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生物复习资料.pdf
《必修一生物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生物复习资料.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一生物复习资料专 题 一 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活和繁殖.。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鸡瘟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 N A或R N A)构成)(2)、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和稳态等都是在细胞基础
2、上完成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疟原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对刺激作出反应等。(3)、多细胞生物如人.由很多细胞构成。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人的生殖和发育等:总之,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等方面可以说明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层次性及实例结 构 层 次 概 念 举 例细胞组织器官I系统I个体种群I群
3、落I生态系统I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心肌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心脏、脑、小肠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龟、蛙、人、草履虫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4、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2.由细胞一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3.个体-种群一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4.群落一生态系统一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5.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6.并非每种生物都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例如:(1)、植物体不具有“系统”这个生命系统的层次,一株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构成。(2)、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层次,因为一个生物体仅由一
5、个细胞构成。7.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构成。a.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虽然构成机体的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差异很大,但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来的;它们具有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但又保持着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独立性。、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的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细胞间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
6、能生活和繁殖,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和稳态等都是在细胞基础上完成的。(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尽管层次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三、
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特点分析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点 大 小 较 小 较 大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 胞 质 有 核 糖 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D N 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D N 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 原 体 动 物、植物、真菌相似点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 N A分子2 .蓝藻的特征(1)从宏观上看: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可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
8、潮、水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 状D N A分子(2)从微观上看 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细胞质核糖体原核生物的判断:(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仅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次克氏体、放线菌等。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2)、如何判断细菌:凡菌字前面有“杆”字(乳酸杆菌)、“球”字(链球菌)、“螺旋”字 及“弧”字(霍乱弧菌)都是细菌。(3)、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注:细菌:“X X杆菌”“X X球菌”“X X螺菌”(如乳酸杆菌、链球菌、霍乱弧菌)真菌:“霉
9、茹老母的耳好灵”(霉菌、磨茹类、酵母菌、木耳、灵芝)3.细菌和蓝藻的异同比较项目 细菌 蓝藻大小 较小 较大区 别 光 合 色 素 一般没有 有同化方式一般为异养 自养常见种类杆菌、球 菌 颤 藻、念珠藻、发菜等相同点 都属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的原核生物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1)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2)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中心体;(3)辨别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根据是有无细胞壁。四、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多样性的表现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是遗传、变异、选择、进化以及结构和功能分化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核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
10、胞的结构存在差异(主要体现有无核膜)(2)真核细胞形状、大小、种类不一样(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存在差异(4)原核细胞形状、大小、种类各不同(5)多细胞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形态、大小、功能各不一样2、细胞统一性虽然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千差万别,但不同细胞却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遗物质DNA。五、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内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务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六、图表信息解读由人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可解读以下信息(图见教材P 3)1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
11、部分组成。2 .在缩手反射过程中,感受器能够将伤害性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人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综合分析后,形成新的神经冲动,经传出神经传递给效应器(骨骼肌细胞),发生缩手反射。3 .参与该反射的细胞有皮肤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反映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4 .若反射弧不完整,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如若将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切断,刺激感受器,效应器没有反应,但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可将神经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5.若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害了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将导致小儿麻痹。该病通过计划免疫(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12、)使人产生抗体而预防。七、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2 .显微镜的成像(1)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一反光镜一光圈一物体一物镜(凸透镜)一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一目镜一把经物镜形成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
13、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高倍镜观察、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0 n)停止下降)、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注意:、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因为低倍
14、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若不移动玻片,高倍镜下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用显微镜看的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特别提醒、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和镜头长度成正比。、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4.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
15、较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高 倍 镜 大 少 暗 近 小低 倍 镜 小 多 亮 远 大5.临时装片的制作临时装片制作技术是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之一,基本步骤是:(1)、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中央加一滴清水;(2)、用镜子将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并展开;(3)、用镣子夹取一块洁净的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再慢慢放平。注意事项:避免产生气泡,妨碍观察;若水分过多,用吸水纸吸去。专题二、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网络第一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却有相差很大。2、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组
16、成人体细胞占鲜重最多的元素是0,组成人体细胞占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不同。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作用构成原生质;组成化合物;影响生命活动;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和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地循环流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无机元素转变为生命元素根吸收、运输 食物链无机环境中的元素 植物体 各级消费者分解者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元素,在
17、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含量差异)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成自身的物质;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活的有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由此说明生命物质的特殊性。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化合物f原 生 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原生质:概念: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成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结构: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是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
18、鉴定对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都是根据它们特定的颜色反应进行的。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基本原理: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脂肪鉴定蛋白质试剂 斐林度剂、班氏试剂 苏丹m、苏丹w双缩版原 理 可 溶 性 还 原 糖+斐林试剂一砖红色可溶性还原糖+班氏试剂一砖红色脂肪+苏丹I I I-橘黄色脂肪+苏丹I V-红色蛋白质+双缩胭f紫色材料 苹果、梨花生子叶大豆或蛋白(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可与弱氧化剂反应。与醛基有特定颜色反应的化学试
19、剂可用来鉴定这三种糖的存在。1、常用的试剂:斐 林 试 剂:甲液:0.l g/m l的N aO H溶液.;乙液:0.0 5 g/m l的C u S 0 4溶液;班氏试剂:取无水硫酸铜0.1 4 7 g,溶 于1 0 0 m 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1 5 0 m l,取柠檬酸钠1 7 3 g,无水碳酸钠1 0 0 g和6 0 0 m l水共热,溶后冷却并加水至8 5 0 m l,再将冷却的1 5 0 m l硫酸铜倾入即可2、可溶性还原糖的儿种鉴定过程利用斐林试剂鉴定:原理: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I g/m L的N aO 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 5 g/m L的C u S 0 4溶液配制而成,
20、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 u(0 H)2沉淀。C u(0 H)2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 u 2 0沉淀,醛基则被氧化为竣基。用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性糖,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一棕色一砖红色(沉淀)。过程: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制备组织液:制浆一过滤(用一层纱布)一 取 液(组织样液)呈色反应结论: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组织样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关键步骤:斐林试剂现配现用及用量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
21、而成。将 A溶液倾注人B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3)利用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是在2%的 A g N 0 3 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就是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含有A g(N H 3)2 0 H (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竣基,同时F g+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可见,银镜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结果是出现银镜。(二)脂肪的鉴定1、原理:苏丹m是可以对脂肪染色的试剂,因此,当含有大量油滴的植物细胞用苏丹I I I 染色后,
22、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内橘黄色的颗粒。2、常用的试剂:苏丹I I I 0.1 g 苏丹H I 干粉溶于1 0 0 M L 体积分数为9 5%酒精;苏丹I V 0.1 g 苏丹W粉+丙酮+9 5%酒精3、过程;取材:花生种子(浸 泡 3 4 h),将子叶削成薄片观察:在低倍境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I高倍镜观察:橘黄色圆形颗粒I结论:脂肪被苏丹m染色液染上橘黄色关键步骤:子叶削成理想的薄片(三)、蛋白质的鉴定1、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因而能与双缩胭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因此,用双缩胭试剂可证明蛋白质的存在。2、常用的试剂:双缩胭A液:0.l g/m l 的N a O H
23、溶液。B 液:0.01g/m l 的C u S 04溶液;3、过程选材与制备I呈色反应结论:加入双缩胭试剂A后,溶液颜色无变化,加入双缩版试剂B 后,溶液颜色变紫色。说明组织样中存在蛋白质溶液颜色变化:蓝色棕色一砖红色关键步骤:先加试剂A 后加试剂B第二讲、蛋白质1、含量:占细胞鲜重7-10%、干重50%;2、元素组成:C、H、0、N,有的还有S、P、F e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通式:氨基酸,约 有 20种,共性: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N H 2)和一个竣基(C 00H),并且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特性:不同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20种氨基酸的区别)4、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由
24、种类不同、数目繁多的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再由一条或儿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肽链的形成:一个氨基酸的竣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由三个氨基酸以上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称为多肽。由几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则称为儿肽。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一N H 2和一个一C 00H。、氨基酸、肽键、失去水分子数氨 基 酸 平 均 分 子 量 氨 基 酸 肽 键 数 失 水 分 子 数 多 肽 相 对分子质量 氨 基 竣 基一条 肽 链 a n n-1 n-l m a-18(m-l)至少一个 至 少 一个m条 肽 链 a n n-m n-m m a-18(m-n
25、)至少m个 至少m个、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相对分子量总和平一失去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各和(注:有时还要考虑一其它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一sS)形成等。)n,a-(n-m),18(n为氨基酸数,a为氨基酸平均分子量,m为肽链数,18为水分子量)、蛋白质结构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多样性原 因: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等不同,空间结构千差万别,使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5、蛋白质的功能:1/、结构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生物膜的蛋白质;2/、调节作用:激素;3/、催化作用:酶;4/、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载 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生物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