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地理周测(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二地理周测(六).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周测(6)一、选择题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 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第3 4题。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东北地区
2、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B.C.D.4.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B.C.D.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56题。5.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6.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
3、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B.C.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第79题。7.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8.辽河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9.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生产类型为()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10.下图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A)4产值 4产值 4产值 4产值A y.A B C D 农 产 品-畜 禽 产 品 农畜产品加工中国油脂压榨企业对进口大豆的
4、利用量越来越多,部分原因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完成第n 7 2 题。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有关数据比较装运成本(元/t)产量(kg hm-2)出油率生产成本(元/t)国产大豆75165016%17%1592进口大豆252 67019%22%美 国 1 395、巴西984.411.我国大豆的生产成本和装运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有()我国的大豆种植业多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各大平原区都不适宜种植大豆我国大豆产、供、销社会化程度低 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分布在我国交通线网稀疏区A.B.C.0 D.12.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合理的建议有()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我国可以不种植大豆,而全部利用质优价廉
5、的进口大豆延长大豆产业链条,增加大豆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大豆科研、生产及推广体系,扩大高出油率大豆的种植面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A.B.C.D.13.大兴安岭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A.充分利用林区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力度B.改单一林业经济向多种经济发展,如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C.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实现全面发展D.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14.“处方农业”就是农场主根据农业技术人员针对地块开出的“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发展“处方农业”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投资 B.减少化肥、农药残留
6、 C.减轻水土流失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舁16题。15.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16.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
7、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7 18题。17.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18.B 区域与A 区域相比()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下 图 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9 20题。19.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0.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
8、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1 22题。2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2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 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 走 向“
9、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2324题。2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 长 期 长 地 广 人 稀 夏 季 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B.C.D.24.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B.C.D.“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高粱已为玉米所取代):一 曲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25 28题。25.东北地
10、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动力所担负的耕地都较多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B.C.D.26.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耕地面积广大宜农荒地最多土壤肥沃黑土广布A.B.C.D.27.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高二地理周测(6)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下表,2分/题,共 5 4 分)序号1234567891 01 11 21
11、 31 41 5答案序号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3 0答案二、综 合 题(4 6 分)2 8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 5%,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完成下列问题。三江平原所在地区原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 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为什么?(4 分)(2)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6 分)2 9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示意
12、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广泛。和全国一样,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图示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有哪些?(4分)(3)结合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谈谈你对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8 分)3 0.读“1 9 8 0 年和2 0 0 0 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缺数据 m 玉米为主 E 小麦、玉米为主 水稻为主 口 水稻、玉米为主 目小麦为主(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 植 面 积 扩 展 最 多 的 作 物 是,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水稻
13、;玉米(10分)(2)黑 龙 江 省 种 植 水 稻 的 最 主 要 制 约 因 素 是,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_o(4 分)(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 有“北大仓”的美誉。材料二: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310.200.100.020.070.04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5 3777 0665 9296 9296 3666 4275 322分析东北商
14、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6 分)(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6 分)(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 分)(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4 分)2 8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等。2 9 (1)克服天然草场夏季
15、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于寒冻,生产比较稳定;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还能防止环境污染。(2)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发挥。(3)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畜种;将草场划片管理,轮流放牧,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答 案 水 稻 小 麦 从 原 有 广 泛 分 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逐步向北部扩展(2)热 量 气 候 变 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3)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黑土广布,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3 0: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4)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