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总体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
《旅游区总体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区总体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洛阳伊川万安山旅游区总体规划2016年7月- 0 -洛阳伊川万安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1一、规划范围1二、规划目的1三、规划原则1四、规划期限1五、规划依据1第二章 规划背景分析3一、交通区位条件3二、自然地理条件3三、历史文化条件4四、社会经济条件4第三章 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5一、资源总体概述5二、旅游资源类型结构5三、旅游资源等级分析5四、资源开发价值评价6五、建筑质量分析以及评价6第四章 市场分析7一、旅游市场总体走势7二、区域旅游市场格局分析7三、客源市场潜力评价8四、市场分析结论9第五章 规划定位与规模10一、总体定位10二、形象定位10三、功能定位10四、目标定
2、位10五、市场定位10六、规模11第六章 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规划13一、规划布局13二、功能分区13三、土地利用规划14第七章 重点项目开发规划15一、项目功能结构15二、项目分期结构16三、近期重点项目策划17第八章 道路交通与游线系统规划31一、道路系统规划31二、游线系统规划32第九章 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33一、景观与绿地现状33二、景观规划原则33三、景观分区规划33四、景观风貌规划34五、绿地系统规划34第十章 基础服务设施规划36一、规划原则36二、各功能区的服务设施规划36第十一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37一、给水工程规划37二、污水工程规划37三、雨水及防洪工程规划37四、电力工程
3、规划38五、电信工程规划38六、燃气工程规划39七、管线综合39第十二章 文物保护规划40一、指导思想40二、规划依据40三、保护区划40第十三章 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41一、环卫工程规划41二、环境保护规划41第十四章 综合防灾规划42一、消防工程规划42二、抗震防灾规划42第十五章 总体规划的实施建议43一、总体规划实施应把握的核心问题43二、总体规划实施建议43第十六章 建设总体投资分析44一、投资估算44二、财务分析44三、财务分析补充说明4530第一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中国洛阳伊川万安山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旅游区规划范围,东至武宜路,西至淹城路,南至延政路,北至虹西路,总
4、面积约275.5ha,其中包括于1988年设立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春秋淹城遗址。二、规划目的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伊川万安山旅游资源,合理进行旅游布局和项目建设,理顺各功能区间的关系,引导和促进万安山旅游区的快速和持续发展,把万安山旅游区建设成国家5A级旅游区,进而成为洛阳市市的城市文化名片。三、规划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1、保护生态环境,适度旅游开发万安山旅游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中要予以保护,旅游区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重视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旅游区。全面贯彻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打造生态景观,实现良性循环,最
5、大程度实现景观的绿化、美化,保障旅游区的长期发展。3、经济上可持续、滚动发展本规划采用整体规划、分区分期开发的形式,以解决旅游区开发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为整个旅游区的启动及进入良性循环作好充分准备,并且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二)整体协调发展原则 旅游区内功能区块多,功能差异较大,其中还包括已经开发的佛学堂、仿古建筑群,规划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原则,避免各区之间的相互不良影响或各自孤立的发展,理顺各功能区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共赢的局面,以期实现整个旅游区的良性发展。(三)突出特色原则在旅游区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万安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具有与其他景区相比的差异性,才具有
6、竞争力。淹城遗址是整个旅游区的文化原点,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淹城遗址所蕴含的春秋文化,突出春秋特色和淹城特色,打造春秋文化品牌,以保持旅游区的吸引力。(四)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旅游产品,保证旅游区的市场竞争力。(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规划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对淹城旅游区进行梳理,对整个旅游区进行统一规划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规划是立足长远发展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完成,为此分阶段开发是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方式。规划在研究每一阶段的选址、项目内容以及投资方向等问题的同时,充分留有弹性,包括目标弹性、资源弹性、
7、时间弹性,采用紧凑、集中、成组成团,达到每一阶段的相对集中、经济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并保障各个阶段的顺利衔接。四、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分三个阶段:近期(2008-2010年):旅游区初具规模,2008年启动引爆年,2009-2010年,一期集中建设时段,旅游区初具规模;中期(2011-2015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景区游览结构;远期(20162020年)全面建设完成,形成完善的功能结构和收益结构。五、规划依据规划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文献,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国家专业通则和标准。(一)法律法规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6月29日)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8、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l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24日)l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3月17日)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二)国家标准l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_2003)l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_2003)l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l 旅游资源评价和赋分标准(GB/T18972-2003)l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l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9、规范(GB50220-95)l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公安部 建设部88公 (交管)字90号 1998年10月3日)l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l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三)相关规划l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l 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l 常州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摘要)l 武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l 武进区发展战略总体规划l 淹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章 景区概况一、交通区位条件(一)地理区位万安山旅游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伊川县,高速路网发达,交通立体化,十分便捷,洛阳周边各大城市与伊川旅游区的时间距离均在2小时以内。 (二)经
10、济区位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2014年,据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469.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0.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和2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同比增长24.07%。(三)旅游区位万安山旅游区所在的洛阳市位于年游客量超过90
11、00万人次,而洛阳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市场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四)交通条件伊川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北距古都洛阳29公里,东距省会郑州148公里,焦枝(焦作枝城)铁路贯穿全境,洛界(洛阳安徽界首)、洛卢(洛阳卢氏)、郑卢(郑州卢氏)三条省级干线公路,宁洛(二广)高速公路、洛栾高速、洛伊快速通道及洛阳西南环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交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伊川县通车总里程达160余公里。伊川,交通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二广高速、南洛高速,郑少洛高速,洛阳绕城高速、洛栾快速通道和三条省道纵横交错,焦柳铁路纵贯南北,距洛阳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都是一个小
12、时左右路程。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形地质伊川地形复杂多样。整体地貌可概括为“二山一川七分岭”,总的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二)气象气候从气候来看,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季风气候明显,总体上来说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可以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多雨水,秋季晴朗日照长”。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三、历史文化条件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伊川县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关、鸦岭、常川、高山、平等、鸣皋、酒后、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
13、,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年),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明朝,伊川县南部属嵩县,清沿明制。伊川县地域的东部(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乡),夏时名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北魏,改轮氏县为颍阳县,后析颍阳县西部置堙阳县。后堙阳县改武林县,又改轮氏县。大业初并入
14、嵩阳县。3唐睿宗时,分登封、伊阙、河南三县各一部建武林县。开元年间,改武林县为颍阳县。元兴定元年(1218年)颍阳县西部(今江左、白沙等乡)归洛阳县,直至民国初。民国16年(1927年),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置自由县;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置平等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伊川县成立后,原临汝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临汝县。原伊阳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伊阳县。为便于对龙门山的管理,又将魏湾划归洛阳县。1945年2月,划伊河以西,龙门山以南,嵩县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区及宜阳县的石、南留、白杨等地,成立伊西县。抗日战争
15、胜利后撤销。1947年8月,析伊川县伊河西部与宜阳县之穆册、赵堡、城关、程屋、白杨诸乡成立宜南县;又划伊阳县之陶营、蔡店、蟒庄一带归伊川县。31949年2月,撤销宜南县,原属伊川县之鸦岭、平等、鸣皋诸区复归伊川,蔡店、蟒庄一带仍属伊阳。伊川、伊阳两县各恢复原辖区,均属洛阳专区。1960年3月,嵩县的田湖、阎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人民公社及桥头牧场划归伊川县。1961年9月,原嵩县的5个公社及桥头牧场复归嵩县。1986年2月,洛阳地区撤销后,伊川县归洛阳市管辖。四、社会经济条件(一)城市化形态根据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是“拓展南北,提升中心”,淹城遗址所在
16、地的湖塘镇,已经成为常州市的组成部分,以发展科教、休闲旅游、生态居住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高等教育和淹城遗址为特色,以城市南部商贸副中心为配套。(二)社会居民 伊川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4个乡:城关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水寨镇、鸣皋镇、彭婆镇、白沙镇、江左镇、高山镇、吕店镇、半坡镇、酒后乡、鸦岭乡、平等乡、葛寨乡、白元镇。(三)经济结构 初步测算,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90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28 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9.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
17、去 年的9.5:69.5:21调整到9.6:55.9:34.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30%大关,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2012年,伊川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3.1亿元,同比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亿元,增长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亿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77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50元,分别增长13.5%和12.5%。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历史人文资源积淀深厚 伊川县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史书记载的名人、轶事颇多,且具有很
18、大影响,知晓度极高。因此,伊川旅游以历史人文资源为主,而且积淀深厚;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众多 伊川历史上很多有影响的人物曾在此留有足迹,如酒神杜康、孔子九世孙孔鲋、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著名理学家程颐和程颢、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著名哲学家邵雍等。旅游资源具有外联性 伊川地处洛阳龙门山南,古为京畿之地,旅游资源占尽地理之利,洛阳白马寺、关林、龙门石窟及举世闻名的少林寺、中岳庙,都近在咫尺;伊川众多的历史人物不仅在伊川留下了遗迹,还在国内其他地方留下了文化遗迹。因此,伊川旅游资源的外联性比较好,可与周边及其他地方旅游挂钩,共谋发展。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 伊川县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
19、有自然旅游资源,二者相互陪衬,相互融会,交相辉印,使旅游者不仅可以领略伊川的人文历史厚重,而且还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伊川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多样性非常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第四章 市场分析一、旅游市场总体走势(一)大众旅游时代来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正发生改变。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的普遍需求。而另一方面,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酒店网上预定等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使旅游的需求转变为旅游行为,团体和自助旅游日趋繁荣。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长,黄金周旅游持续火爆。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中
20、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二)文化旅游持续升温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人们走出家门,投身到旅游大潮中;另一方面,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这就催生出近几年热门的历史文化旅游。如果说早些年中国旅游事业刚起步阶段,中国人更多关注的是自然景点,如黄山庐山九寨沟等,那么这两年人们则侧重人文旅游,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民居、江南古镇等,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也催发了一些新建的展示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如杭州宋城、大唐芙蓉园、清明上河园等。(三)山水旅游持续火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古至今,山水旅游一直是旅游的热点。山水旅游资源在全国比较普遍,在旅游市场中占有极高的份额,
21、打造成功后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带动性极强。如焦作、栾川、重庆万盛等地,均通过打造龙头的山水旅游项目,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众多传统旅游目的地中异军突起。在中国旅游产业已经进入系统升级的全新背景下,山水旅游产品依然具有很大冲击力和广泛的市场。但今天的山水旅游和过去不同,人们需要更多、更新奇、更贴心的玩法,山水已超越单纯观光的概念,而更多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游乐探险的内涵。(四)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主导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城市居民工作压力的增大,大众休闲旅游高速成长。传统的老景区、老景点旅游增长减缓;新景区、新景点、原来的旅游冷点受到欢迎;城市商业餐饮及其他休闲项目、城市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区 总体规划 大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