年全部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员工汇总表(包括接害,但
16、当年未参与体检的员工),内含:姓名、工龄、岗位名称、岗位工龄、岗位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检测强度(浓度)、体检结论、被告知员工签字、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签章确认等; 2、单位检测、评价、组织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的托付书; 3、职业健康检查、检测和评价的各种报告; 4、职业病诊断报告; 5、对患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6、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和汇总的相关资料; 7、上述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十一、对员工要求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单位应予以供应,并做好登记。员工离开单位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单
17、位应照实、无偿供应,并在所供应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二、单位不得支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三、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视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单位按有关法规规定担当。 十四、单位有义务向员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安监部门照实供应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或与员工有关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总务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照实告知
18、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担当。 二、任何部门不得支配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觉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当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总务部办公室应当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根据规定的期限妥当保存。员工离开公司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办公室应当照实、无偿供应,并在所供应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各部门不得支配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
19、的作业。 煤矿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矿的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1 对矿各科室区队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由专人管理。 2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2.1 矿属各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2 矿属各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2.3 矿属各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登记卡; 2.4 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登记卡; 2.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汇总资料;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登记表; 2.7 职业中毒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表等; 2.8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
20、清单及有关文本; 2.9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安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2.10 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2.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2.12 职业病预防限制措施技术档案; 2.13 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用品档案; 2.14 职业卫生培训教化汇总资料; 2.15 职业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习有关资料; 3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1 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状况; 3.4 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3.5 职业健康监护
21、托付书或合同; 3.6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3.7 职业病人处理、安置状况汇总资料。 4 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要求建立书目、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刚好归档; 5 两档资料字迹清晰、图表清楚、文字正确、语言表达精确; 6 依据本矿人员变动,刚好补充完善两档,各表卡每年十一月三十日前,系统审查完善一次; 7 两档内的资料根据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刚好录入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员工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刚好分析; 8 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及其相关资料,档案室应照实地、无偿地供应,并在所供应的复印件上盖章; 9 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供应有关两档资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职业 健康 档案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