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41-T 2388-2023).pdf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41-T 2388-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41-T 2388-2023).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3.020.40 CCS Z 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882023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2023-03-07 发布 2023-06-06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3882023 I 目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总体要求.4 5 源头控制.4 6 过程管理.5 7 末端治理.5 8 环境管理.7 附录 A(资料性)铸造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工艺.9 DB41/T 2388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
2、文件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东华大学、新乡市长城铸钢有限公司、洛阳市古城机械有限公司、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高举、张清宽、刘统洲、苏见波、李怀明、董国强、刁永发、黄靖、高强立、张寅龙。DB41/T 23882023 1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环境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铸造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防治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等的技术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3、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8729 铸造焦炭 GB 8959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39726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4、 HJ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2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 HJ/T 38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HJ/T 38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1093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1115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金属铸造工业 HJ 1251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金属铸造工业 HJ 2020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
5、027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JB/T 10341 滤筒式除尘器 DB41/T 1946 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DB41/T 23882023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铸造工业 生产各种金属铸件的制造业。GB/T 47542017中归属金属制品业,分类为黑色金属铸造(C3391)和有色金属铸造(C3392)。黑色金属铸造指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类成品、半成品的制造;有色金属铸造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铸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来源:G
6、B 397262020,3.1 3.2 铸造 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来源:GB 397262020,3.2 3.3 金属熔炼 通过加热使金属炉料转变为熔融状态,并调整到铸件所需成分的过程。来源:GB 397262020,3.3 3.4 冲天炉 一种以生铁和(或)废钢铁为金属炉料的竖式圆筒形化铁炉。按熔化送风温度分为冷风冲天炉(鼓风温度400)和热风冲天炉(鼓风温度400)。来源:GB 397262020,3.4 3.5 电弧炉 电极与炉料间产生电弧用以熔炼金属的炉子。来源:GB 397262020,3.5 3.6
7、燃气炉 仅使用气体燃料(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等)的铸造用熔炼(化)炉。来源:GB 397262020,3.6 3.7 感应电炉 利用感应电流加热、熔炼金属和对金属液保温的炉子。来源:GB 397262020,3.7 3.8 热处理炉 供炉料热处理加热用的电炉或燃料炉。来源:GB/T 133242006,3.3 3.9 造型 用铸造材料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过程。来源:GB 397262020,3.10 DB41/T 23882023 3 3.10 制芯 将芯砂制成符合芯盒形状的砂芯的过程。来源:GB 397262020,3.11 3.11 浇注 将熔融金属从浇包注入铸型的过程。来源:GB
8、397262020,3.12 3.12 落砂 用手工或机械方法使铸件与型(芯)砂分离的过程,可带砂箱落砂或在捅型后再落砂。来源:GB 397262020,3.13 3.13 砂处理 根据工艺要求对造型用砂进行配料和混制的过程,包括对原砂的烘干和旧砂的处理。来源:GB 397262020,3.14 3.14 旧砂热法再生 通过焙烧或燃烧,去除旧砂表面树脂或粘土等杂质的旧砂再生技术。来源:GB/T 56112017,6.1.6 3.15 排风罩 设置在有害物源处,捕集和控制有害物的通风部件。来源:GB/T 167582008,3.1 3.16 袋式除尘器 利用纤维滤料制作的袋状过滤元件捕集含尘气体
9、中固体颗粒物的设备。来源:GB/T 67192009,3.1 3.17 覆膜滤料 在滤料表面覆合一层透气的薄膜的过滤材料。来源:HJ/T 3262006,3.1 3.18 滤筒式除尘器 以滤筒作为过滤元件的除尘器。滤筒的安装方式分为垂直、倾斜和水平三种。来源:JB/T 103412014,3.1,4.1.2 3.19 非甲烷总烃(NMHC)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的质量浓度计。来源:GB 397262020,3.20 3.20 挥发性有机物(VOCs)DB41/T 23882023 4 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
10、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来源:GB 397262020,3.18 3.21 吸附法 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材料吸附工业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方法。来源:HJ 20162012,4.4.17 3.22 燃烧法 又称热力焚烧法,通过燃烧或高温分解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来源:HJ 20162012,4.4.29 3.23 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来源:GB 39
11、7262020,3.22 3.24 密闭 污染物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来源:GB 397262020,3.23 3.25 密闭(封闭)空间 利用完整的围护结构将污染物质、作业场所等与周围空间阻隔所形成的封闭区或封闭式建筑,该封闭区域或封闭式建筑物除人员、车辆、设备、物料进出时,以及依法设立的排气筒、通风口外,门窗及其他开口(孔)部位应随时保持关闭状态。来源:GB 397262020,3.24 4 总体要求 4.1.1 铸造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4.1.2 坚持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全过程综
12、合防治原则,鼓励使用先进、环保的工艺技术和装备。4.1.3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规模依据污染负荷、污染物种类、排风罩罩型及其气流组织、废气治理系统各个污染源点的设计总风量确定。4.1.4 铸造工业园区宜制定统一的废渣、除尘灰收集、贮存和处理管理办法及废砂再生等资源化利用措施。5 源头控制 原材料、辅助材料及能源 5.1 5.1.1 炉料用切削废料、粉状废料等废旧金属原材料应压块处理。DB41/T 23882023 5 5.1.2 炉料使用废旧金属时,应不使用或少使用含塑料、油脂、油漆等杂质的废旧金属原材料。5.1.3 应提升工艺水平,降低粘结剂、改性剂、粉状添加物等辅助材料的使用量。5.1.4 冲
13、天炉燃料宜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焦炭时,焦炭应符合 GB/T 8729 的规定。5.1.5 烤包、燃气热处理炉、旧砂热法再生焙烧炉的能源应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电力。工艺及设备 5.2 5.2.1 粘土砂、消失模、真空密封造型、熔模铸造等造型工艺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5.2.2 黑色金属铸造熔炼设备宜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5.2.3 有色金属铸造熔炼设备宜采用电加热坩埚炉或天然气快速熔化炉。5.2.4 容量为 3 t 及以上中频感应电炉加料宜采用加料车。5.2.5 天然气快速熔化炉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上料系统。5.2.6 燃气炉、热法砂再生焙烧炉、燃气热处理炉宜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14、6 过程管理 生产过程 6.1 6.1.1 型砂在车间内输送方式宜采用气力输送、封闭式式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密闭输送方式。6.1.2 合箱、开箱、落砂、清砂、切割、打磨、焊补、浇包维修、金属液球化处理、倒包和分包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6.1.3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与工艺设备应联动控制,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应先于工艺设备开启、后于工艺设备且无可见烟粉尘外逸时停机。6.1.4 铸件涂装工序的配料、涂装和清洗作业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封闭空间内操作;无法密闭或封闭的,应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排风罩。废气收集及输送 6.2 6.2.1 废气收集和治理系统的划分应依据通风管道布置、废气治理设施布置、余热回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41-T 2388-2023 铸造 工业 大气污染 防治 技术规范 DB41 2388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