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doc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摘 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主流话题。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只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学习观,才能与时俱进,提高效率。关键词:转变观念 教师观 教材观 学生观 评价观 学习观 I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为此,当今教育,也正处于一个变革与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不仅给初中语文
2、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启蒙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语文教学在新世纪挑战面前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纵观语文教学现状来讲,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我的身旁不少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初中生了,怎么学起语文来还这么困难呢?这个知识点我讲过多少遍了,咋还不会呢?以前我也这么教的,怎么就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偏远初中,信息相对闭塞,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
3、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语文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真是一番苦心,但收效不佳。在新课程改革下怎样走出这一困惑,使学生成功地从传统语文学习中走出来,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语言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地学呢?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根本问题学生之所以觉得初中语文难学,实际上是由小学升到初中后,他们对语文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小学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几
4、乎篇篇课文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到了初中,情况却不同了。学习内容增多,课文篇幅较长,知识难度加深,学习科目增多,而课时相对减少,对于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甚至三课时才能结束。而且,课后要忙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自学时间不足,不制定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组织预习和复习,这个单元学了上个单元又忘记了。这是客观原因。从小学到初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许多学生一反小学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养成不善交流的坏习惯。试问这样的状况能学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的 面前,这就需要我们教者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做一些适当
5、的调整以改变现状。二、积极转变观念,成为清醒的课改人1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1)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
6、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张扬,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2)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
7、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发展得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3)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
8、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
9、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由于年龄的优势,我和学生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有些学生也愿意跟我谈谈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生活上有困难也会向我求得帮助,当然我也乐意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2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要树立“世界是课程资源”的观念。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语文换了教材,许多语文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
10、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初中语文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的确,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
11、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
12、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它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环境保护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最后,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由上可见,教师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新课程 改革 初中语文 教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