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DB41-T 2389-2023).pdf
《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DB41-T 2389-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DB41-T 2389-2023).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93.080.01 CCS P 6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892023 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2023-03-07 发布 2023-06-06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38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基本规定.4 5 地震液化的判别.4 6 地质勘察.8 7 地质选线.13 8 一般路基设计.14 9 高路堤设计.15 10 桥梁设计.16 11 涵洞(通道)设计.17 附录 A(资料性)河南省地震液化土地区分区略图.19 DB41/T 23892023 II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濮新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濮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战军、高德、骆强、胡广华、王卫中、刘福顺、杨宏永、高涛、韩玉龙、侯攀峰、仝战北、李卫国、郭建光、王珂、邵延信、焦伟立、张勇、吴宜松、李峰、管玉见、申华栋、金建府、戴文斌、郑磊磊、张冠勇、王向、晁代飞、王煕博、董利鹏、冯小青
3、、宁伟男、王刘振、张恩广、袁豪鹏、周奇、齐万帅、高世豪、向波、雷兴华。DB41/T 23892023 3 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的基本规定、地震液化的判别、地质勘察、地质选线、一般路基设计、高路堤设计、桥梁设计、涵洞(通道)设计。本文件适用于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勘察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JTG
4、 B02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3223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JGJ/T 8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震液化土 由于地震作用,地基中上覆饱和土层孔隙水压急剧上升,一时难以消散,有效应力减小,导致土体抗剪强度大幅降低,从而产生喷水、冒砂以及构筑物沉陷、倾斜现象的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3.2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重现期475年的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来源:JTG/T 2231-012020,2.1.8 3.3 特征周期 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取决于地震环境和场地类
5、别。来源:JTG/T 2231-012020,2.1.9 3.4 抗震设防类别 根据构筑物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构筑物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来源:GB 502232008,2.0.1,有修改 3.5 侧向滑移 DB41/T 23892023 4 地震液化导致的大范围地表土层的侧向滑动,往往引起构筑物的倾斜失稳和地表开裂。来源:JTG/T 2231-012020,2.1.9,有修改 3.6 临水路堤 路线走廊带距中线距离 150 m 范围内存在较大型地表水体的填方路堤段。4 基本规定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 0
6、.10g的地区,地面以下 20 m 的深度范围内有饱和砂土、粉土时,4.1 应进行地震液化工程地质勘察。地面下 20 m 深度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除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等于 0.05g外,应4.2 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工程构筑物应按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分类。桥梁抗地震液化设防类别应按表 14.3 确定。对抗震救灾以及在经济、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或破坏后修复(抢修)困难的桥梁,应提高设防类别。表1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适用范围 A类 单跨跨径超过150 m的特大桥 B
7、类 单跨跨径不超过150 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单跨跨径不超过150 m的二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C类 二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单跨跨径不超过150 m的三、四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D类 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5 地震液化的判别 判别程序 5.1 地震液化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定,判别一般按初步判别和进一步判别两步骤进行,地震液化场地应评价地基液化等级。初步判别 5.2 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a)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度地区可判为不液化;b)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
8、0.005 mm 的颗粒)含量百分率,度、度和度分别不小于 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用于液化判别的黏粒含量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c)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 2 m 的天然地基,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式(1)、式(2)、式(3)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0+2 (1)DB41/T 23892023 5 0+3 (2)+1.50+2 4.5 (3)式中: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单位为米(m);0地震液化土特征深度,可按表 2 采用,单位为米(m);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 2 m 时应采用 2 m,单
9、位为米(m);地下水位深度,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单位为米(m)。表2 地震液化土特征深度 单位为米 饱和土类别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0.15g)0.20g(0.30g)0.40g 粉土 6 7 8 砂土 7 8 9 注:0.10g(0.15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度,0.20g(0.30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度,0.40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度。进一步判别 5.3 5.3.1 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宜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判别地面下 15 m 深度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 5 m 的基础时,尚应判别 15 m20 m 范
10、围内土的液化。也可采用静力触探、波速测试等试验方法。5.3.2 采用标准贯入判别法时,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cr时,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以下规定计算:a)在地面下 15 m 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式(4)计算;=00.9+0.1(0)3(015)(4)b)在地面下 15 m20 m 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式(5)计算;=0(2.4 0.1)3(15 020)(5)式中: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0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表 3 采用;0
11、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单位为米(m);黏粒含量(%),当小于 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 3%。表3 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区划图上的 特征周期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 0.35 s 6 8 10 13 16 0.40 s、0.45 s 8 10 12 15 18 注:特征周期根据场地位置在GB 18306上查取。DB41/T 23892023 6 5.3.3 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法时,当饱和土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或锥尖阻力小于液化判别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或锥尖阻力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液化判别静力触探指标临界值可按式(6)和式(7)计算。=0
12、1 0.061+1+(1)3 (6)=01 0.061+1+(1)3 (7)式中:单桥比贯入阻力临界值,单位为兆帕(MPa);0 单桥比贯入阻力基准值,按表 4 取值,单位为兆帕(MPa);1 饱和土静力触探试验深度,当深度为 15 m20 m 时,取 15 m,单位为米(m);系数,取 1.0;系数,取 0.75;双桥锥尖阻力临界值,单位为兆帕(MPa);0 双桥锥尖阻力基准值,按表 4 取值,单位为兆帕(MPa)。表4 比贯入阻力和锥尖阻力基准值 单位为兆帕 设计地震分组 基准值参数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0.15g 0.20g 0.30g 第一组 比贯入阻力基准值ps0 2.
13、60 3.20 6.00 7.30 锥尖阻力基准值qc0 2.35 2.90 5.50 6.60 第二、三组 比贯入阻力基准值ps0 3.20 6.00 6.70 8.60 锥尖阻力基准值qc0 2.90 5.50 6.10 7.80 5.3.4 采用剪切波速试验法时,当饱和土剪切波速测试值小于液化判别剪切波速指标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液化判别剪切波速指标临界值按式(8)计算;=0(2 0.013322)0.51 0.185(2)3 (8)式中: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液化剪切波速临界值,单位为米每秒(m/s);0 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土类有关的经验系数,按表 5 取值;2 剪切波速测点深度,
14、单位为米(m)。表5 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土类有关的经验系数vs0 单位为米每秒 土类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0.15g)0.20g(0.30g)0.40g 砂土 65 95 130 粉土 45 65 90 地基液化等级 5.4 5.4.1 地基液化等级分为轻微、中等、严重三级。各级的地面喷水、冒砂等震害情况,以及对结构物危害程度见表 6。DB41/T 23892023 7 表6 地基液化等级对结构物的相应危害程度 地基液化等级 地面喷水、冒砂情况 对结构物的危害情况 轻微 地面无喷水、冒砂,或仅在洼地、河边有零星喷水、冒砂点 危害性小,一般不致引起明显的震害 中等 喷水、冒砂
15、可能性大,从轻微到严重都有,多属中级 危害性较大,可造成不均匀沉陷和开裂,有时不均匀沉陷可能达到200 mm 严重 一般喷水、冒砂都很严重,或仅在洼地,地面变形很明显 危害性大,不均匀沉陷可能大于200 mm,高重心结构物可能产生不容许的倾斜 5.4.2 对存在地震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按式(9)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并按表 7 综合划分地基液化等级。=(1)=1 (9)式中:液化指数;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标准贯入点编号;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临界值;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
16、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埋深,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米的负一次方(m-1)。若判别深度为 15 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 5 m 时应采用 10;等于 15 m 时应采用 0;5 m15 m 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若判别深度为 20 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 5 m 时应采用 10,等于 20 m 时应采用 0;5 m20 m 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表7 地基液化等级 液化等级 轻微 中等 严重 判别深度为15 m时的 液化指数 0IlE5 5IlE15 IlE15 判别深度为20 m时的 液化
17、指数 0IlE6 6IlE18 IlE18 5.4.3 地基液化土层的承载力(包括桩侧摩阻力)、土抗力(地基系数)、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可根据液化抵抗系数 Ce 予以折减。液化抵抗系数 Ce 按式(10)计算。折减系数应按表 8 采用。=1 (10)式中:液化抵抗系数;1 实际标准贯入锤击数;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DB41/T 23892023 8 表8 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 Ce ds0 Ce0.6 ds010 0 10ds020 1/3 0.6Ce0.8 ds010 1/3 10ds020 2/3 0.8Ce1.0 ds010 2/3 10ds020 1 6 地质勘察 一般规定 6.1 6
18、.1.1 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加强区域地质研究、工程地质调绘和地区工程经验的收集。6.1.2 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及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在分布面积不大,有可靠工程经验或数据丰富的地区,二级以下公路工程,可简化勘察阶段,但应满足详细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6.1.3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应为地质选线提供基础资料,以收集现有资料和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要手段,当缺乏地质资料和工程经验时,应进行必要勘探、测试与取样试验工作。6.1.4 初步勘察应为路线平纵面优化、确定构筑物基础形式提供地质资料,按 JTG C20 进行勘察工作,对可能影响路线或构筑物基础方案
19、的关键地段,应按工点进行勘察。6.1.5 详细勘察以工点或工段勘察为主,应为确定构筑物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提供地质资料,按JTG C20 进行勘察工作。6.1.6 开展工点勘察工作前,应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指导书。工作量应结合地震液化土路段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公路等级和构筑物的设置进行布置,勘察深度应满足相应阶段工程地质评价的要求。6.1.7 工点勘察应重视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环境地质条件的改变及其影响。6.1.8 勘察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应符合 JTG 3223 的规定。6.1.9 应急抢险处治或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缺乏勘探测试条件时,可参照附录 A 进行粗略判别。勘察内容 6.2 地震液化土地区
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以下内容:a)地貌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b)地质构造、地震动参数和历史震害情况;c)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土的类型及工程场地类别;d)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土层结构、岩土名称、粒径组成、密实程度和状态;e)饱和砂土、粉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埋深、液化的可能性和液化等级;f)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深、水位及变化趋势;g)断裂的类型、分布、规模、活动性;h)桥梁、涵洞(通道)等构筑物场地地震液化土分布范围、液化等级;i)高路堤段场地地震液化土分布范围、液化等级;j)陡坡路堤段场地地震液化土分布范围、液化等级;k)临水路堤段场地地震液化土分布范围、液化等级;l)既有道路和构筑
21、物的分布、使用情况,当地工程的抗地震液化措施及经验。DB41/T 23892023 9 勘察方法 6.3 6.3.1 应采用地质调绘、钻探、取样及室内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勘探测试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可液化土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构筑物的类型和规模等综合确定。6.3.2 地质调绘应按以下要求开展工作:a)地震液化土地区工程地质调绘应充分收集和研究项目区地质、地震资料,并与路线及构筑物的设置结合;b)地质调绘应沿拟定的路线及其两侧各 200 m 带状范围开展,对可能存在不利影响的地段,应加宽至可能影响或受影响的区域,调绘的比例尺宜为 1:20
22、001:10000;c)应针对地震液化土的分布、性质、工程类别及规模开展调绘工作,评价地震液化对工程的不利影响;d)应调查项目区地下水位,调查调绘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调查调绘近期内(35 年内)年最高水位;e)应调查既有道路、构(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及工程现状;f)应调查工程项目区地震液化发生路段或地点,分析地震液化发生条件。g)古河道、风积砂、沉积砂等应辅以挖探、物探进行调绘。6.3.3 勘探测试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厚层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勘探深度应不小于 20 m 或全部可液化土层深度;b)饱和砂土、饱和粉土的层厚较薄时,应穿过饱和砂土、饱和粉土至下伏非液化土层。6.3.4 钻
23、探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a)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应布置必要的钻探工作,采取土样及原位测试对可液化土层进行勘察;b)土层钻孔孔径不宜小于 110 mm,原状土样直径不宜小于 89 mm;c)钻探过程中遇地下水时,应量测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地下水位量测时,应调查地下水位年变幅及地下水位量测数据的代表性。6.3.5 取样及室内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a)岩土取样及试样保存应符合 JGJ/T 87 的规定,每工点(段)内每一主要岩土层取样数量不应少于 6 件,且取样孔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数量不少于钻孔总数的 1/3。钻孔较少时,位置相近、地形地质条件相同的工点(段)可合并统计;b)液化土层和非液化土
24、层均应分层采取土样,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宜采取原状样,砂土宜采取标贯器内扰动样;c)地震液化土层取样应从地面以下 1 m 开始取样,砂土、粉土竖向取样间距宜为 1.0 m1.5 m;d)砂土、粉土测试项目可按表 9 选用。表9 室内测试项目表 测试项目 地层 砂土 粉土 颗粒分析+天然含水率+密度 (+)塑限 +液限 (+)DB41/T 23892023 10 表 9 室内测试项目表(续)测试项目 地层 砂土 粉土 黏粒含量百分率 +注1:“+”为必做项目,“(+)”为选做项目。注2:黏粒含量百分率应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测定。6.3.6 标准贯入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a)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应符
25、合 JTG 3223 有关规定;b)每一主要岩土层有效测试数量不应少于 6 次,测试孔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数量不少于钻孔总数的 1/3,在主要评价孔段内测试点间距宜为 1.0 m 至 1.5 m。6.3.7 静力触探应满足以下要求:a)使用的静力触探设备规格应满足 JTG 3223 有关要求;b)静力触探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标定,试验前应对静力触探设备进行完好性检查;c)静力触探探头宜匀速压入测试土层,速度宜保持 1.2 m/min;d)静力触探宜与标准贯入联合使用来判定地震液化。6.3.8 剪切波速法宜与标准贯入试验方法联合使用。路线勘察 6.4 6.4.1 地震液化土分布路段应根据地质条件查明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液化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DB41-T 2389-2023 地震 液化 土地 公路 勘察 设计规范 DB41 2389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