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愚公移山课堂.pdf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愚公移山课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愚公移山课堂.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讲稿(预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视频 愚公移山(4分钟)2.导入:愚公移山是著名的神话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多媒体出示课题及作者)(1分钟)3.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二、按 试读单指导学生读悟交流三、学生展示,教师点评1.学生展示课文朗读;2.教师检查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难句的翻译,教师精讲语言重难点。完成课后练习四.师:同学们课前按照 助读单 自学了课文a.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学成果。(学生活动,3分钟)b.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5分钟)(学生齐声朗读全
2、文。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读中错误。c.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看,在自读中有什么字词句理解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共同解决,5分钟)师: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d.下面我们来做课后练习四。(抽学生讲。1分钟)3.检查自学指导二的学习情况。(1)下面请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5分钟)提示:复述要点。一学生讲师生评议。(2)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20分钟)1.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
3、山又高又大,很难移。此外:路远、工 具 差(引导:理 解“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叩、垦”“箕畚”)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2.事情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操蛇之神、夸娥氏二子、天帝。)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a.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且”)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b.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叟”字)c.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龊”字,上
4、黑板写写看)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孀妻、遗男)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d.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们怎么知道的?(5 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3.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a.愚公妻和智叟,他们的态度一样吗?点拨:说话的目的、称谓、方式、语气、心理师:智叟讲的第一句话是怎样组织的?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我
5、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君”表示尊重)。智叟称愚公(“汝”很不客气)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还 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 个“其”字,强调愚公没有用)。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两个字说明一下。(愚公妻:献 疑 智 叟:讥笑。)师: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b.我们再来看看另外
6、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跳往,跳跳蹦蹦)(体 会“跳”字的感情色彩:高高兴兴)C.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赞许:杂然、杂曰)这 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d.最后还有操蛇之神、天帝、夸娥氏二子他们分别是什么态度?(惧、感、帮)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 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四.课间播放歌曲:江 涛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一、导入:“愚公”就 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这个故事中究竟隐含了什么道理?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强调:我们说愚公
7、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二、(一)教师预设问题。(二)按 品读单指导学生读悟交流。(小组讨论5分钟)(三)小组汇报,教师点拨评价。(15分钟)师:现在请同学们积极发言:愚公他究竟笨不笨?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因是什么?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板书: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板书:确知移山之利”)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
8、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你们感到这段话写得怎么样?有力。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顶针)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朗朗上口,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无穷匮”)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而山不加增。)对,这里的“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 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何苦而不平?”)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亡以应。)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一一(哑口无言。无言以
9、对。)师: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深明可移之理).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比如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一一生:(齐生)傻子!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为他人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
10、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生:就要到九十岁了。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生:看不到。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生:即使我死了。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生:(齐声)享受不到!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为子孙后代造福)师: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是-一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 个“聪明老头”聪明吗?为什么他叫“智 叟
11、”?(自作聪明耍小聪明,是鼠目寸光)可见作者给这两个人的命名是有深意的:对 愚 公(老人家)是尊重,对 智 叟(老头子)是讽刺!当然,这是一个寓言故事,目的是要夸张的表现愚公的精神。如果从真正做事的角度来看,愚公移山的行动有没有值得商榷的?(生自由发言)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师:里 头 有 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什么意思?师:故事的结尾跟开头一段那个字呼应?(本)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不同意!操蛇之神怕
12、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师:对 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愚公精神就是我们学习本文应该学习的精神。那么一一现在我们能不能归纳一下:(详见板书)愚公形象和精神:表现手法:我们今天还需要这种精神吗?(点拨:从个人和国家角度思考。学生自由谈。)三、拓 展 延 伸(5分钟)1.说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愚公精神内涵相同的成语或典故?(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愚公移山的 影 响(多媒体展示:书法、绘画、雕塑、政治、音乐
13、)3.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5分钟)4.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阅 读 歧路亡羊(5分钟)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及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邻居)已经率领他的朋友(追羊),又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唉!(只是)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又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丢掉了.(杨
14、子)问:为什么羊丢了?(邻居)回答: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去了哪里,所以就回来 了。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2.歧路:岔路;小道。3.亡:丢失。4.获:获得,得到。5.党:朋友,有交情的人。6.竖:小童,小听差,这里指的是杨子的仆人。7.岐:岔开的。8.奚:怎么。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寓意: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事理复杂多变。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指的是学习的人因为学说太多而无所适从,就难以所获。板书:愚公移山 列子痛感迂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人教八 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愚公移山 课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