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案.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周 次教学内容课 时1.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12.台灯(写生画)23.人的五官(写生画)1 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写生画)14.我的同学(写生画)15.鼓手(写生画)26.插图(写生画)27.对称式纹样(设计)28.平衡式纹样(设计)29.贺年卡(设计)210.桌面上的物品(写生画)一111.桌面上的物品(写生画)二212.立方体、圆柱体(设计)213.风景(速写)214.风景写生(钢笔淡彩)215.路与街的风景(写生画)216.有趣的纸人(制作)217.漂亮的小台灯(制作)218.我家的客厅(制作)2 外国优秀美术作品第一课时200 年 一 月 一 日 星期 第
2、一 节一、教学内容:外国优秀美术作品(美术欣赏)二、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形式,增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2、指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作品后的感受。三、教学重点:以 思想者、吹笛的男孩为重点,认识各种美术形式,开阔学生眼界,增条知识,增进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有助于开发和创造意识的提高。四、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优秀作品的表现形式的了解,从色调、空间、造型、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中各部分共同表现主题的相互关系。五、课的类型:美术欣赏课六、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教具:外国优秀作品范画,幻灯片七、教学过程:一、出示欣赏图片,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是欣赏外国绘画
3、与雕塑的优秀作品,并板书课题:外国优秀美术作品。二、讲授新课:1、欣 赏 吹笛子的男孩,引导学生说出所看到的是什么?2、学生自已说出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3、引导学生从色调、空间、造型、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中各部分共同表现主题的相互关系。4、师生共同探讨艺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情况和时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特点:吹笛子的男孩:画面色彩以大块的红黑两色表现主体,浅灰色的背景使人物的深色调突现出来,从单纯中见丰富。整幅画以暖色调为主,色彩对比和谐。画中吹笛的男孩是近卫军鼓笛队的队员的形象,很有个性,这是19世纪法国油画家马奈的作品。思想者这 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刻家罗丹的不朽杰作。
4、他用这处形象来象征 神曲的作者但丁。这个强有力的巨人,痛苦地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领,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默视着下面发生的悲剧。罗丹在这件作品中,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志诗人但丁相一致的同情和关切。在这一作品中,罗丹运用人体两大块现的形体组合,使整个雕像缩成一团,让人感到他仿佛不仅是用脑在进行思考,而是使全身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条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索中,人们从这一艺术形象中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不断地受到启迪和鼓舞。作者:米 开 朗 基 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13岁起学习绘画雕塑。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意大利民族灾难的悲剧,
5、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渴望,著名作品有巨型 顶 画 创世纪、最后的审判;雕 塑 大卫、摩西、奴隶等。浴 这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女画家卡萨特的作品.画家多画母亲与儿童的题材,这幅画描绘的是母亲正在给孩子洗澡,画面亲切自然而富有情趣,体现了画家为揭示人物真挚而淳朴的内心世界而做出的艺术追求。5、学 生 自 己 欣 赏 伏尔加河纤夫 黄鸟风景、摩西、真的岁月等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优秀作品美在何处。三、教师就作品的内容、线 条、色 彩、构图、造型等方面进行小结,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布置学生课余欣赏教材中的作品,以便加深理解。八、板 书:九、后 记:通过外国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
6、美能力。美妙动人的山水画第二课时200 年 一 月 一 日 星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美妙动人的山水画二、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体会环境能影响情感,美好的情感能促进学习和健康,从而感受到社会的美。2、通过对山水画的欣赏,陶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启发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美,发现美和表现美。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美,了解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四、教学难点:了解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五、课的类型:美术欣赏课六、教学方法和教具: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范画。七、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说明本课学习内容是欣赏 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 和 美妙动人的山水
7、画,引入新课。二、讲解新课。1、欣赏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设问:A、图片中的人物各是什么样的表情?愉悦的欢笑表现在脸上,由哪些器官表达?形状有何特点?(教师简笔示范)B、他们在做什么?色彩、构图怎样?C、看 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喜欢吗?二、教师小结:不同的环境使人产生各种表情,美好的情感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学习,使我们感到社会生活美,激发我们去表现,去歌颂。图一:反映了一对少数民族的婆孙,见到了开心的事而露出的喜悦表情。图二:是三个学生在看表演,看得很入迷,其中一个还流露出愉快的笑悬。图三:是小男孩在很认真地看着前方。图四:是提出水的姑娘边走边笑,流露出快乐的表情。3、出示范画让学生欣赏美妙动人的山水
8、画。设问:A、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前、中、远景有什么)?B、它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C、简述中国山水画的作用与欣赏方法。D、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4、学生讨论后,回答上面问题。教师小结: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它反映了画家对大自然审美的选择和情感的抒发。通过欣赏,使我们更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美。由于课堂教学的范图较少,学生欣赏起来比较抽象。台灯写生画第三课时2 0 0 _ 年 一 月 一 日 星期 第 一 节一、教学内容:台灯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画出台灯来。三、教学重点:学习用
9、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四、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五、课的类型:写生课。六、教学方法:台灯、范画、步骤图教具:示范法、讲解法七、教学过程:一、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课题:台灯写生画二、讲授新课: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荧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台灯由灯罩、灯柱、灯座三间分组成各自的形象特点,灯柱多为软管状,可以弯曲,一般比较细长,以方便灯罩的旋
10、转,调整光的角度,灯座多是一个扁而大的六面体,上有开关和指示器,绘画时注意物体的面因角度不同而产生缩小现象。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光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向学生出示事先准备的幻灯片,并解说)3、讲解绘画步骤(教师边解边示范给学生看)。(1)观察并记住台灯特点。(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三、学生作业。1、学生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2、教师巡视辅导。四、小结: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11、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八、板书:绘画步骤:1、观察并记住台灯特点。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九、后记:台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体,绘画兴趣较高,但对台灯的立体感的表现不够好。人的五官写生画第四课时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教学内容:人的五官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观察人的脸部,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认识五官运动与人物表情的关系,学会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人的特征,学习人物画法,掌握人物五官的比例及特征。四、教学难点:学习人物画法
12、,掌握人物五官的比例及特征。五、教具:五官图、范画、幻灯等。六、教学过程:一、出示儿童关像,从欣赏中教师导入新课:改造自然,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靠的是人。因此人便成为美术创作经常表现的对象。二、讲授新课:1、请一位同学到教坛前,师生共同分析五官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发际到眉等于眉到鼻尖,又等于鼻尖到下须;两眼距离等于一只眼,眉到鼻尖长度等于耳朵的长度)2、观察五官形象图,认识五官的造型和结构。(出示五官范图。3、通过幻灯片观察,认识五官变化所引起的人物表情的变化。4、绘画步骤:(教师示范)A、观察五官并把它安排在画面中。B、确定五官的大致外形。C、对照五官逐个进行刻画。5、欣赏课本图例并作小结。布置
13、作业:画人的五官。三、分 组(每五人一小组)同学间相互对着绘画,或用镜子对着自己的脸画出五官。构图要饱满,若画关像,画纸竖放;单画五官的,画纸竖放或横放都可以。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胆绘画。四、小结:1、张贴作业,师生共同评议。2、教师小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用美术形式表现生活,抒发内心感受有重要意义。画好人物画离不开对人的五官的生动刻画。学会对五官的观察、分析、理解。七、板书:八、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人的五官特点,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人的表情写生画第5课时2 0 0 _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教学内容:人的表情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
14、观察人的五官,认识脸部不同的情绪是通过眉、眼、嘴、鼻的运动表现出来的。学会抓住五官运动的规律,作适当夸张,画出人的表情。三、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五官运动的变化会引起不同的表情,及其特征。四、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五官的运动变化,去表达人的不同的各种表情。五、教学教具:不同表情的人物图片、各种表情简图、每人一面小镜。六、教学过程:一、从 人的五官作业评述导入新课。说明人五官运动的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二、拿出小镜子对着自己,做出平静、欢乐、愤怒、悲哀的表还情,请同学讲出它的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平静眉、眼、嘴都平常,没有什么运动。欢喜一一眉、眼略弯,嘴 角 上 翘(眼、嘴器官有所运动)。愤怒眉
15、头紧锁低拢,眉梢上提,眼睁大鼻孔撑开,两唇咬紧嘴角向下,口形下弯成新月形。悲哀眉梢下拉,成倒眉状,外眼角下垂,嘴角下弯微微张开。三、运用各种表情简图进行小结。七、板书:我的同学写生画第6课时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教学内容:我的同学一写生画二、教学目的:认识儿童的身高比例,运用各种线条,抓住特征,为同学画一张全身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育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三、教学重点:认识儿童的身高比例,运用各种线条,抓住特征。四、教学难点:认识儿童的身高比例,运用各种线条,抓住特征。五、教学教具:儿童身高比例图、人物速写、图片、学生模特。六、教学过程:一、出示
16、儿童全身的人物速写供学生我党,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的同学-写生画二、讲授新课:1、从人物速写画的分析中,指出画好人物画不仅要刻画五官,还要注意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以及画准人体比例。2、请一个同学站出来,师生共同分析:人有不同的体形特征(高、矮、胖、瘦),人体可分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画好人物还应注意身高及各部分的比例。儿童身高比例是以头长为标准的,五年级学生身高比例约五个到六个头长(以五个头长为准,则躯干、下肢、上肢均约为两个头长),绘画全身像,要根据头长定出全身高度,然后绘画。三、绘画步骤:1、从观察中找出特征(性别、高矮、胖、瘦、衣饰和站、坐姿势)。2、以头长为标准画出全身高度和动
17、态。3、画出头、躯干和四肢。4、根据特征进行细致刻画。教师结合线条的表现力进行绘画示范。四、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五、小结: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表扬画出特征、比例恰当、构图饱满的同学。鼓手写生画第7课时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教学内容:鼓手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写生,让学生初步学习描绘人物动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育学生热爱队组织。三、教学重点:学习初步的人物动态特征的描绘。四、教学难点:儿童身高比例,手部的动作及各关节的运动变化。五、教学教具:少先队出队仪式的图片、范画,儿童身高比例图。六、教学过程:一、播少先队鼓乐队的录音,出示出旗仪
18、式的图片,阐述鼓手有节奏的鼓声,鼓舞同学们奋勇前进,鼓手的形象令人尊敬,指出本课的目的是绘画鼓手。二、讲授新课:1、请鼓手站出来共同分析鼓手形象、动态的特点:(1)打鼓时站立或踏步前进。(2)鼓是个圆柱体鼓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3)鼓在人的前面,佩带在腰腹部之间。(4)上肢的动势与鼓的关系:上臂与躯干构成的角度,两肘线与鼓面比较,前臂的高低与鼓比较(重点)。(5)打鼓的两只手姿势:A、大拇指与合拢的四指夹着鼓槌。B、右手手心向下,左手手心向右。(6)复习儿童身高比例。(7)绘画步骤:A、用直线定出人体高度、肩宽和鼓的宽度。B、分出头、胸、腹、上肢和足部的位置。C、用基本形画出各部分,然后从头
19、开始画。D、用线刻画细部,注意手部和手部动作的刻画。三、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强调从整体出发去绘画。四、学生作业展览并作小结。插图创作画第 8、9 课时一、教学内容:插图创作画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插图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并学习为文学作品画一幅插图。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三、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插图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五、教学教具:插图作品及步骤图。六、教学过程:第一节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们所知道的、所看到的、所听道的最熟悉的故事是什么?2、提名学生简述故事内容。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0、。二、讲授新课:1、分析插图作品的内容及作用对故事、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加以说明,加强作品的感染力。2、分析插图与作品的关系。插图是用形象表现作品的主要情节及形象,目的是使读者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创作插图时,既要尊重文学作品的原意,又要发挥视觉艺术的功能,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结合课本中的插图 神笔马良给予讲解)因此,要画好插图,首先要熟悉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内容要有深刻的感受,然后再用形象去表达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及形象,并要画出作品的时代特征。3、绘画步骤:(1)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2)用铅笔定场景位置。画出天空与地平线(室内墙壁地面线)
21、,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3)定出人物的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关系定在画面上。(4)详细画出各部分。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本课要求用铅笔完成画稿。5、小结作业情况,要求学生下节课带颜色。第 二 节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讲评上节课的草稿,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出示一些与创作插图有关的形象资料(中外人物服饰及建筑图),讲述插图作品的主体,要符合内容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及配置景物应有时代特点。2、分析插图颜色的运用。运用色彩,一般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决定的,例如:课文左上图,色调是黄色,表现了在炎热阳光下小熊和小朋友开心地吃西瓜的情景;右图开版画形式画的插图,
22、两旁深蓝色突出了红色的中面及其人物,象征了英雄人物的性格。从上述分析:(1)色彩与作品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色彩为表达主题而设。(2)用颜色衬托主体形象,使其突出,可以运用重色衬出淡色或淡色托出重色。(3)画面要有主要颜色,其他颜色起衬托作用。着色步骤:(学生阅读课文及出示步骤图让学生观察)教师边讲解边板书:A、先着主体的颜色。B、涂背景。背景与主体色彩应有所区分。C、刻画细部。三、学生着色,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对主题突出,画面主体符合内容要求,配景有时代特征,色彩鲜明的插图给予表扬。对称式纹样设计第 10、11课时一、教学内容:对称式纹样设计二、教学目的:学习用对称的法则设计对称式纹样,学会
23、用一种 颜 色(加白或加黑)的深浅画成。三、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对称的法则设计对称式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意识。四、教学难点:掌握用一种 色 彩(加白色或黑色)的深浅画一幅画。五、教学教具:民间工艺品、范画六、教学过程:第 一 节200 年 一 月 日 星 期 一 第 节一、出示民间工艺品,认识对称式纹样的及其用途,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分析对称纹样的特点,(解释对称纹样)骨式:(1)上下、左右或交叉对称。(2)纹样内容:动物、植物等。(3)纹样要适形、变形、夸张和适度添加。(4)给人以规律、整齐和稳定的美感。2、绘画方法:(1)设计外形(儿何形、自然形等)如图:概括
24、、变形和夸张,添加。(3)复印纹样并作修改(用复写纸进行)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本节课要求学生画好单独纹样的画稿。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给人以规律、整齐和稳定的美感。方法:1、设计外形:几何形、自然形。2、在对称的侧设计纹样:概括、变形、夸张、添加2、复印纹样并作修改。第 二 节200_年一月日 星 期 一 第 一 节一、检查草稿,讲评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出示彩色单独纹样供学生观察分析,出示色相明度推移图,分析着色方法。(1)在一种颜色中加上不同分量的白色或黑色,变成无数深浅不同的同类色。(2)色彩的配搭不要太接近。(3)底色深,花纹要浅色;花纹色深,底
25、色要浅,一般先上底色,后着花纹。3、绘画步骤:(1)整理纹样底稿。(2)找出一种喜爱的颜色,加白或加黑调出深浅不同的色彩,确定花纹与底色的深与浅。(3)先着底色,后上花纹。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强调每个颜色分量要调足,绘画要细心。四、举办作业展览,师生共同评议,最后教师小结本课的学生知识。七、板书:对称式纹样设计着色方法:一种颜色中加上不同分量的白色或黑色变成不同的同类色。底 色(深)纹 样(浅)底 色(浅)纹 样(深)绘画步骤:1、整理画稿。2、找出一种颜色。3、先着底色,后上花纹色。范画 平衡式纹样设计第12、13课时一、教学内容:平衡式纹样设计二、教学目的:学习平衡法则,设计绘制一个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学 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