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高一地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气环境——高一地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高一地理.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环境高度(km)温 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f平流层f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的气温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大气的最底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因此,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2)飞机飞行在哪层?为什么该层最适合飞机飞行?飞机飞行在平流层,这是因为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一、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太 阳 辐射总体波长范围:0.15 4微米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占 太 阳辐 射 能的比例7%(包括X 射 线 和 丫射线)5 0%4 3%波长(微米)小 于 0.17 5 0.7 5 0.4 00.4 0-0.7 6大于0.7 6经 过 大气 层 时发 生 的情况几 乎 完全 被 上层 大 气吸收绝 大 部 分被 臭 氧 层吸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提问:1、在太阳
3、辐射能中,波长由短到长,主要分为哪几类光?各波段能量分别占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各类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多少?按波长由短到长分别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为7%,波长范围是0.4 0 微米以下。可见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5 0%,波长范围是0.4 0 0.7 6 微米之间。红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4 3%,波长范围是大于0.7 6 微米。2、这些光线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削弱的情况是否相同,为什么?不相同。紫外光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可见光绝大部分能直接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易为大气分子所散射。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
4、量的红外光。3、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各有什么特点?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因此散射也具有选择性,对流层的反射作用不具有选择性。4,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图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长。因此,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
5、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示意图”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1 0 1!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 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7 5%9 5%)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1)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
6、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2)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因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和下垫面、气象因素。“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下图)纬度位置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呢?纬度不同的地区,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各异,尤其是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角度不同,这是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度向
7、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愈短,被大气削弱的愈少。这样,同样性质的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强。“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的下垫面,为什么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呢?下垫面不同,其地表性质就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下垫面的热力状况就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下垫面,其地面辐射也就出现了差异。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如图:假设地面上有A、B、C三地,且具有在高空的平直等压面:F lH 下往上依次是1010(百帕、1005(百帕)、1000(百帕)。此时,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图 D
8、o据图讲解,如果我们在A地放一个大火炉,则显然A地近地面受热,处于冷热不均状态,A地大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么这里的气压就会高。为什么我们说密度大,气压就会高呢?其实很明显,在中学物理已学到:P=P g h,这里为同一高度,h是不变值,因此P 大,P 也大。那么在A高空由于P 增大,就形成了相对于同一高度的B、C两地高空的高气压。另外在B、C两地放一些大冰块,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层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了在同一高空A处相对大密度,B、C两地的小密度(图 3)。也就是形成了 B、C两地高空的低气压。而 A 地的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成
9、为低气压;B、C 两地则为高气压。就形成了如图4 的等压面。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小廿天小T 冷热不均扇|根直本空运气动垂,同一水平面宜埠空气水气 压 差 异 前 平 运 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城市热岛图”,引导学生绘图分析。解释: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郊区相比,气温偏高,这样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热岛”。在上海市观测到热岛强度(即城乡温差)为6 8 (1979年11月1 3日)。由于“热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而在郊区为下沉气流,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便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二)
10、大气的水平运动1、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OtHfiTT*J上口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这种因不同纬度冷热不均,而使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形成高气压带的影响因素,被
11、称为热力因素。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北纬3 0 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枳余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丹北纬3 0 施近地面气流右偏 成 东 北-赤道受热.空气电胀1:升.近地面形成低IE气流堆枳.卜沉I I J极地冷,空ILG我缩下沉极地高乐带4帝副极地低压带赤道热.空气膨胀h升|看图、问题:一、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在赤道和北纬3 0 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在北纬3 0 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在赤道和北纬3 0 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回答:赤道和北纬3 0 之间。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
12、成高压;北 纬30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3 0 附近偏转变成自西向东的西风,导致“堆积效应”;北纬3 0 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环境 地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