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宿州市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宣城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培养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差别在于()A.碳 源B.氮 源C.无机盐 D.生长因子2.下列关于细菌培养基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时,培养基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B.灭菌后,切断电源,直接取出灭菌物品C.搁置斜面时,待温度冷却到20进行D.试管中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十3.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硝化细菌、放 线 菌B.固
2、氮细菌、大肠杆菌C.霉菌、固氮细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有关分离微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涂抹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是常用的定量测量的方法B.平板划线法有扇形划线、连续划线、交叉划线等C.涂抹平板法细菌在平板表面生长,混合平板法细菌出现在平板表面和内部D.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5.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I).等位基因分离6.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清洗葡萄时要将葡萄果柄去掉再进行清洗
3、C.在腐乳制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I).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醐可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多种有机酸7.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B.所用豆腐的含水量大约12%C.加盐腌制的目的只是调味D.发酵时间不影响腐乳的品质8 .牛肉膏蛋白陈固体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配制方便等优点,它 属 于()A.选择培养基 B.半合成培养基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9.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的形状 B.有无荚膜C.菌落的大小 D.隆起程度1 0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4、B.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明确培养基的特定用途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区分牛奶中的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1 1.微生物实验中,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A.煮沸灭菌B.灼烧灭菌C.干热灭菌D.高压蒸汽灭菌1 2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酵 母 菌 乳 酸 菌 硝 化 细 菌 蓝 藻H I V噬菌体.A.从细胞结构看是原核生物B.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喀咤C.从新陈代谢类型看,是需氧型I).都能独立合成蛋白质1 3.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彻底灭菌的培养基表面时.下列关于接种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操作
5、通常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B.打开装有菌种的试管,迅速、直接将接种环伸入试管,挑取少许菌体C.抽出接种环时,带菌部分不要触及管壁D.在待接种试管的培养基上划线时不要划破培养基表面1 4.培养细菌的培养基适宜的p H为()A.1.5-2.5 B.3.5-4.5 C.6.5 -7.5 D.8.5 -9.51 5 .下列关于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过嗅闻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气味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样品中加入酸性重铝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观察果酒发酵前后发醛液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1 6.如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
6、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以下对于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A.生产果酒时,开 关 1、2、3 都要始终关上B.生产果醋时,开 关 1、2、3都要打开C.生产果醋时,开 关 1 要打开,开关2、3 要关上D.生产果酒时,开 关 1、3 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1 7.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1 8.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醋所利用的菌种遗传物质是D N A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个体C.在充
7、分供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为醋酸I).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1 9 .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A.Cf H i z O s+G H z O+G O z f 6 c o 2+6 H 2 OB.C此2 0 6 f 2 c2H 5 O H+2 c O 2C.CO 2+H 2 0 f (CH 2 O)n+02D.C2 H 5 O H+O 2-*CH 3 CO O H+H 2 O2 0 .下列有关果酒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的酵母菌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B.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C.果酒生产中
8、,使用蛋白酶主要为了使酒体清澈透明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21.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研究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B.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不会对其活性产生影响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的底物都可以是大分子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的速率会受环境影响2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有利于环境保护B.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C.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往往是酸性蛋白酶D.洗衣粉中纤维素酶可以使纤维结构蓬松,使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涤剂充分接触,使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更
9、好2 3.下图中哪一项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B.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之一是酶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D.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2 5.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要先将酵母菌加入蒸储水中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固定化细胞内酶的活性在固定化过程中会有很大损失C.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是吸附法和包埋法两大类D.用注射器滴加酵母菌和海藻酸钠混合液时要让注射器接触CaCk溶液液面2 6.如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
10、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2 7 .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是将酶与固相载体固定在一起2 8 .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 0 水中发现不如加到4 5 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 5 为最适温度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
11、入3 7 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 7 2 9.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胶酶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果胶B.果胶的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果胶酶在细胞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3 0.探究不同情况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B.在不同温度下洗涤被不同污渍污染的白布C.对各种污渍要考虑其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其主要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D.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某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洗涤时间要相同二、多 选 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2、 1 5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3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温度调至1 5 -1 8 B.在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时,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C.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3 2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活力是指酶在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能力B.使用加酶洗衣粉在任何条件下洗衣效果都比普通的洗衣粉好C.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高,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D.酶分子易受热、紫外线等物理因素作用而变性失活3 3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
13、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B.果醋制作需要在密闭的条件下C.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减小D.都需要始终保持微生物的活性3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目的是限制酶与反应物接触,控制反应速度B.酶更适合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更适合吸附法固定化C.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D.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对奶渍、血渍等污垢去除特别有效3 5.某种蛋白酶是由1 2 9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 2 9 个氨基和1 2 9 个竣基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胭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能够合成激素的细胞
14、一定能合成酶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共 4 5 分)3 6.细菌在自然界中数量多少是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一条河流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是常用的细菌基础培养基,该小组同学打算配制固态培养,在配制时需添加作凝固剂.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陈、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和.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和.(2)下列材料或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培养皿 玻璃棒、试管、锥形瓶 实验者的双手(3)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利用高
15、温处理达到灭菌效果.高温灭菌可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 灭菌效果好.(4)若要统计每毫升河水样品中活菌数目,可以根据河水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3 7.如图A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B为酿制葡萄酒的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果汁产物鉴定图甲 图乙(1)果醋发酵时适宜温度为C,果酒发酵时适宜温度为.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活性.(2)由于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图A中过程的区别之一是过程需要不间断通入无菌空气.(3)酿制果酒时,葡萄榨汁后不能在高温煮沸,主要为了防止.(4)图乙装置中,A瓶中装入葡萄汁时,一般不超过A
16、瓶体积的.(5)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6)图乙中N a O H 的 作 用 是.3 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食用豆腐乳.豆腐乳又名腐乳,它是以豆腐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口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深受人们喜爱的佐餐品.如图是腐乳制作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豆腐上长出璃一加跚制-加卤汤麴一密翔端(1)在制作腐乳时选择的豆腐含水量要适宜,如果含水量过多,则.(2)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
17、免,保证产品的质量.(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为了抑制杂菌生长,也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需要在腐乳浸液中加入;为了调节风味,也具有防腐作用,需要在腐乳浸液中加入:为了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也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需要在腐乳浸液中加入.(4)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生长阶段,温 度 应 控 制 在 大 约.(5)卤汤中的酒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如果含量过高则会.3 9 .加酶洗衣粉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但如何使用加能洗衣粉,尤其是水温多少才算合适,却不为人们所熟知.多数人认为洗衣粉用的越多,衣服洗得越干净、越快;有人看到洗衣粉袋上标有“冷水洗衣粉”的字样,便用冷水洗衣粉,却洗不干净
18、;还有人无论什么污渍都用一种加酶洗衣粉,结果无法去除污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和对去污力的影响.5 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 白 酶 的 最 适 含 量 是%,在相同蛋白酶含量条件下,时去污效果更好.(2)如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温度/七2 03 04 04 55 06 0普通洗衣粉去污力/%1 51 82 02 12 1.52 2加酶洗衣粉去污力/%3 04 04 85 04 83 7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的去污能力更高;使用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温度为 左右.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原则.从表中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3)
19、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棉织品 毛织品 蚕丝织品.4 0.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啤酒酿造实验,请根据其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原理:利用固定化酵母菌分解麦芽汁,生成啤酒.实验步骤:第一步:酵母细胞活化.取一克干酵母,放入50 m L 的小烧杯中,加蒸储水1 0 m 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一小时,使其活化.第二步: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0.7 g 海藻酸钠,放入另一只50 m l的小烧杯中,加蒸储水1 0 m L,并搅拌,适当加热直至完全溶化,用蒸储水定容至1 0 m L.加热时,注意火候.第三步: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的酵母
20、细胞,充分搅拌均匀.第四步: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0.0 5m o l/L C a C L 溶液,制成凝胶珠.第五步:倒去C a C k溶液,加无菌水洗涤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 0 m L 三角瓶中,加 入 3 0 0 m L麦芽汁溶液,置于2 5下封口,发酵五天后,倒出发酵后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1)要想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过程要在严格的一条件下进行,同时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 H.(2)第二步中注意火候是指在加热应该.(3)第三步中要等到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是为了防止.(4)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氯化钙的作用是.(5)实验得到的
21、凝胶珠颜色应该为 色.如果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则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3 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差别在于()A.碳 源B.氮 源C.无机盐 D.生长因子【考点】H: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选择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析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差异,根据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在于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碳,异养型微生物只能以有机碳作
22、为碳源.所以两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别在于碳源.故应选A.2.下列关于细菌培养基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时,培养基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方B.灭菌后,切断电源,直接取出灭菌物品C.搁置斜面时,待温度冷却到20进行D.试管中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考点】I I: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 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配制牛肉膏蛋白豚固体培养基的注意事项倒平板的温度一般5 0C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
23、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解答】解:A、培养基分装时,培养基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三,A错误;5B、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完毕后,待压力表中指针指向。点、温度降至60C以下后,取出灭菌物品,B错误;C、搁置斜面时,待温度冷却到50进行,C错误;I)、试管中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去,D正确.故选:D.3.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硝化细菌、放 线 菌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C.霉菌、固氮细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考点】13:培养基对微生物
24、的选择作用.【分析】从混合样品中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有一“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选择培养基(如在含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分离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在不含N的培养基上分离圆褐固氮菌);或根据分离对象对pH、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喜好,改变培养环境的理化性质,使环境条件最适宜该微生物的生存,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第二种办法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经培养后,原来占优势的微生物生长受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乘机大大增殖,使之在数量上
25、占优势(如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分离真核微生物).【解答】解: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真菌(如霉菌);在缺乏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固氮细菌.故选:C.4.有关分离微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涂抹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是常用的定量测量的方法B.平板划线法有扇形划线、连续划线、交叉划线等C.涂抹平板法细菌在平板表面生长,混合平板法细菌出现在平板表面和内部D.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考点】1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分析】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平板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 不能计数 适用于好氧菌划 菌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宿州市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安徽省 宿州市 生物 学期 期中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