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05册教案(浙教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美术第05册教案(浙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第05册教案(浙教版).pdf(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教版第五册美术教案 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通过对暑假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用记忆画的方式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3、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造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在画面中表现事情的中心突出,侧重于动态和神态的表现。教学准备:美术常规用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和同学们一个暑假没见,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了不少变化。现在我们都来互相找一找各自的变化。经过一个假期,有的同学长高了,有的同学长壮了,也有的同学晒黑了。想必你们的暑假都过的非常有趣吧?今天我们就请同学来画一画你的 暑假生活。(板书:暑假生活)二、引导回忆:1、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范画,说
2、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暑假的?2、请同学们认真回忆暑假生活,想一想在暑假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事。并且开展互相讨论。3、请儿位同学讲一讲暑假中有意义的事。要求说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等。4、讨论:根据这儿位同学的讲述,可以选取哪些画面表现?5、请同学到黑板前示范画,画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画。6、对同学们的画展开评论。三、学生作业要求:1、想好要画哪些事物,如何安排它们在画面中的位置。2、构图要饱满,所画的事物在本子上的大小要适当。3、先画主要的东西,要突出中心事物。4、造型生动,用色大胆。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对大胆作画、画面有生活情趣的学生加以鼓励,纠正一
3、些普遍的问题。五、作业讲评:完成作业后,同捉互相交流,把画中的故事将给小朋友听。说说画面中有那些优秀的地方,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花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爱美的情感。2、了解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3、学习用油画棒和水彩结合作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尝试油画棒和水彩结合的作画技法,传授水彩画用具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教师:范画一张,油画棒、水彩颜料以及白纸若干。学生:水彩画颜料、水彩画笔或毛笔、水罐、调色盘、油画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导入:1、请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画画工具中,有没有你没用过的?(有)2、(出示水彩颜料)这种颜料我们大部分的同学都没使用过,它叫做(水彩颜料)3、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水彩颜料。二、游戏认知:1、那么这种颜料应该怎样使用?首先我们可以把颜料打开,挤出一点到调色盘中。2、看看,挤出的颜料的样子、颜色。3、用毛笔搅一下,感觉是怎么样的?4、沾了颜料的毛笔在白纸上画一画试一试。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画完的效果是怎样的?5、用另一支毛笔沾点水,滴进颜料中,搅拌一下,并在纸上画一画,颜料发生了什么变化?6、继续滴水,颜料有什么变化?7、想一想:水的多少和颜料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8、教师归纳:水彩颜料的厚薄和水分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水越多,颜料越稀薄;水越少,颜料越浓厚。三、深入了解:1、现在,老师把厚薄适当的水彩颜料均匀的涂在这张白纸
5、上,我们看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中间出现了白色的花纹)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先在纸上用白色的油画棒画上了花纹。)3、像这样利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结合的方式画画,称为蜡笔水彩画。4、你也在自己的纸上试一试。除了白色的油画棒,用其他的颜色试一试。四、学生实践:利用油画棒和水不相融的特性,完成一副作品。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用油画棒画,哪些可以用水彩颜料画?五、作业讲评:1、说一说你画了什么?2、用蜡笔水彩画的画有什么特殊的效果?3、通过这堂课,小朋友又学会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哪位同学还记得?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用蜡笔水彩画的方法来画 花。
6、二、观察讨论:1、小朋友,你会画哪些花?请儿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画。其他的同学在本子上画。2、请同学来评一评这儿位同学画的画。3、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只大花瓶,在花瓶中,我们可以插上一些花,使它更漂亮。我们可以挑选哪些花呢?4、在插花时,要注意,花的大小、高低。要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三、创作实践:1、复习水彩画使用工具,并认识1 2种颜色。2、使用蜡笔水彩画的方法画花,可以按怎样的步骤来画?(用蜡笔起稿,用水彩颜料涂底色。)3、画面的安排中,花朵要有大小、疏密的关系,还要有相互遮挡的关系。4、教师示范用水彩颜料上色:A、执笔姿势:教师示范,让学生跟着学,教师巡视,纠正错误。B、挤颜料:不要挤得太多
7、,以免浪费,也不要太少。估计用多少,挤多少。一般一种颜色挤一个格子。C、蘸水:用干净的笔蘸水,往格子中添加,颜料和水要搅拌均匀。D、用毛笔蘸颜料上色。5、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讲评:展示学生作业,开展互评活动。家乡的水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水果的特征。3、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水彩画工具。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要抓住其特征。在用油画棒起稿时要注意有大有小,聚散变化。课前准备:教师:范画、儿种常见的水果。学生:水彩画常用工具、油画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想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提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
8、2、你能把它变成一种水果吗?3、请儿名学生上台演示。4、请学生点评。二、思维拓展练习:1、除了这些水果,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水果吗?2、我们可以在圆形上进行添加,把它变成葡萄3、我们可以在圆形上减去一部分,让它变成香蕉4、你能象老师一样变吗?5、拿出纸和笔,把你变出来的水果画出来。放.再放的水果。有聚散变化。三、圆面安排: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果盘。2、果盘中可以放上哪些水果?3、是 不 是 随 便 乱 放?应 该 怎 样 放 比 较 美 观?(要先)4、果盘外面可以放四、学生作画指导:1、像老师一样,画出一盘放着的水果。2、可以变换水果的种类和果盘的样式。3、画的快的同学可以画上背景。五、作业讲评
9、:表扬画面饱满、有自己创意的作品。第二课时一、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小结。1、请儿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业。说说自己画面中表现2、对这儿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讲评。画面要突出主体,二、观察范画: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 书 本p4。2、观 察:书本上的画,都是用什么方式来画的?(蜡笔水彩的方式)3、我们上节课画的 家乡的水果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吗?4、哪些部分用蜡笔画?哪些部分用水彩颜料画?三、学生作画:1、用蜡笔勾线,用水彩颜料上大面积的颜色。2、设计怎样花纹的桌布比较美观?3、水果和背景的色彩对比要比较强烈。四、作业展示:1、开展互评的活动。2、展评的过程中,要同学们注意画面的饱满、画面的变化和色彩。五、
10、小结:同学们一定是怀着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来画这些水果的。谁能告诉老师,水果是怎么来的?水果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可是有的同学却不爱惜。这样好吗?我 们 应 该(爱惜劳动成果)。三原色和三间色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2分钟,。1 放录像思考问题:a.在缤
11、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 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 .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三,讲授新课:(2 0 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 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儿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观看电脑课件。师:哪儿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
12、(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
13、色块表示。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红=紫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d.得出定义。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3 做游戏:师:接下来,我
14、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 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在谁手中;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中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四、课堂练习(1 5分钟)1 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2作业要求:0可自
15、己设计图形填色。0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0平涂着色。3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4 讲评作业。五、看录像结束教学。(3分钟)1,看课本第Pllo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儿种色是三原色,哪儿种色是三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水、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2 看录像。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清,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3 结束。(在轻音乐声中离开教室)方格组成的
16、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抽象概括能力。2、学习用填方格的方法作画。3、继续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对基本性的概括能力及艺术表现力。用方格组成物体的基本形象特征。课前准备:师:步骤示范图、未变形的熊猫图片。生:尺、铅笔、水彩笔、常规用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见过熊猫吗?你能说说熊猫的样子吗?2、(出示熊猫的图片)你们见过的熊猫大致是这样吧?3、如果我们把这副熊猫图稍微加以变形,就可以成为一幅新奇的图画。这就是方格组成的画。(板书:方格组成的画。)二、讲解示范: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图,这两张图有哪些不同?(示范图比原图更概括,是三角形可正方形的组合。)2
17、、许多同学爱玩智力拼版,他们把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塑料板东拼西凑就能拼成有趣的图案。什么老虎、青蛙、兔子同样,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也可以被我们用三角形和方形表现。3、我们应该怎样用方格来组成一副画呢?我们看书:首先,在纸上用铅笔打好方格。然后,按照形状的需要,勾出方格的范围。最后,上色。4、我们应该怎样来概括,但又不使要画的事物失去特征?(把握基本形状和色调,但对于某些细节可以夸张处理。)三、学生作业:1、选取准备变形的图形。要求:图形简单,以常见的图形为主。如:兔子、公鸡等。)2、在画纸上用铅笔画上方格。(方格不宜太大或太小,以 1平方厘米到2 平方厘米一格为宜。)3、想好各部分所需要涂的颜
18、色,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涂均匀。颜色要以三原色为主,把各相同部分的色彩统一起来。为了防止涂错,可以在方格中用铅笔注上记号。4、在勾出物体在方格中的范围时要大胆的用方形或三角形来表示,图中不能出现弧线,所有线都用直线勾画。要大胆地对原图事物进行改变。四、作业讲评:小组推选优秀作业,做一次优秀作业展览。错位的图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3、学习用错位的方法制作新奇的画。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重点,怎样能粘贴好是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师:范画一张及制作工具。学生:剪刀、尺、铅笔、图象较大的图片一张、32开白卡纸一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9、,激发兴趣:(出示图片)像这样的照片小朋友们都拍过吧?(是的)(出示错位后的图片)那么像这样的照片呢?(没拍过)是的,这不是拍出来的,这是做出来的。请一个小朋友走近来看一看,图象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下面的同学从远处看清楚吗?(在远处看比较清楚)这样新奇的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错位的图片)二、讲解制作要点:1、用铅笔在图片的背面画平行线,要求间隔均匀、不要太宽或太窄。2、沿所画的线用剪刀剪下拼条,注意:沿边要剪得光滑。也可以用刀割划。需要用美工刀。把垫板垫在课桌上,用钢尺做割划的依靠。3、选择你所需要的错位法,将剪下的图片按顺序贴在底纸上去,剪一条贴一条
20、。错位不能太多。4、贴时看清正倒,剪一条贴一条,不要搞乱。5、错位的方法很多: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讲评:1、展示优秀作业,让作者讲制作成功的诀窍。2、讨论作业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3、作完后可以放在镜框里欣赏。躲起来的动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纸工制作的兴趣。2、学习立体卡片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卡片中的动物立体化。课前准备:教师:范画、制作工具。学生:1 6开白卡纸、美 工 刀(剪刀)、水 彩 笔(油画棒)、尺、圆规。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和动物们做捉迷藏的游戏。2、表演示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
21、趣。(出示手中卡片)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动物?(狐狸)(把卡片折拢)咦,狐狸到哪里去了?(把卡片打开)哦,原来狐狸在和我们捉迷藏呢。3、那么,你想不想和动物捉迷藏呢?二、讲解示范要点:1、观察老师手中的卡片和书本上的照片,想一想:会躲起来的狐狸该怎么制作?2、讨论:怎样制作躲起来的动物?3、请一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A、将纸对折。B、照书上一样画好半个动物的头。C、看清虚线、实线。将虚线的地方剪去。D、将动物的头往卡纸内推进,然后沿虚线折叠,以免折损虚线以外的纸。三、学生作业:1、加强使用剪刀的安全教育。2、折叠时要先将动物头推进,再按照虚线折,以免折损。3、自由选择图样,鼓励创作
22、。4、作完后可以涂色,美化自己的作品。四、作业讲评:1、玩动物捉迷藏的游戏,猜一猜,躲起来的是什么动物?2、分小组游戏:A、第一组给第二组猜,第二组给第三组猜,依次。B、猜对加1 0 分,猜错减1 0 分。C、抢答,分数同上。D、比一比,哪组积分多为胜利。3、写上一句祝福的话,把卡片送给老师或同学。拉线玩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纸工的制作兴趣。2、学习制作和创作拉线玩具。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物体变动的道理,向学生讲明要使物体变动,钻孔、穿线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前准备:教师:各种类型的拉线玩具若干。学生:白卡纸三张,大头针一枚,水彩笔、双面胶、剪刀。教学过程:
23、一、表演示范:大家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一张圆形的卡片,如果我拉一下这根线,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教师演示)怎么会出现一个小狮子呢?你想不想知道?二、讨论:请学生讲解会变动的原理。三、讲解示范制作要点:1、在一张白卡纸上话好小动物的外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2、将另外两张纸上画出大于小动物的圆形,其中一个是半圆。3、将两个原形重叠,按照书上的样子作成纸袋,并穿好孔。4、在小动物的中下部固定一根线。固定的方法可以是:用双面胶把线粘在小动物的背面。5、将小动物放入袋中,线从小孔中穿出。四、作业展评:玩一玩,谁的拉线玩具做的好?表扬做的认真仔细的作业。帮助不成功的作品找到失败的原因。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
24、1、画一张有自己学校特征的写生画或记忆画。2、学习用线条来表现。3、进一步增强热爱自己学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练习用线条来表现房子和树。抓住自己学校的特征。课前准备:教师:画儿副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的学校的场景图。学生:写生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写生组织教学:1、今天我们要在校园内进行写生练习。2、提出学习要求:仔细观察,把最美的画画在画面上。遵守纪律,不做有危险性的事。3、编排学习小组。二、观察讨论:1、把学生带到*场上,按学习小组坐。2、在我们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物?3、学校的房子和家里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学校的教学楼大,教室多、学校中还有*场、升旗台)4、你觉得让你话我们的学校,什么
25、地方比较难画?(楼房的转角处。)(教师示范画)三、作业辅导:1、观察教师的范画。2、讨论怎样用线条来表现窗户、楼房、树木。3、你打算怎样来画我们的校园?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学校。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四、作业展示:把画好的作业贴到教室里的墙上,互相观看。议一议初次写生的成败和感受。第二课时一、讲评上节课作业:1、展示儿张上节课的写生作业。2、评一评,这些作品的构图、线条以及楼房转角处的表现是否准确。二、记忆训练:1、上节课同学们都画得很专心,你自己画的今天是不是还记得?2、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不能把上节课画的画默画出来?3、学生默画,教师巡视指导。4、把默好的画和原画进行比较,哪些地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05 教案 浙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