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课题:魔幻的颜色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 型表现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指导-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二、发展阶
2、段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三、收拾与整理四、课后拓展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 出 春 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三年级第一课教学参考资料】蒙德里安与 红、黄、蓝的构成蒙德时安Mondrian.P iet:荷兰(1872年一一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
3、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 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
4、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 作 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 n and Mrs,Armand P,Bart
5、os收藏。第2课课题:万花筒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能 否 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
6、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3、收拾与整理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三年级上第二课教学参考资料】万花筒:一种光学装置。由儿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
7、特 于 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 60度 或 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 着 做 一个万花筒。第 3 课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 型 表 现 欣 赏 评 述教学
8、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 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1、能会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3、构图是否完整。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
9、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二、发展阶段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第4课课题:刖刖后后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 型 表 现 欣赏评 述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能 够 运 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
10、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2、能 否 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二、发展阶段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 业 形 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三、学生作业,教师辅
11、导四、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第5课课题:天然的斑纹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点: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具学具: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一、引导教学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
12、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2、发展阶段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
13、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3、收拾与整理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一、课后拓展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梢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年级上第五课教学参考资料】肌理:与形态
14、,色彩一起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骨理”,如从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第6课课题:校园里的花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式通过观察了解
15、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具学具:写生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2、发展阶段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
16、,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四、教学拓展: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第7课课题:最受尊敬的人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 型 表 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
17、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2)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出示范作,猜 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2、发展阶段带领学生
18、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五、课后拓展: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第 8 课课题:今天我值日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
19、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2、在画的过程中,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2、发展阶段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20、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四、教学拓展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第9课课题:有趣的鞋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 计 应 用 欣 赏 评 述教学目标: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
21、特色。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 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重难点:1、运向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2、运用废I日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教具学具: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2、发展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
22、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四、教学拓展1、可以使用各种
23、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 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第10课课题:团包手工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 计 应 用 造 型 表 现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
24、的小艺术品。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熟募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具学具: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镇子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2、发展阶段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儿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 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
25、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教学拓展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美术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