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 .pdf





《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 .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莲山课件m 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课时安排:共 2 课时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7、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其与城市、港口的关系。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读图P3T“日本地形”,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日本的领土范围并相互交换自己总结的结果。2、通过看日本火山、地震录像,感受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分析日本这种情况与板块的关系。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让每组代表上讲台来交流该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做适当点评。4、让学生进行日本风光照片、日本习俗、日本饮食资料的收集,作为课前准备
3、工作。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 图 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让学生猜谜语: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放映歌曲 芭拉芭拉之浪漫樱花,这是描述了一种什么景观?(樱花飞扬)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日本)让学生了解一下日本的国旗、国徽及日本的概况。二、讲授新课东亚岛国学生看多媒体,思考两个问题:通过读图,判断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位置。日本东部濒临洋,西北部隔 海与、及韩国相望。首都为。日本的领土构成上有什么特点?其中有几个岛屿面积比较大?练习:根 据 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并说说你对日本感性认识。教师总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观 看 日
4、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教师讲授: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看富士山图 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一一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一一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一一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一一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多山的地形(板书)分析: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一一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
5、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湿热的气候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练习: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
6、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三、小结: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 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 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四、作业预习第68到 70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
7、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二、导入新课教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三、教授新课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四、文化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
8、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五、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观看幻灯: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读图表,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
9、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I、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教师总结: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想一想,我国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10、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潮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六、主要城市七、小结八、作业配套练习教学后记: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第二节埃及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 土 组 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
11、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 明 埃 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教学重点1 .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 .苏伊士运河
12、的航运价值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1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2 .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教学过程及方法1、学生读图P 7 2图3-1 4 “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4、从P 7 5图3-2 1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教学用具: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
13、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一一埃及。(讲授研讨新课)(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提问思考):(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埃及是北
14、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提问):(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 于1 9 5 6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国有,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复习提问)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 及 全 境9 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学生简要了解)(提问)(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
15、洋?流向是哪里?(2)尼罗河上、下游的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学生回答)(讲述)尼罗河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浩浩荡荡穿行1 5 0 0千米,形成了一条1 2 5千米的绿色走廊,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课件演示)尼罗河的泛滥(讲解)尼罗河每年都会定期泛滥,在古代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人们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巧妙的发展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埃及文明(引导学生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承转提问)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单靠一两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埃及都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呢?总结 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石油、运河、侨汇、旅游等方面的
16、收入都已超过了传统出口商品棉花,而成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埃及根据本国国情,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板书设计】埃及一、地跨两洲的国家1、位置2、苏伊士3、领土、人口、宗教4、首都二、沙漠广布1.沙漠之国2.尼罗河概况,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长度3.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三、文明古国四、发展中的工农业(1)过去:长绒棉(2)现今:石油、运河、侨汇、旅游业教案点评: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
17、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节俄罗斯教学目的1.了解俄罗斯的疆域、位置和简要历史,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特征。2.通过对俄罗斯疆域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做出适当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俄罗斯国家变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心国际时事,并能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教学重、难点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教学用具 东西半球图、俄罗斯地图教学方法讲述法和谈话法教学提纲俄罗斯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 .地处中IWJ纬,三面临海2 .面 积1 70 0多万平方千米3 .地跨亚欧两
18、洲,传统上的欧洲国家二、自然环境1 .较平坦的地形2 .温带大陆性气候3 .主要河流三、丰富的自然资源1 .森林资源2 .水力资源3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教学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一一俄罗斯。学习新教材第一节 疆域和自然环境(板书)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 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 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提问 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 0 至北纬7 0 之间,属中高纬地区。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
19、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1.地处中高纬,三 面 临 海(板书)提问 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教师归纳 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读图 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提问 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教师归纳 北极圈从俄罗斯北部穿过,北部属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东 经160经线从东部穿过,俄罗斯地跨东西两个半球。从上述俄罗斯所跨经纬度及海陆位置不难看出,国土之广大,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领土东西长达一万
20、千米,坐火车穿越全境要一个星期,全部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面 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板书)读图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指图(东西半球图),说出亚欧两洲分界线。提问 从亚欧两洲分界线看,俄罗斯属于哪一个大洲I?(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从上述分析可知,俄罗斯的国土三分之二在亚洲,应属亚洲国家,但从教科书上看,是做为欧洲的国家介绍给大家的。提问 为什么说俄罗斯是欧洲的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 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人口集中在欧洲部分,而且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所以我们说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传统上属于欧洲的国家。那么它与欧洲其它国
21、家相比,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呢?3.地跨亚欧两洲,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板书)二、自然环境 读图 指导学生在 俄罗斯地形图中找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各地形区的分界线,总体看俄罗斯地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 叶尼塞河以西以平原为主,分别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二者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叶尼塞河以东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为东西伯利亚高地。总的看地形较平坦,起伏不大。山地集中在南部。1.较平坦的地形(板书)俄罗斯的这种地形特点及地理位置特点,对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读图 指导学生读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和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提问 俄罗斯气候有什么特点?(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0 以下,气温
22、较低,年降水量为5 0 0毫米以下,降水较少。)教师补充 俄罗斯气候总的看大部分地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提问 俄罗斯气候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纬5 0。至7 0。之间,北极圈从北部穿过,较高的纬度是造成俄罗斯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广大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是造成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使之形成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大陆性气候(板书)但是由于俄罗斯国土辽阔,实际各地气候并非那么整齐划一,东西南北有很大差异。读图 读 课 本“俄罗斯气候图”,指出俄罗斯各地气候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存在这些差异?(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俄罗斯北部
23、位于北极圈以北,又临北冰洋,为极地气候。东部太平洋沿岸受季风影响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中、西部虽然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表现在气温、降水上也有很大差异。读图 指导学生读 世界年降水分布图和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亚欧大陆西部、中部气温、降水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归纳 西部为东欧平原,地势低平,受大西洋影响较大,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得西部广大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但中部西伯利亚地区,不仅远离海洋,又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阅读课文 请一学生朗读课本第68页“读一读”。由此可见,俄罗斯的气候是较为复杂的,这一点与其国土广大是分不开的
24、。但分布最广、最突出的气候,仍然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提问 这种气候特点对俄罗斯的河流有什么影响?(大部分河流封冻期长。)3.主 要 河 流(板书)读图 指导学生在 俄罗斯地形图中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并回答问题:从图中分析这些河流有什么特点?怎么形成的?教师归纳 主要河流分别于流经欧洲的伏尔加河,流经亚洲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这些河流多为世界长河,是俄罗斯辽阔的国土孕育了它。受地势影响,河流多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造成俄罗斯气温较低的北冰洋沿岸,水量却很丰富,水和热量的配合有些不尽人意,伏尔加河则因流经东欧平原,成为俄罗斯主要的内河航道。过渡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不仅使各地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地理 下册 第三 章导学案 湘教版

限制150内