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1)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1)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论N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针刺工具砭石 拔罐又称“角法”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发现并取用阿是穴、创用指寸法取穴定位。北宋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个经穴 清代 李学川 针灸逢源、361个经穴JD三大总结/里程碑:1. 第一次总结:战国末期 内经160多个腧穴,是对战国以前的针灸学术的一次大的总结,创立了针灸理论体系。2. 第二次总结:魏晋时期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49个腧穴,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3. 第三次总结:明代 杨继洲 针灸大成359个腧穴第一章 经络总论
2、N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经脉+络脉 络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血络) 十二经脉=手足三阴阳经经脉=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十二经别、经筋、皮部) 体位:两臂自然下垂、拇指向前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ep.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a. 分布规律:手足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手足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Special: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 循行走向总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
3、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c. 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阳经手足末端 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2.同名阳经与阳经头面部 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胸中 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总规律及气血流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N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N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
4、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于一源三歧阴脉之海任脉 阳脉之海督脉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髓海脑部 气海胸部N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离入出合十二经别 气街头、胸、腹、胫部 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N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N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为结。JD经络作用:1.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
5、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2.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3.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充实于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N辩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委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所在经脉。JD经络学说的临床作用:1. 说明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2. 指导辩证归经(前额痛-阳明经、两侧痛-少阳、后项痛-太阳、巅顶痛-督脉/足厥阴肝经)3. 指导针灸治疗(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
6、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第二章 腧穴总论N腧穴:是人体脏腑经脉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N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为止,且归属于十四静脉系统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体系的主体N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穴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N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无一定数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压痛点”等。DT腧穴的主治特点1. N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是一切
7、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和最基本的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 如眼区周围的睛明、承泣等治疗眼疾;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治疗胃痛;膝关节周围的鹤顶、膝眼等奇穴均治疗膝关节疼痛;阿是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的病痛等。2. N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如十四经穴中的合谷穴既可治疗手部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所经过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3. N特殊作用:是指有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不同的病理状态,有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双向作用:如天枢治腹泻和便秘,内关治心动过速和行动过缓,足三里
8、可减弱或加强胃运动。特异作用: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腧穴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四肢部)、分部主治规律(头身部)十二经脉腧穴主治及任督二脉腧穴主治P24N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N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一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N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N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络穴四肢肘膝关节
9、以下;任脉鸠尾上腹部;督脉长强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胸胁部。N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共16个,除胃经的梁丘穴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N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N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共12个,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N下合穴:六腑之气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共6个,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小肠胃经,三焦膀胱经N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于8个腧穴,称之为八会穴。脏、腑、气、血、骨分散在躯干部;筋、脉、髓分散在四肢部。N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
10、8个腧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N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腧穴的穴位定位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中指、拇指、横指同身寸)、简便定位法。N骨度折量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骨度折量寸表P28(special 9 多选题)N横指同身寸:被取穴者四指并拢,以其中指关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法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第四章 针灸技术总论针灸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N壮:古代医家将用于灸法的艾柱数量的计数单
11、位定位“壮”,即灸时每燃尽一个艾柱称为“一壮”。针灸距离23 cm 针灸时间1015 分针灸消毒范围: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患者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等。通经活血功能的腧穴: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肩井、丰隆、十宣、十二井穴等,以及下腹、腰骶部孕妇应禁行针刺。第五章 针灸技术各论毫针构造: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规格31号直径0.30mm,规格1.5寸长度40mmJD进针法:右手刺手、左手押手,分为单手(较短毫针的进针)、双手和针管进针法(儿童和惧针者)。JD双手进针法:是指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包括:指切(爪切)短针的进针、夹持(骈指)长针的进针、舒张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12、、提捏进针法印堂等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弹针速刺法较短毫针的进针。针刺角度:直刺90、斜刺45、平刺15。 毫针的针身应该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针刺方向:依经脉循行、腧穴部位特点、治疗需要定方向。N行针:亦称运针。是指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包括基本和辅助手法两类。JD基本手法:1.提插法: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基本手法。指力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钟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方向、角度。2.捻转法: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
13、,是针在腧穴内反复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指力均匀,角度适当,一般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转,以免滞针。辅助手法包括:循、弹、刮、摇、飞和震颤法。N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得气时,患者自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反应,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滞涩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毫针补泻手法包括:单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N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者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者为泻法。N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14、,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N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徐徐出针者为泻法。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补法顽麻冷痹、虚寒性疾病等。透天凉泻法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DT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1.患者的机能状态(主要因素) 正虚状态时扶正补虚,虚脱状态回阳固脱,邪盛状态祛邪泻实。如针刺足三里可以缓解胃痛,实证患者消积导滞、行气止痛,虚证补中益气、养胃止痛。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补虚关元、气海、命门、膏盲等能鼓舞人体正气,促使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泻实人中、委中、十宣等穴,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3
15、.针刺手法的选择和运用 针刺补泻手法是促使机体虚实状态转化的主要手段,应针对患者虚实的性质和手段,选择适宜的补泻手法。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分为静留针和动留针。针刺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DT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昏厥现象。 原因:患者机能状态不适针刺,或体位不当,或手法过重。 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现象。重者神志不清,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甚至昏厥。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起针。让患者平卧,松开衣带,保暖。轻者仰卧片刻,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选人中、
16、内关、足三里等穴进针或指压,或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若不省人事,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DT滞针: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患者疼痛的现象。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或体位不当,留针时间过长 表现:针在体内难以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患者疼痛难忍。 处理:若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循按滞针腧穴附近,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法、弹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缩,既可消除滞针。SX血肿:是指针刺部位皮下出血引起的肿痛。
17、 原因:刺伤血管 表现: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处理:若是微量血肿,不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叫剧,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促使淤血消散吸收。N灸法: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止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JD灸法作用: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用)、扶阳固脱(扶助阳气、举陷固脱)、消淤散结(行气活血、消瘀散结)、防病保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灸法种类:艾灸法艾柱灸(直接、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非艾灸法灯火灸、天灸。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
18、旋灸)、实按灸(太乙、雷火神针)无瘢痕灸当艾柱燃剩1/3左右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易炷再灸。JD隔盐灸:鲜姜薄片直径2-3cm,厚度约0.3cm。中间针刺数孔,置于腧穴或患处,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艾柱燃尽,易柱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一般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作用,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隔盐灸作用:回阳、救逆、固脱之功。用于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N温针灸:毫针得气后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病症。N天灸: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又称药物灸
19、、发泡灸,常用中药有白芥子、细辛、大蒜、斑蝥等DX灸法注意事项P167N拔罐法:也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淤血,以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罐的吸附方法: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水罐法、抽气罐法N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火罐内旋绕数圈后抽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拔罐的应用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络拔罐法、留针拔罐法。N走罐法:又名推罐法,即先在拟操作部位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再用上述方法将罐吸
20、住,然后医生手握罐体,均匀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往返推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适于脊背、腰臀、大腿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N闪罐法:是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立即取下,再迅速吸拔、取下,如此反复,直至皮肤潮红。动作要迅速、准确,手法要轻巧,吸附力要适中,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部位以及儿童患者。拔罐作用:开泻腠理、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等。XZ拔罐的注意事项P171特殊针具刺法:三掕针法、皮肤针法、火针法、皮内针法、针刀疗法三棱针法针刺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最广泛)和挑刺法皮肤针法操作方法:循经
21、叩刺、局部叩刺和穴位叩刺。N皮肤针法:根据十二皮部理论,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腧穴,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防止疾病的方法。N电针法:是在毫针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法波型: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不易耐受)疏密波作用:能克服单一波型易产生耐受现象的缺点,具有增强代谢,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的作用。DX电针法注意事项P181DX穴位注射法注意事项P184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JD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再返回沿胃上口,穿过横膈,入属于肺。从肺系(气管喉咙部)向外横行
22、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下行,循行与手少阴与手厥阴经之前,下至肘中、沿着前臂内侧桡骨尺侧缘下行,经寸口动脉搏动处,行至大鱼际,再沿大鱼际侧缘循行直达拇指末端。其支脉,从手腕后分出,沿着食指桡侧直达食指末端。JD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第1、2掌骨之间,上行至腕后两筋之间,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交会于大椎穴,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与肺,下行穿过横膈,属于大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至颈部,经面颊进入下齿之中,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旁。足太阴脾经
23、: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厥阴肝经之前,再沿膝股内侧前缘上行,进入腹部,属脾,联络胃;再经过横膈上行,夹咽部两旁,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其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募穴:肺为中府,大肠为天枢,脾为章门,胃为中脘手太阴肺经 11 中府、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 20 商阳、对侧迎香穴足阳明胃经 45 承泣、厉兑足太阴脾经 21 隐白、大包下合穴:足三里胃、上巨虚大肠八会穴:章门脏会穴、中脘腑会穴、膻中气、血膈腧、筋阳陵泉、脉太渊、骨大杼、髓悬钟郄穴:肺孔最大肠温溜、脾胃地机伴梁丘。手
24、太阴肺经孔最、手阳明大肠经温溜、足太阴脾经地机、足阳明胃经梁丘十二经合穴:肺尺泽、大肠曲池、胃足三里、脾阴陵泉原穴:胃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十二经五腧穴:井荥输经合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手太阴肺经:11穴,中府少商中府:肺之募穴。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六寸。下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以免气胸孔最:郄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主治咯血。太渊:输穴;肺之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25、主治无脉证。鱼际:荥穴;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少商:井穴;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孕妇禁用。尺泽:合穴1. 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凹陷中。2.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症;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3.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1. 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食指交叉取穴。2.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偏正头痛、齿痛、项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手腕痛。3. 操作:向上斜刺0
26、.50.8寸手阳明大肠经:20 商阳对侧迎香穴商阳:井穴。在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阳溪:经穴,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臂臑: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肩髃:在三角肌去,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取穴法: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的凹陷即是本穴。四关穴:合谷、太冲平肝熄风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概要:1. 头面五官病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2. 热病,神志病 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3. 肠胃病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4.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27、症 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合谷:大肠之原穴1. 定位: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指之间关节横纹取穴2.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症;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3.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曲池:合穴1. 定位: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2.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热病;眩晕;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症;隐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癫狂。3. 操作:直刺11.5寸足
28、阳明胃经: 45穴 承泣厉兑 入上齿龈中足阳明胃经主治概要:1. 胃肠病 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2. 头面五官病 目赤痛痒,目翳,眼见瞤动。3. 神志病:癫狂4. 热病5.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下肢痿痹,转筋天枢:大肠之募穴1. 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2.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3. 操作:直刺11.5寸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1.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2.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下肢痿痹;癫狂等神志病;乳痈、肠
29、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3.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上巨虚:大肠下合穴;犊鼻下6寸 下巨虚:小肠下合穴;犊鼻下9寸丰隆:络穴 梁丘:郄穴 内庭:荥穴足太阴脾经:21 穴 隐白大包隐白:井穴1.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2.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泻3. 操作:浅刺0.1寸太白:输穴;脾之原穴 在趾区,第一跖趾关节锦缎赤白肉际凹陷中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在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1.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2.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症;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3.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地机:郄穴 主治痛经等 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合穴 利湿要穴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主治血热性皮肤病大横: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大包:脾之大络 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