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资料.doc
《某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资料.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花岗岩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 录1评价对象与依据11.1评价对象和范围11.2评价依据12建设项目概述62.1建设单位概况62.2自然环境概况72.3地质概况82.3.1矿区地质概况82.3.2矿体地质特征92.3.3矿石质量92.3.4水文地质概况102.3.5工程地质概况102.3.6环境地质112.3.7资源储量112.4建设方案概况122.4.1.建设规模、开采范围122.4.2.工作制度、劳动定员、服务年限122.4.3开采境界圈定、首采地段及基建工程量132.4.4总图布置142.4.5采剥工艺142.4.6开拓运输162.4.7防排水172.4.8排土工艺182.4.9公用
2、辅助设施182.4.10工程投资182.5矿区周边环境183定性、定量评价193.1总平面布置单元193.1.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93.1.2总平面布置评价193.2开拓运输单元223.2.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23.2.2开拓运输单元评价233.3采剥单元243.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43.3.2采剥单元评价293.3.2.1露天边坡子单元293.3.2.2穿孔、爆破评价303.3.2.3开采工艺评价313.4矿山供配电设施单元343.4.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43.4.2供配电安全性评价343.5防排水单元353.5.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53.5.2防排水评价363.6排土场单元373.6.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73.6.2排土场评价383.7其他单元403.7.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403.7.2空压机储气罐评价403.8重大危险源辨识414安全对策措施424.1本报告提出的的安全对策措施424.1.1总平面布置对策措施424.1.2工艺过程安全对策措施434.1.3其它安全对策措施524.2安全管理对策措施554.3建议575安全预评价结论586附件593某公司某花岗岩矿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1评价对象与依据1.1评价对象和范围确定本次安全预评价范围为:拟新建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露天开采作业、运输、排土及采石场工业场地的总体布置。不包括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相关内容。1.2评价依据1.2.
4、1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2014.12.0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65号1993.05.0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9.05.0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1.12.3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6号 2009年8月27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自2014.1.1起施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年修订)(国务院令第397号 2014.08.20起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5、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2007.06.01起施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8号修订,2015.7.1起施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3年修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修订2015.7.1起施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8号修订,2015.7.1起施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7号修订,
6、 2015.05.01起施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2012.02.14起施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修订, 2015.07.01起施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5号, 2015.07.01起施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513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写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1649号文件)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7号 2014.6.20起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严防十类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448号2014年5月28日)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2号2005.12.01起施行)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第125号文 2007.11.01起施行)关于加强安全评价监督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安监管发201147号)关于深入开展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采石场管理的通知(陕政办发 20154号)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采石场管理的通
8、知的通知(陕安监201518号)1.2.2标准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T8196-2003安全色GB2893-2008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
9、00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198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1.2.3项目合法证明文件安全评价委托书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关于某公司某花岗岩矿建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某市市某县发展和改革局(某县印发改产业201635号,2014年11月24日)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陕西省某县某乡某村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资源
10、储量核实报告(某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3月)某公司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方案(鞍钢矿山附企设计研究所,2012年10月)企业提供的其他资料某公司某花岗岩矿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单位概况某公司是2013年7月29日在某市市工商局注册成立的矿产品项目投资、加工、批发零售企业,企业性质属个人独资企业,主要开采建筑用花岗岩。住所位于某市市某县戚氏镇五里源。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为某公司的新建矿山。2011年4月编写完成的陕西省某县某镇某村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随后在某市市国土资源局进行资源储量备案,备案号:汉市国土资储备20118号,2012年9月27日取得某县国土
11、资源局划定的范围批复,2014年1月3日取得了某市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6107232014017130132643。矿区由四个拐点坐标控制,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矿种为建筑用花岗岩,生产规模为3.00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为0.3991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360米至1010米。矿区位于某县县城325方位直线距离约30km处,行政区划属陕西省某县某镇桂花村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2006,北纬332437。矿区东侧约1.5km处为某镇政府所在地,有谢窑公路相通直达县城,并与108国道与西汉高速相连,距离108国道与西汉高速约34km,距离某县县城约40km,距离某县
12、火车站约38km。矿区交通较为便利。2-1交通位置图图某县某镇某村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2.2自然环境概况矿区位于某县西北部山区,秦岭南麓,属低中山区,海拔高程8901416m,区内岗岭起伏,沟谷发育,西河是矿区东部主要沟谷水系,沟谷内常年有水,水流由北向南汇入溢水河,再流入汉江。矿区及周边植被发育,基岩露头较少,但因赋矿岩体为侵入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强,矿体露头较多。矿区属北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极端最低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38.7,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日照1753.2小时,年降水量平均为842.6毫米,当年十二月次年一月为霜冻期,七九月为雨季,有时有干旱灾害发生。矿区所在
13、的地人口居住分散。矿区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薯类、豆类、少量水稻。工业较少,劳动力充足。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国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知:某镇设计基本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该矿处于地壳微弱活动带,地震对开采安全的影响不大。因此地震对开采安全基本无影响。2.3地质概况2.3.1矿区地质概况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上层位(Ob)、志留系下统(S1)。现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上层位(Ob) 分布于矿区东北侧,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含石墨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硅质条带(结核)结晶灰岩
14、,石墨石英片岩。地层的岩相、厚度变化较大,向东可见黑云母片麻岩,大理岩等。地层产状:倾向220235,倾角6575。(2)志留系下统(S1)此地层广泛出露于整个矿区,主要岩性为:绢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的炭质绢云母片岩,黑色薄层中厚层硅质岩。由于受到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常见矽线石、十字石、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此地层与其下覆的奥陶系以灰黑色石墨石英岩作为地层分界。地层产状:倾向215230,倾角5570。2、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见石关子代家店倾伏背斜,由奥陶系和下志留统地层组成,矿区处于该背斜的西段。倾伏背斜的枢纽成波状起伏,背斜西北部产生了显著的地层倒转,使其具有伏卧褶皱
15、的特点,轴面倾向南西。3、岩浆岩在矿区中部及西南地区有出露,为印支期酸性侵入岩(51b),以大型脉体产出,岩体走向300左右,倾向南西,岩体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矿区内所见的脉岩主要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结构,局部可见长石石英组成的蠕虫状嵌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及黑云母。2.3.2矿体地质特征矿体为侵入于志留系地层中的印支期酸性侵入岩(51b),矿体与地层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南西。在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一个矿体,矿体编号为KT1。矿体呈长条脉状顺地层产出,矿体可采长度为280m;宽度3365m,平均宽度49m;厚度1230m,平均厚度21m,矿体连续
16、性好,岩性稳定。矿体出露最低标高1200m,最高标高1242m,最大高差42m。矿体上下盘围岩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围岩产状:22060。2.3.3矿石质量1、矿石的自然类型矿石的自然类型为: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工业类型为: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2、矿石矿物成份矿石主要矿物有钾长石含量35-45%、石英含量25-30%、斜长石含量15-25%,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含量5-10%,付矿物常见有磷灰石、锆石、磁铁矿,偶见独居石。 3、矿石化学成份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SiO2含量 64.98-70.27%,AL2O3含量14.25-16.33%;Fe2O3含量1.62-2.49%;MgO含量0.8-1.
17、94%;CaO含量1.62-2.7%;Na2O含量3.02-3.79% ;K2O含量3.25-4.16%。4、矿石风化特征矿体属酸性侵入岩,抗风化能力强,基本无风化层,在矿体表层有00.5m厚的残坡积物。5、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的上下盘围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岩石较松散,属较软质岩类,与矿体界线明显。矿体受侵入脉体控制,矿体中基本无夹石,无有害成分。2.3.4水文地质概况工作区地貌为低中山山区,海拔最低890m,最高1416m,最大高差约526m,区内地形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自然排泄。矿区位于某村山坡上,区内沟谷为季节性流水,仅雨季有水,自西向东流入西河;东部西河沟谷常年有水,水流由北向南汇入溢水
18、河,再流入汉江。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010m,矿体最低开采标高1200m,高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90m。地表水排泄条件好,矿区虽有基岩裂隙水,但不发育,未见泉水出露;同时矿体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较陡,水流排泄畅通,对采场不会产生影响。因此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采矿活动影响较小,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型。2.3.5工程地质概况矿区内主要为岩浆岩分布区,岩体结构较稳固,至今未发生过山体崩塌和滑坡现象,矿体为花岗岩,质地坚硬、坚固;围岩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岩层走向与岩浆岩体走向基本一致,倾向总体南西向,风化蚀变强,且松散,对采矿影响较小。矿山为露天开采,自上而下台阶式采矿方法,最大开采深度5
19、0m,最终边坡角控制在60以内,一般不会发生滑坡、崩塌现象,采场边坡是稳定的,但由于将来的长期采矿生产,会使矿体结构发生变化,破坏影响岩体的稳定性,产生破裂岩块,破碎裂隙带在水的作用下可能诱发局部滑塌、崩塌现象,所以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从以上分析看,矿区总体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区。2.3.6环境地质本矿山属露天开采,矿体出露于某村的山坡上,位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水自然排泄条件好。矿体裸露无风化层,矿石坚硬致密,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台阶坡面角57,最终边坡角57,按设计开采边坡稳定,不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无热、气及放射性危害物质,矿区环境地质条
20、件良好。但为防患于未然,采矿仍应建立合理的废矿碴堆放场地,以防暴雨季节形成人为的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危及周边生态环境。以上只要防范和治理措施到位,就不会对生态环境和安全构成危害。采矿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重要设施。综合上述,拟设矿区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环境地质较稳定,矿床具备有良好的开采技术条件。2.3.7资源储量由陕西省某县某镇某村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2011年4月)报告显示:矿体为侵入于志留系地层中的印支期酸性侵入岩(51b),矿体与地层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南西。在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一个矿体,矿
21、体编号为KT1。矿体呈长条脉状顺地层产出,矿体可采长度为280m;宽度3365m,平均宽度49m;厚度1230m,平均厚度21m,矿体连续性好,岩性稳定。矿体出露最低标高1200m,最高标高1242m,最大高差42m。矿体上下盘围岩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围岩产状:22060。以2011年4月求得拟设矿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11.68104m3。露采剥离量为4.1104 m3。考虑地质影响系数0.9,则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10.51万m3资源量设计利用情况表 表2-1资源储量级别保有地质储量万立方米地质影响系数设计利用储量万立方米回采率可采储量万立方米333 11.68 0.9 10
22、.51 0.97 10.202.4建设方案概况2.4.1.建设规模、开采范围本确定的矿山建设规模为3万立方米/年。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组成,面积0.3991平方公里,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灰岩,开采深度1360-1010m,矿区范围见表2-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 表2-2界桩号XY13700946.3836436967.7623700416.1236437488.7733700036.5136437109.1143700566.7936436588.092.4.2.工作制度、劳动定员、服务年限采石场采用间断工作制,年工作天数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劳动定员46人,采石场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石场 安全 评价 报告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