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美术上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美术上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美术上全册教案.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会变的线条2 雄伟的塔3 捏泥巴4 小扇子5 漂亮的小钟表6 下雨了7百变团花8 摆花样9 我们身边的痕迹1 0 杯子的设计1 1 绘画中的节日1 2 好吃的水果1 3 刷牙1 4 茂密的花1 5 大树的故事1 6 会变的小手套1 7 动物乐园1 8 节日的装饰1 9 过春节2 0 家乡的拱桥2 1 大嘴鳄鱼2 2有趣的人物动态1、会变的线条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
2、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 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教学时间12课时 手段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情景导入:L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L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2、线条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并用
3、线条加以装饰。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
4、颖独特的线条。四、评价建议: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第 二 课 时一、情 景 导 入:L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2、线条练习。(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3、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
5、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四、评 价 建 议:L集体评价。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2、雄伟的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开 门 见 山,揭示课题。二、新 授: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 层,中心对称。3.师介绍绘画步骤。(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2)接着一一往下画
6、,直到你画完为止。(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三、学 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L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3.注意塔身的对称。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L 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3、捏泥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
7、源泉进行创作。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展示泥玩具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板书课题)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L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 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很粗糙)2.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的?3 .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展示陶器图片)提 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什么用的?(把手、装饰?)4.展示陶泥,师:这
8、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找同学上台摸一 摸,说一下感受-很软)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5.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讲解变形手法-揉、捏、搓、压)6.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用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随意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7.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讲解装饰与连接的手法。)三、学生实践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器物。四、讲 评,小结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板书设计9、捏泥巴变形手法:捏、揉、搓、压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4、小 扇 子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
9、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教学时间2课时 准备 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看动画片 借芭蕉扇。2
10、.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 小扇子”。二、讲授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 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4.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2)折制、绘制扇面。(3)安装扇柄。三、实习作业: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四、课堂小结、讲评。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11、提出努力方向。第 二 课 时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四、小 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5、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 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 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12、(2)难 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 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实 物 导 入,揭示课题。L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重点、难点的解决:1、选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 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2、观察钟表的特征。(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三、实践指导:L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
13、盘。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4、添加小装饰。四、评 价: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第 二 课 时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四、小 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6、下雨了教 学 目 标:知识性目标:利用
14、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教 学 重 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 学 难 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教 具 准 备: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教 学 过 程:一、儿 童 歌 曲 小雨沙沙)导入。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三、欣赏儿童诗歌 下雨了,说说
15、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1、自然界的变化。2、人怎样躲雨。3、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1、书本中的插图。2、优秀学生范画。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八、集体交流。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十、作业展示、评比。十一、课堂小结。7、百 变 团 花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
16、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 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2)难 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如:过年、结婚时;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 识;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 团花,它利用纸的重;3、揭示课 题:百变团花;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1、五面对称折纸;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2、画五面对称剪纸;(1)、教师示范两种不欣赏剪纸作品在生
17、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多 面 剪 纸 其 实 就 是 民 间 所 称 的 团 花 ,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3、揭 示 课 题:百变团花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1、五面对称折纸。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2、画五面对称剪纸。(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
18、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 定 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五、作业展示、欣赏。L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2、欣 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第二课时一、回忆、欣赏、比较。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
19、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三、装裱剪纸作品。四、作 业 讲 评(欣赏、游 戏)。L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3、总 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8、摆花样教 学 内 容:运用不同的形状及颜色,进 行 创 作,拼画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通过拼 画 造 型,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及观察能力。教 学 目 标:知识、技 能:有选择的将不同的形状、颜色拼画成自己想表现的图形,加强造型能力,巩固对各种形状的理解。过程、方 法:通过尝试法、观察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创作出
20、的作品更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点、线条、形状进行装饰。情感、态 度: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重 点:通过简单的装饰游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难 点:能用简单的点、线、形状进行装饰。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画纸、水彩笔、范画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组合排列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展示课件(用不同材质、颜色组合图案或照片),初步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二、讲授新课 学习装饰方法 发现形与色的美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课件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范画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在黑板上用各种形状随意拼画出几种图形。(太阳、房子、花 朵
21、)并进一步说明在绘画组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颜色搭配要好看)让学生用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用拼画、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三、布置作业 进一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激发创作潜能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四、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五、展示作品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做适当讲评,并予以表扬或鼓励六、结 课:暗示学生要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开 拓 视 野,做一个有心人。9、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
22、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 会 体 验,发 现 问 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 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2)难点:拓印的技巧。准备 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组 织 纪 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二、讲解拓印。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 印 时,左手伸 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 蜡 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三、组合实物。1、看实
23、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四、学生作业。1、摆 实 物o 2、蒙纸。3、拓印。五、小结。整 理 用 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评上节课作业。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三、学生继续作业。提 出 要 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拓 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添 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 成 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
24、方法。10、杯子的设计教 学 目 标:1.通 过 教 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2.掌握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教 学 重 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教 学 难 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师: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一一一只一次性纸杯。你别看它长的普普通通,它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它的家族成 员 可多啦,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杯子 大 家 族 ,去领略一下杯子的风采吧!出示课题一一杯子的设计
25、二、杯子展厅师:从 古 至 今,杯子的主要功能便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古代的杯子是怎样 的 呢?我 们 先 来 参 观 一 下 杯 子 展 厅 ,看看这些古代的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古代的杯子*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一一陶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象牙雕夔(kui)鎏(pan)杯(商)象牙商朝的这个杯子高30.5厘 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玉云形杯(唐代)玉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小 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美版 小学美术 年级 上册 美术 上全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